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歌是文学中的特殊体裁,译者对原诗意象语义的识解直接关乎译文质量的好坏。该文将汉译英译与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相结合,从识解理论的四个主要维度对杜甫诗《登高》三个英译本进行评析,研究不同译者对诗中意象语义的识解操作及其对运用目标语进行意象重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化意象是诗人常用的情感载体,诗词翻译应尽可能准确、完整地重构原作中的文化意象,传递其蕴涵的文化内涵。译者对原诗文化意象语义的识解直接关乎译文质量的好坏。论述从认知语言学识解理论的四个主要维度对汉诗文化意象及其翻译进行探讨,研究译者对诗中文化意象的识解操作及其对运用目标语进行文化意象重构的影响,从而为准确处理文化意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于诗歌翻译这一特殊的体裁,译者对原诗意象语义的识解直接关乎译文质量的好坏。文章将中国典籍诗歌与认知语义识解观相结合,通过语义的主观识解性,从识解观的五个主要雏度。时李白《送友人》的三个英译文进行评析。正确识解原诗意义,准确传达原作者在原文中的意图。  相似文献   

4.
赵微  贾岩 《海外英语》2022,(15):8-10
认知翻译学是翻译研究的新范式,侧重研究译者主观活动及其翻译过程。从认知翻译学视角分析古诗词中的意象词汇英译,进而探索古诗词英译过程中译者对意象词汇的识解与重构,对认知翻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分析《乌夜啼》两英译本,将译者的识解过程分为辖域/背景、视角、突显、详略度四个维度,分析总结不同译者的翻译重构策略,以此反映译者的认知机制,丰富认知翻译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唐瑞 《英语广场》2020,(11):31-33
《活着》是著名作家余华的代表作,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力。《活着》的英译版本是由著名汉学家白睿文标注翻译的,首次出版便收获了大众的喜爱。认知识解理论认为不同的识解方式都能造成对相同内容的不同识解,而翻译是译者还原原作者识解方式的过程,受到译者自身识解能力的制约。本文在认知识解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阐述白睿文英译版本的语义"偏离"现象,希望对《活着》的英译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画题的语言特色突出,包含的文化意象、认知背景丰富,英译存在一定难度。结合画作分析画题语言包含的认知机制,有助于译者正确识解画作和画题的认知方式选择,从而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基于此,本文以认知识解理论为指导,以《漓江画派名家名作概览》为例,侧重从视角、聚焦、突显、详略度四个识解维度探讨画作与画题包含的识解方式,认为中国画画题英译应在充分考虑英语读者认知习惯的基础上,以传达画作的文化内涵和画题的语义内涵为原则,保留、转换或重构原画题的识解方式,最大程度实现画作与原画题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7.
框架语义学作为一个重要语义理论范式,不仅对语义的认知理解起重要作用,对翻译也不失为一个重要的指导理论,因为它可很好地诠释翻译中译者主体地位的作用方式,即"三步曲"(认知图式、框架和识解),从而避免空论。  相似文献   

8.
识解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对应的语言表达。本文从识解理论的三个维度(详细度、视角和突显),探讨古诗词英译中译者创造性发挥的限度问题,以期促进译者在合理识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意象图式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分析意象图式的形成过程以及对意象图式进行概念化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及应用认知语言学。本文试讨论意象图式的概念识解操作,并通过对李白诗作《送盂浩然之广陵》及其英译本的对比分析来探讨这一理论对汉诗英译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0.
认知翻译学的兴起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范式。本文着眼于译者翻译过程,结合认知语言学的认知识解相关理论,分析了"新型大国关系"六个具有代表性英译版本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识解表征。研究发现,翻译过程中对该术语的意识形态内涵识解过程由不成熟到成熟,其中译本的策略和倾向能够以认知识解的不同维度给予合理解释。识解演进过程反映为译文适切性的不断提高,证实了译者认知识解能力在翻译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政治术语翻译中,识解通过揭示术语潜在的意识形态而自上而下地提高译文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张晓婷 《海外英语》2012,(22):187-189
概念库经验识解机制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概念纯理功能理论在认知视角下的进一步拓展。它以经验语言的哲学观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以成分、图式和序列为核心内容的经验语义识解机制。该文认为,翻译的实质就是语际的意义转换。经验识解机制理论对翻译中的语义传递过程起着强大的解释效力,可归纳为"成分对应,图式一致,序列解构"的解释效力假设。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的英文版为语料,从识解理论的四个维度,即辖域与背景、视角、突显性及详略度分析英译效果。本研究表明,译者采取的不同识解的方式进行翻译,对于表达原文意思有着独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认知识解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对翻译研究具有解释力。文章从认知识解视域出发,依据Langacker的四个识解维度,对《三国演义》三个英文全译本的诗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Moss的译文辖域激活和突显较多;Brewitt的译文详略度更高;虞苏美则在视角方面能更好地把握原作意图。译者识解差异由多种因素造成。该研究可以丰富认知语言学的应用范畴,同时为典籍翻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选用认知语言学的识解理论对《诗经·子衿》多个英译本进行分析,探讨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所体现的差异和变化,用识解五要素诠释造成这些差异的认知规律与深层原因。研究发现:基于不同的辖域与背景知识,译者会选择不同的视角观察和描述同一事物或情景,且在描述事件时有详有略,并运用不同的突显构建情景,因此译者在翻译语言的认知加工过程中表现为对同一源文本有不同的解读和翻译。此结论进一步证实了认知语言学识解理论在典籍翻译中的解释力与可行性,同时有助于丰富认知翻译研究,以及补充和深化《诗经》的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5.
表空间量度的形容词的用法多数不囿于词汇的基本义,词义由空间概念向非空间概念转换已成为普遍的语言现象。框架语义学理论能够对空间形容词"深"的语义扩张进行认知基础、识解基础和转换识解的描述,并阐释空间形容词的语义扩展源于原型与经验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主要分析“S比N还N”构式的语义识解问题。在考察构件N语义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名词物性结构与N的内涵属性关系,发现物性结构理论可以较为系统地描写解码者所具备的名词静态百科知识。进而,基于物性结构和概念整合理论可以描写、解释“S比N还N”构式的语义识解过程。语义识解是一个带有解码者个体性、主观选择性特征的在线动态过程。物性角色、认知环境、记忆之间的互动最终促成了“S比N还N”构式义的精细化识解。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认知诗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异军突起,广泛应用于翻译学和文学批评领域当中,但当前研究仍然存在着文学分析和认知理论结合不足等问题。基于现状,本文选取初唐名篇《春江花月夜》许渊冲译本中的意象翻译作为分析对象,从认知诗学角度入手进行研究,将翻译策略中涉及的认知理论进行梳理,旨在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翻译提供新的路径。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在翻译本诗意象时,译者经历了意象识解,意象还原和意象整合等认知过程,并应用了范畴化识别,隐喻转换和关系型侧显等认知翻译策略。对比传统翻译手段,认知翻译策略更适用于诗词翻译,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从认知层面解读作品内涵,享受诗词美感。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广告翻译中经常出现语义失误的三种形式。语义失误与译者对语境的把握紧密相连,并受到译者的心理图式和语言的文化意象影响。广告翻译过程中,语义失误不可避免,但译者要尽可能地多研究源发语文本的的背景资料及两种文化差异,以减少语义失误。  相似文献   

19.
《活着》的英译本一经出版获好评无数,译者白睿文力求忠实原文,尽力传达原文内容,译文翻译取得较大成功。两种语言间完全对等的翻译是不现实的,译文和原文难免会存在一些细微差异。《活着》英译文不可避免地也会出现一些语义偏移现象。本文将从译者的认知识解入手,通过对比典型的汉英翻译例句讨论《活着》英译过程中的认知语义偏移的特点,并分析认知语义偏移背后的潜在原因。  相似文献   

20.
再论文学翻译选词择义之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学对文学翻译选词择义的影响主要在于认知体验性和语义范畴家族相似性。译者通过对文本的体验产生整体意象图式,原文译文词语的相似性程度如何取决于原文译文读者各自的整体意象图式是否对等;译者选词择义的主要依据是语义家族典型成员与非典型成员之间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只有通过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整体意象图式的相比较才能体现它的合理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