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征先生的《庄周买水》是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该单元为杂文单元,单元首页的“文体知识”对杂文的介绍是这样的:“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与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单元的“单元说明”是这样解说“杂文”的:“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20世纪30年代,瞿秋白称鲁迅杂文是一种“社会论文——战斗的‘阜利通’(feuilleton)”、“文艺性的论文”。由此可见,对杂文的文体认识,大家基本趋于一致,即杂文是一种兼具论说性和文学性的一种边缘文体。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首…  相似文献   

2.
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它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又有一定的文艺性,抓住了这两个特点便找到了理解杂文的关键.阅读时应注意如下要点.1.将它作为议论文来读.将杂文作一般议论文来读,就易明白它所表达的主要内容.2.理解杂文议论与一般议论文的不同处.  相似文献   

3.
刘征先生的《庄周买水》是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该单元为杂文单元,单元首页的“文体知识”对杂文的介绍是这样的:“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与人教社高中《语文》第二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单元的“单元说明”是这样解说“杂文”的:“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  相似文献   

4.
杂文是一种文艺性的社会论文,兼有政论、文艺两种因素,以议论为主却不乏风趣幽默。杂文不像一般议论文那样抽象地说理,或者简单地举例说明,而是运用形象化的方法,来阐发深刻的道理,给人以警醒。那么,如何写好一篇杂文呢?下面就在杂文写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浅要地谈一谈。  相似文献   

5.
关于杂文这个概念,学术界有不同的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一种认为杂文是“议论性散文”。前者主要把杂文看成是一种议论文体,但又带有文艺性这一特点。后者主要是把杂文看成是一种散文体,但又带有议论性这一特点。我个人更多地倾向于第二个定义。它不同于议论文,因为它是用文学形象来议论。它又不同于一般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因为它主要是议论说理。  相似文献   

6.
散文鉴赏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从内容和文采上来看,散文可分为两大类:文艺性散文和非文艺性散文。近年来,由于叙事性散文中的报告文学和议论性散文中的杂文越来越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学样式,因而人们又把这种以抒情为主或抒情与叙事并...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杂文杂文有很强的文艺性和新闻性。因此,它既可划归文学类,也可划归新闻类。这也是它历来受文艺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注目的原因。杂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来说,凡诗歌、戏剧、小说等  相似文献   

8.
鲁迅杂文第二个基本成分是文艺性。讨论这一问题, 许多杂文分析参考资料,只谈到形象性和典型性,从语言上谈到炼话和反语,再从手法和语言上谈到讽刺和幽默。有些把形象等问题只看作比喻性质,起论据和论证方面的作用。如果是这个样,那么,鲁迅杂文变成一部分是非文艺因素的直接逻辑表述,一部分是文艺性论述和证明,两者怎么可能浑为一体?这一节先从整体上考察一篇文章中的文艺性因素,然后考察一下杂文中的形象性表现诸种形态,进而侧重讨论形象性等因素在杂文中所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过去跟杂文接触较少,近因教学需要,读了些杂文,看了些杂文论著,对一些问题产生了疑问。现将这些疑问及我的初步考虑写出来,以就教于同行。 一、关于杂文的特点 一提起杂文的特点,真所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诸如“文艺性与说理性结合”,一论辩性与抒情性结合”,“形象说理,诗与政治结合”,“短小灵活,议论及时”,“敏锐迅速,泼辣犀利”,“讽刺幽默,尖锐泼辣”,“一针见血,寸铁杀人”,“干预现实,战斗性强”,“纵意面谈,生动活泼”,“篇幅短小,取材广泛”,“文艺性政论”等。于是——我困惑了。思索中我发觉上列诸说的问题在于界定事物的标准不统一:它们象瞎子摸象一样,摸到甲类杂文而写上甲类杂文特点,摸到乙类杂文又马上记下乙类杂文特点,因而所列“点点”均不能或不完全能概括所有杂文的特点,给人以混乱、不准确、不科学的印象。比如  相似文献   

10.
杂文一直被称为“议论性美文”或“文艺性论文”。它的美,源于它的杂味儿。一匕首、银针、酸梅汤杂文的写作,一般总是有所为而发,有感而发。杂文作者面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某些现象、某种风气,进行思考判断,有了自己的想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散文中,凡侧重于议论说理而又具有形象生动、精悍灵活、风趣幽默等特点的,统称为杂文。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杂文的文艺性、社会现实性以及论说性决定了它并非单一的文体。正因为“杂”,所以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2.
杂文,这个与我国现代文学一同诞生的年轻的文体,人们曾用各种不同的语言概括过它的特征,说它是“文艺性论文”,是“文艺性的社会论文”,赞美它是“诗与政论的结合”。这些说法,都强调了一点:杂文具有形象性和论证性这两种要素。究竟这两种要素是怎样发生联系的呢? 众所周知,杂文不依赖“逻辑三段论”,没有大前提、小前提,和明显的推理讨程,即使结论,也是“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之类的交织着哲理与诗情的  相似文献   

13.
鲁迅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是“诗与政论的结合”。它兼具“政论性”与“文艺性”两个方面的特性。所谓“政论性”,是从政论文的角度而言,主要是指运用逻辑思维,摆事实,讲道理,通过科学、严密的判断、推理来说服读者的逻辑力量;所谓“文艺性”,是从文学作品的角度而言,主要是指运用形象思维,借助于文学手段,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来感染读者的艺术力量。鲁迅杂文,就是这二者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以下简称《论缓行》)作为鲁迅前期杂文的一篇重要代表作品,极其充分体现了这一基本特征,是“政论性”与“文艺性”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的典范之作。它既具有不可辩驳的巨大的逻辑说服力,又具有感人肺腑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教学这篇课文,就应紧紧把握住它的这一基本特征,由此出发展开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此文的基本内容和写作上的一些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秦似(1917-1986)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杂文家。在四十余年的文学生涯中,他共发表了六百多篇杂文。这些杂文,以其“具有抒情散文的特点”的独特风貌①,在中国现当代杂文史上占有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本文试就其杂文的情感内涵和其表达艺术作些探讨。一、丰厚多元的情感内涵本来,作为一种“文艺性的论文”②,杂文的主要特征在于议论说理,以理喻人,而秦似的杂文创作,却能在不失理性力度的前提下,强化情感因素,做到以情驱论,寓理于情,情理交融。他自己就曾经说过,他年轻时代主要就是凭借“信仰”与“热情”这两种东西,以“初生牛…  相似文献   

15.
浅谈杂文     
杂文是一种评论性与文艺性相结合、灵活多样、短小精粹的文艺性政论,一种具有独特个性的文体.鲁迅说:"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且介亭杂文·序言》)中国古代就有什么"杂著"、"杂记"、"杂拟"、"杂言"之类的文章.例如柳宗元的《黔之驴》、《捕蛇者说》,《庄子》上的《庖丁解牛》、《坎井之蛙》,《列子》中的《愚公移山》,刘向所著《新序》中的《叶公好龙》,马中锡的《中山狼  相似文献   

16.
杂文是一种文艺性的政论。我们现在所说的杂文,主要是指“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烈的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它的形式灵活多样,无论是杂感、短评、随笔、编后、序跋、札记、演讲,只要富有浓厚的文学性和锐利的议论锋芒,都可以成为一篇好杂文。杂文的阅读理解题难度较大,但是只要掌握了一定的阅读和答题技巧,拨云见日,做起题来将会事半功倍。我就以下文的阅读理解为例谈谈杂文的阅读和答题技法。古人的业余学习吴晗在封建社会里,学术文化是掌握在地主阶级手里的。因为只有他们才有时间,读得起书,才有钱,抄或买得起书,…  相似文献   

17.
杂文的"文艺性"强调"笔法灵活",但无论怎么"灵活",都不能违背谈论、阐释、分析问题最基本的"事理逻辑",以"互文结构"解析《拿来主义》理据上难以立足。"知人论世"不可泛化,杂文所涉及的社会背景就在文本之中,要能够从丈本中挖掘背景信息,从而回到历史现场,身临杂文家所面对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现代杂文的基本特征,从瞿秋白杂文的主要内容、他在杂文中所承担的道义责任、他的杂文所具有的独特个性等方面,论述了瞿秋白的杂文创作在其全部文学和政治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文章认为,瞿秋白的一生.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爱好;但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的政治敏感又必然使他的文学创作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而杂文作为一种文艺性的社会论文所具有的边缘文体的特点,恰好满足了上述两个方面的要求.因此.杂文创作就成为瞿秋白政治式写作的主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杂文导写     
杂文是文艺性论文。它首先具有战斗性,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鲁迅先生说它是"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第三册选了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这是传统名篇。“思考和练习”的第三题认为“本文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杂文”,说“以记叙为主”是不错的,但说这是一篇“杂文”却不恰当了。我认为《为了忘却的记念》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杂文,尽管它是散文中的一大品类,但毕竟有它独自的特征。众所周知,杂文是文艺性的政论。它必然是以论说为主,而不是以记叙为主。而《为了忘却的记念》正是以白莽、柔石和作者的交往为主,兼顾了冯铿、胡也频,提及了李伟森。作者记叙了许多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