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理科学对每个人、每个国家甚至全人类都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和作用。让更多的人学习物理科学,掌握物理科学理论,进而从事物理科学研究都十分有必要。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一些具体的策略,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将学科知识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表达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2.
翻开新版物理教材,让人耳目一新,物理教学、教材的改革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顺应了新的教学理念,讲应用物理、学有用的物理.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下物理的教学理念就是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为了让学生能从生活走向物理,就要把学生身边的事、物同物理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如我们人的“一身”中就蕴藏着许多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下物理的教学理念就是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为了让学生能从生活走向物理,就要把学生身边的事、物同物理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如我们人的“一身”中就蕴藏着许多物理知识。(1)头发:人的头发为什么是黑的?它有何意义?人的头以中富含黑色素,黑色素对所有的色光都能吸收,所以人的头发呈黑的,由于对所有的色光和紫外线等的吸收,从而对人的大脑具有保护作用。(2)眼睛:人的眼睛是一个很复杂的光学系统,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正常眼睛看物体时,在视网膜上成一个倒立缩小…  相似文献   

5.
初中物理属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制定有效教学策略不仅能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科学构建开放、人本、个性化的初中物理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习、探究新知。要重视物理的实验教学,让学生在自己的操作中探析物理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衣、食、住、行、玩、安全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本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让物理融人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体会物理生活价值,体现学以致用。现对2009年全国联系实际类高考题进行评析,以此让师生关注今后高考联系生活类考题的命题特点,以利备考复习。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人物理已经成为当今物理教育的一大趋势,人物理阅读题的编制一般有三个层次:①感知层次,较多指向知识层面,让学生体会内隐的人价值。从生活、社会、自然、经济、化、历史、科技等领域剪辑具有物理情景的字或图片材料中抽象出物理概念,体验知识产生、  相似文献   

8.
物理课堂需要激情,它能让人兴奋,充满活力,如果我们的物理课堂充满激情,便能使人产生超常的力量,出色地表现自我.因此本文从课堂导入、合作交流、评价三个方面来阐述激情课堂的打造.  相似文献   

9.
数学是基础学科,也是工具学科。数学以其独特的让人不可置疑的精确思想成为解决很多问题的主要手段,尤其是成为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引入、理解、运用为切入点,通过具体物理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法国政治家埃德加·福尔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思考:怎么样在教学过程中,更有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让他们获得学习物理的方法?在自学、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中,让学生掌握物理学习的方法,尤为重要。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建立科学世界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徐达林 《物理教师》2004,25(6):47-49
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物理创新教育就是通过物理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一句话,就是通过物理教育来使人的创新本质特征得以发挥.这里首先需要澄清的是,物理创新教育并不是让学生学了物理就立竿见影的去创造、去发明、去发现那些人们至今还不知道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物理教材是物理知识的载体,是教师教物理,学生学物理的重要依据。每一次课程改革,都能极大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让人耳目一新,给人生机勃勃的感觉。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人教版教科书中依然有几个值得质疑的地方,在此谈谈个人的拙见,与同仁们共商。  相似文献   

13.
受澳门教育暨物理研究会的邀请,笔者担任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澳门赛区选拔赛评委,澳门物理教师呈现了精彩的课堂,他们对实验的准备、细节的处理等让人深切地感受到澳门物理教育人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笔者对初中老师展示的《光的折射》一节课印象非常深刻,这节课有不  相似文献   

14.
数学和物理是联系密切的两大学科.物理上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难题),若巧妙地借助于数学上的一些方法,会使物理过程变得简单、清晰,容易让人接受.  相似文献   

15.
人站着需要地球的引力,坐车出行需要发动机的动力,打电话需要声的传导等…物理与我们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人们通过多次物理实验研究才发明了灯泡、发电机、电饭锅等生活用品。我们要以实际应用为基础,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让其多角度地去思考如何去做好物理实验。  相似文献   

16.
刘蓉 《物理教师》2011,(8):32-33
著名的教育哲学家谢弗勒曾提出,潜能实际上是无限的.最成功的教育是发现人的天赋,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个性发展.物理实验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开发学生潜能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但目前还有不少教师将物理实验教学流于形式,甚至干脆把物理实验“搬上黑板”,让学生记住原理、背诵物理过程.这些做法,既背离了物理学科的自身特性,也忽视了物理实验作为有效开发学  相似文献   

17.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离开人的动手操作。初中学生的物理知识丰富,涉及的物理实验也较多,作为教师而言,我们要给学生物理实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实验中提升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东燕 《贵州教育》2009,(13):40-40
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科学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强调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并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这是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手段。必须让学生通过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运用物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通过观察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立题新颖的研究性实验,  相似文献   

19.
数学和物理是联系密切的两大学科。物理上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难题),若巧妙地借助于数学上的一些方法,会使物理过程变得简单、清晰,容易让人接受。例题一个内径均匀的U型玻璃管竖直  相似文献   

20.
由八年级升入到九年级后,许多学生一提到物理总是叫苦不迭,认为物理知识晦涩难懂,甚至一些教师对物理学科也是相当苦恼。针对这一状况,依据多年的任教经验,我认为可以运用"食盐原理"来解决这一让广大师生头痛的问题,因此,我将具体阐述如何运用"食盐原理"以使物理学科不再那么让人闻之惧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