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晓寒 《考试周刊》2010,(43):36-37
翻译目的论是功能翻译理论中的核心理论。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对《大卫·科波菲尔》部分段落的三个中文译本进行比较分析,并从翻译目的、连贯法则、忠实法则方面简单探讨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美剧ME,MYSELF AND I的汉译剧名为例,运用目的论的三个准则对其进行研究分析,讨论哪一种汉译版本可以更好地传达原英语剧名所蕴含的意图。通过对照目的论的三个准则对该剧名的一些汉译版本进行逐条分析,笔者发现广泛应用的汉译剧名《在下,鄙人和我》并不能传达原剧名对该电视剧情节的映射。此外,笔者认为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另外一个译本相对来讲,可以帮助目的语观众从剧名的翻译充分地了解电视剧所表达内容的大概方向和脉络。  相似文献   

3.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目的决定方法,“目的法则”是翻译的最高法则。文章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对《三国演义》三个全译本中的回目翻译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由于翻译目的不同,邓罗、罗慕士和虞苏美在翻译回目时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最终呈现出风格迥异的译文。  相似文献   

4.
不少学者认为功能主义目的论因过分强调翻译的目的性,因此更适合应用于诸如操作指南、新闻、广告等类型的文本的翻译,从而质疑其对于文学翻译的适用性.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对上述说法提出了质疑,并尝试用目的论的三个基本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对当代知名女作家张洁的代表作品《祖母绿》以及戴乃迭的英译本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功能主义目的论对文学翻译及其评价的应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4,(A5):25-26
功能主义目的论是当今世界颇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之一。本文从目的论角度出发,以流行美剧《生活大爆炸》为例,分析目的论的三个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及忠实法则)在情景喜剧幽默翻译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柏慧 《英语广场》2023,(29):11-14
目的论由功能主义翻译学派提出,包括目的原则、连贯原则与忠实原则这三个原则。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框架,分析《岛上书店》汉译本译者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并讨论目的论对翻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93):100-101
儿童文学作品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过程当中的重要读物,其翻译研究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基于笔者的亲身翻译实践,以英国作家查尔斯金斯利的《水孩子》一书的汉译为例,从功能目的论角度对儿童文学的翻译策略进行了探讨。根据目的论之目的性、连贯性和忠实性三大法则,提出了直译加注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论三法则与《黑奴吁天录》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主要包括三条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运用这三条法则来分析林纾与魏易合译的《黑奴吁天录》,重点阐明:这样一个在传统理论框架中“不忠”、“不信”的译本是在特定历史语境中,在特定翻译目的的操控下,采用特定翻译策略的结果;译本较好地实现了预期的翻译目的,因而是成功的并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9.
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看莎士比亚戏剧的三种译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考试周刊》2007,(27):61-64
本文从功能主义目的论出发来探讨莎士比亚戏剧的三种译本。首先是根据目的论的三个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来从宏观上把握朱生豪、梁实秋和卞之琳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再从微观入手选取了其中的一部悲剧《奥瑟罗》,从译文的字词和文体风格方面对比其中的翻译,看译文是怎样为其目的服务的。  相似文献   

10.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是功能目的论,它有两个重要的法则:连贯性法则和忠实性法则。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著名的长篇文学作品《飘》的两个译本在词汇层、句法层和段落宏观层三个层面分别采用了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来评价文学翻译,不管是归化还是异化,只要能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下,达到其翻译的目的,都应认为是合适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代表作《快乐王子》为例,通过运用目的论三法则,对巴金以及苏福忠、张敏的译文,从如何实现翻译目的、语内连贯和语际连贯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总结了目的论在童话翻译中的指导意义以及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具体童话翻译策略,以期为目的论和童话翻译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翻译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要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手段。翻译不是纯粹的语言转换活动,它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针对《狼图腾》英译本的读者,葛浩文使用异化、归化、省略和增补等手段来处理文化负载词,符合“目的论原则”,译文不仅适当保留了中国文化特色,而且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实现了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从"目的论"的角度析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示语的翻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公示语的翻译,指出现存公示语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目的论的三个主要法则,即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对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公示语翻译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简要介绍了目的论的三大原则,在目的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应当注重目标语读者的理解性和可接受性,保留文学作品的美感和文学特征.从葛浩文译《生死疲劳》[1]的文本分析入手,阐述了文学翻译在汉译英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差异,以及遇到棘手翻译时采取的翻译策略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和西方国家要进行商品和服务的双向交流,英语广告修辞的汉译在此过程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该文从广告语的定义及功能出发,在分析翻译目的论概论及翻译目的论三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英语广告修辞的翻译策略,即,以翻译目的论为基础以归化为基本策略合理使用异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翻译的“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要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由于译文预期达到的目的或功能不同,决定它在翻译过程中处理方法的不同。《蝴蝶》是我国著名作家王蒙的小说,戴乃迭在翻译它的过程中,依据“目的法则”,采取了适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翻译目的论理论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目标文本的翻译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也不同,即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和方法。介绍了翻译目的论,然后根据严复所翻译的《天演论》,对其进行目的论分析,分析其翻译的目的,以及在翻译过程中目的论指导下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位于祖国西部边陲的喀什是全国历史文化旅游名城之一,“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旅游业在喀什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功能翻译理论派的目的论为指导,对喀什地区旅游景点的汉英翻译现状进行深入持续的调查,从目的论中的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忠实法则三方面分析喀什旅游英译中的误译情况,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应以策略,以便相关管理部门对喀什旅游英译进行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喀什的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7,(54):96-97
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具体以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长乐市公示语汉英翻译为例,将其汉英翻译中所存在的错误问题进行分类,运用翻译目的论从语言、语用和文化三个层面,对这些错误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正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公示语的翻译技巧进行讨论。基于功能目的论三大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忠实法则,提出城市公示语汉英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翻译的“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要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由于译预期达到的目的或功能不同,决定它在翻译过程中处理方法的不同。翻译不是纯语言的转换活动,它体现了不同化之间的交流。因此,如何处理化差异现象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依据“目的法则”,林语堂在《浮生六记》的英译本中善于兼用归化和异化的方法,既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又保留了中国化的特点,达到了两的满意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