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给高校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和矛盾,高校文化建设有着独特的特点和趋势。湖湘文化是历代湖湘民众在湖湘大地上所创造的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学到的能力和习惯的总和,包含了湖湘物质文化、湖湘制度文化和湖湘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湖湘文化对丰富湖南高校文化教育内容,创新高校文化建设方法,实现高校文化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阐述了湖湘文化的精神实质与特点,提出湖湘文化融入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途径,并指出湖南高校应该充分汲取湖湘文化的营养,依托三湘本土,结合高校自身发展的传统与现实,将湖湘文化的优秀成果融入湖南高校的文化建设中,打造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2.
怎样才能实现建设创新型湖南的宏伟目标,它对湖湘行政文化创新有何客观必然要求。文章对建设创新型湖南的应为模式、主要目标要求,行政文化的主要社会功能以及湖湘行政文化创新与建设创新型湖南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建设创新型湖南视角下的湖湘行政文化创新提供了理性指导。  相似文献   

3.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南教育源远流长,湖湘文化博大精深。纵观湖南历史,湖南教育与湖湘文化可谓是一对孪生兄弟:湖湘文化的传承是湖南教育发展的文化底蕴,反过来,湖南教育的发展又是湖湘文化传承的优质载体。湖南教育催促着湖湘文化的发展,左右着湖湘文化的阴晴。湖南教育发达时,湖湘文化就兴旺;湖南教育疲软时,湖湘文化就低迷。可以这样说,在湖湘文化的形成与推广中,湖南教育当居首功,而湖湘文化的形成和演进,是沟通和认同湖湘士民心理、思想、观念与生活实践的精神纽带,对作为社会文明载体的湖南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邢台学院学报》2020,(4):117-121
爱国主义是湖湘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湖湘爱国主义传统源自深厚的荆楚文化传统,湖湘学人志士以挽救国家和民族危亡为己任,在中国近现代书写了无数爱国篇章。湖湘文化的爱国主义对于当代湖南地区文化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仍然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对当代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仍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湖湘文化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促进人民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提升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5.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它从深层次影响了湖湘教育思想的近代嬗变,孕育了湖南特质的人才教育思想。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湖湘人才特质之所以能够传承不绝,主要依靠湖南地区的书院教育。湖湘书院的传统精华:教育宗旨、自由自主精神和独立办学模式,可以为湖南高等教育的现代转化提供契机。涤荡于湖湘文化和书院传统下的湖南高等教育,必须在目的、内容、方法、思想等方面形成特点,才能走出一条富有湖湘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深入探析了湖南人骨子里所具备的北方人与南方人的双重秉性,阐述了近代湖湘文化谋大事、成大业的人文特质。两型社会建设是一项开创性、长期性、艰巨性的历史重任,在湖南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湖湘文化是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的特色和灵魂,在新时期应当融入两型新元素。  相似文献   

7.
匡芳 《成才之路》2022,(8):24-26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是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符合现代企业需求.作为湖南高职院校,应以湖南本土地域文化——湖湘文化为基础,建设人文素养课程,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为当地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职业人才.文章以湖南高职院校为例,对湖湘文化视角下高职院校人文素养课程的建设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湖湘女性是近代中国妇女运动的旗手,其中不少人曾有过海外留学的经历.这段经历不仅对她们自身有塑造作用,还通过她们推动了中国妇女运动发展.湖湘女性在留学时接受先进性别文化教育,更有甚者还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回国后身体力行地投身妇女运动,为湖南及中国妇女运动做出重要贡献,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留下了惊鸿之笔.研究与弘扬近代湖湘女留学生的精神,对发展今天湖湘女性留学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南教育源远流长,湖湘文化博大精深.纵观湖南历史,湖南教育与湖湘文化可谓是一对孪生兄弟:湖湘文化的传承是湖南教育发展的文化底蕴,反过来,湖南教育的发展又是湖湘文化传承的优质载体.  相似文献   

10.
近代湖湘文化渊源于古代湖湘文化,而古代湖湘文化的特色是在多种文化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从文化的渊源来看,楚文化则是其主流,随着它在湖南的延伸、扩展,孕育出了具有楚文化特征的古代湖湘文化。本文试图通过楚文化遗物这一古代湖南文化的象征性器物,从物质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古代湖湘文化的孕育特色,这对探索湖湘文化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特征是极其有益的。一古代湖南是楚文化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春秋战国楚墓中出土的漆器、丝织品、铜镜、铁器、玻璃器、帛画和乐器等楚文化遗物,是楚文化在湖南  相似文献   

11.
湖南大众传媒中的方言文艺开创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收视率颇高。湖南大众传媒中的方言文艺成为湖湘人实现湖湘地域文化认同、提升自身文化地位的文化资本,同时折射出湖湘文化在自我边缘化中的中心化意识,从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特性来说,湖南大众传媒中的方言文艺是合理的存在,在湖湘大地上拥有生存和发展的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12.
湖南水系众多,三湘四水不但是湖南的生命之源,也是精神之源,不但养育了我们形体,也培育了湖湘文化独特之根性.通过选取湖湘文化中较具代表性的文学、理学、政治学三个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来探讨湖湘文化与湖湘之水的关联.从中发现,湖湘文化的形成过程与水有无法割裂的联系.这对宏扬与传承湖湘文化拓展了新的视野,也为开创湖湘文化的未来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3.
对湖南文学作品的湖湘文化背景及文化精神进行分析。具体是从爱国精神、政治抱负、个体魅力以及学者化追求几方面阐述湖南文学的精神文化气质的基础上,从流寓文化、理学文化与红色文化三方面解析湖南文学作品的湖湘文化背景,对湖南文学与湖湘文化精神两者间的关联性进行摸索。希望湖南文学作品能够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湖湘儿女顺应时代潮流,以实际行动为湖湘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包括"半条被子"折射的血脉相通、鱼水情深,"十八洞村"体现的念兹在兹、初心不变,"湖南智造"彰显的锐意改革、逐浪弄潮,"文化湘军"积淀的求变求新、与时俱进,都可作为湖湘文化融入思政课程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15.
湖湘文化,是两宋以来形成于湖南地域的一种区域文化。湖湘文化虽然晚至两宋时期才形成,但在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化丛林中,却是一棵后来居上的参天大树。湖湘文化既具有中华文化一般性特征,但同时又以很多自身所独具的特色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在两宋以前,湖南的经济、文化、教育十分落后,发展缓慢,儒家文化远没有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湖南先贤名见经传者极少,因而给我们留下有关“积苦力学”、“勤读书史”的史迹亦极少。在两宋以后,湖南便出现了新的转机,创建湖湘文化的湖湘学派和由湖湘文化孕育的一代代湖湘学人,大都追求所谓立德、立功…  相似文献   

16.
湖湘文化对湖南高校体育文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一个潜移默化的环境,促进了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生锻炼"的思想,培养了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且促进高校体育的发展。湖南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处于湖湘文化的大环境下,其发展受到了湖湘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风俗习惯与地理环境丰富了高校体育活动项目、湖湘文化的创新精神促进了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湖湘文化的精神实质促进了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伟人体育思想促进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因此,建设湖湘文化特色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引入湖南传统健身体育活动、发展高校体育社团、举办各种竞技体育活动等。  相似文献   

17.
近代湖南人才继承和发扬了湖湘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在近代历史发展的相关时期,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在全国均产生过重大影响,他们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体现了近代爱国主义的鲜明特色,为湖湘文化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回顾和研究近代湖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弘扬湖湘文化的爱国传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是没有意的。  相似文献   

18.
近代湖湘文化渊源于古代湖湘文化,而古代湖湘文化的特色是在多种文化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从文化的渊源来看,楚文化则是其主流,随着它在湖南的延伸、扩展,孕育出了具有楚文化特征的古代湖湘文化.本文试图通过楚文化遗物这一古代湖南文化的象征性器物,从物质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古代湖湘文化的孕育特色,这对探索湖湘文化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特征是极其有益的.一古代湖南是楚文化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春秋战国楚墓中出土的漆器、丝织品、铜镜、铁器、玻璃器、帛画和乐器等楚文化遗物,是楚文化在湖南高度发展的历史见证.到战国初期,楚文化已遍及  相似文献   

19.
湖南教育促进了湖湘化的发展,而湖湘化又反过来丰富了湖南教育,其结果是使湖南人才辈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湖湘文化研究堪称近年地域文化研究的一个典范.在湖湘文化研究日益深入的今天,研究湖湘哲学与历史的学术著作不断涌现,近代湖湘文学研究则相对薄弱.孙海洋<湖南近代文学史>是湖南近代文学研究开创性的论著,刘再华<近代经学与文学>对湖南文学的论述亦颇多新见.但对于湖南近代诗歌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则当以萧晓阳<湖湘诗派研究>为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