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什么是"听觉训练"? 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听觉训练和言语训练是有机结合起来的,是不可能完全分开的,这里单独提出"听觉训练",主要是为了介绍听觉训练的步骤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非英语专业学生听觉能力出现固化现象,被动地利用录音材料进行听力训练并不都有效提高听力。听力是一种综合技能,它的提高需要培养语言的综合能力,进行言语的产出性训练,以加强言语组块式编码,以及言语的自动化和流利性。  相似文献   

3.
一、视觉阻断法的提出近年来,听觉障碍儿童的口语训练一直是特殊教育实践领域的热点问题。广大听障教育工作者关心的是对于听觉障碍儿童口语训练应该从哪里寻找到最佳的切入点,采用哪些有效的方法更有利于听障儿童对语言视听编码的识别,更适合于其言语语言的发展与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视觉阻断法"是指特殊教育训练人员、言语治疗师、家长等在对听障儿童进行口语训练时用遮蔽物(如手或其他工具)遮挡自己的口型或采用转移自己身体或听  相似文献   

4.
研究语文素质教育,必须正确处理语文教育中的两个重要关系:(1)语言与言语;(2)思维与语感。在言语训练中,思维和语感都重要,但重点在于语感训练,思维训练要为语感训练服务。  相似文献   

5.
龙国莲 《湖南教育》2004,(10):29-29
说话作为一种语文能力,它与“读”“写”“听”并肩而立。吕叔湘老先生对“语文”的含义作过明确说明:“‘语’是语言,‘文’是文字。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口语’的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又说:“撇开语言教文字,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可见,口语教学不容忽视。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努力构建学生口语训练的平台。一、普通话语音训练普通话语音训练是口语训练的基础。因此,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普通话声、韵、调的辨正与轻声、儿化规律。当然,仅仅停留在课堂是不够的。学生在课外环境下大多数仍用…  相似文献   

6.
李彩芳 《广西教育》2010,(13):63-63
聋儿语言训练,就是对二至七岁的聋儿进行听觉、发音、言语等的训练,从小培养聋儿聆听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口语交流及表达能力。目前,我校已开设聋儿语言训练班,收训聋儿十二人,七人在训两年时间。笔者就我校聋儿语训的情况、效果以及两年的语训实践,谈谈语训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它与耳朵的关系众所周知,与人的情感更是密不可分。在二胡教学中,除了演奏技巧的训练外,良好的听觉训练与丰富的情感体验更是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周静 《文教资料》2015,(3):30-31,69
约有80%的脑瘫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言语语言障碍,肢体功能的康复与言语语言功能的康复是脑瘫学生康复与教育的两大重点。对脑瘫学生进行言语语言训练,主要从呼吸功能训练、发声功能训练、共鸣功能训练、构音功能训练和词汇训练五大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而内心听觉则是人体的内在思维语言,如何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值得探究。儿童期是一个人感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从儿童期就开始培养内心听觉能力,能帮助其切实提高音乐鉴赏的水平,从而打好学习音乐的基础。本文从内心节奏、内心音高、内心音色、内心想象、内心旋律五个角度来阐述训练低年段学生音乐内心听觉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应着重进行言语实践的训练。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文本的语言训练点。在理解关键词中发展语言训练;在活用课文语言中发展语言训练;创设话题语境进行语言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音乐界,对青少年变声期需不需要进行嗓音训练这一问题,一直众说纷纭。嗓音保健的基本条件在于科学的训练方法,因此,笔者认为科学、适度的声乐训练对变声期的青少年是必要的。处在青少年变声期的声音训练应从几个方面进行:一、注重乐感与听觉的训练在对变声期青少年的声乐训练中,首先要加强对其音乐感觉与听觉的训练,因为乐感和听觉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声乐训练。只有培养青少年较好的音准、节奏等乐感  相似文献   

12.
关于语文训练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生学习语文重在掌握听说读写技能,而掌握技能关键在训练。语文训练的价值不仅仅是掌握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同,因而语文训练天然地蕴涵着人文性。语文训练大致可以从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三个维度进行,而运用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训练应该成为语文训练的重点。为避免语文训练中存在的技术主义倾向,最有效的方法是结合课文阅读设计各种言语表达的话题,让学生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加深理解,促进积累。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新型的言语及语言训练设备,构音评估与训练系统的干预原理包括运动发育的一般规律、感知运动发育的规律、运动障碍模式形成的规律等3方面。该系统包括评估和训练两大体系,其中评估细化为器官评估、运动评估、发音评估和交谈评估4个模块,训练包括构音器官运动、构音运动训练、语音训练等内容。它能提高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优化言语及语言训练模式,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等。  相似文献   

14.
马凤香 《现代语文》2005,(10):56-57
语文课程的价值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学生的言语技能是不能靠语言知识的学习而形成的,因为能力和技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在语言的运用中需要直觉的参入.马克思曾说"人,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也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人类个体的母语的掌握都是在生活情境下在语言的理解与运用中以感知的方式逐渐积淀内化而自然实现的,这种对语言的感性的直觉能力就是语感.叶圣陶先生曾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教学的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大多数大龄聋儿的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构音障碍和发声障碍,影响了语言沟通和交流。矫治的方法包括:利用直观形象的玩教具加强听觉训练、呼吸训练;利用食物对舌、唇、下颌进行运动训练;听与说相结合进行声母、韵母、声调的习得;做颈部、声带的放松操并跟随音乐进行升降调训练;利用在梯度线上边移物,边一口气逐渐声音加大说话,等等。实践表明,这种矫治方法能很好提高大龄聋儿的言语流畅性和清晰度,为语言沟通和交流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一、听觉训练,为耳聋学生学习语言创造条件我们语言训练班的学生在配戴助听器后,具有一定的听力,但我在语训时仍需要有意识的继续训练他们的听觉功能,增强听觉感受力,我对他们经常注意进行以下一些训练:  相似文献   

17.
语感,是对言语(包括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准确而灵敏的感受、领悟能力。它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对一种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是通过长期的语言实践和有意识的语言训练而形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就是一种对言语对象能够迅速作出判断的感受和领悟力,它强调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感受,最终达到对语言文字快速领悟的境界。同时,它又是人们的想象力、理解力、思维力的综合反映。因此,加强语感训练对有效  相似文献   

19.
本首称阐述听觉的基本特性,揭示说与听的内在联系,然后从听的角度提出教学语言技能训练的规范性要求,并进行理论分析,最后指出沿着这一思路进行教学语言技能训练时,应选用那些基本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作文的基本功,概括起来是语言表达能力和布局谋篇的能力,但它的实质是认识能力、思维能力与言语能力的综合。因而,作文的基本功训练,概而言之便是认识能力、思维能力与言语能力的综合训练。其训练途径,是以语言为工具、言语为媒介不断提高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并进而提高言语能力。作为媒介的言语,首先便是内容丰富的课文。课文教学的过程同时也就是进行各种训练的过程。因而,结合课文教学进行作文基本功的训练,既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