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英汉两种语言我们会发现,汉语中动词的使用频率很高,而英语中介词非常活跃,有许多介词带有动作概念。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在英汉互译中我们可以将英语介词和汉语动词进行转译。我们可以利用英语介词用法广泛,搭配能力强的特点,将汉语动词译成英语介词。有时同一英语介词与不同介词宾语搭配可以表达多种词义,代替多个汉语动词。  相似文献   

2.
抽象名词广泛应用于各种文体是现代英语的一大特点。英语抽象名词主要由动词或形容词派生而成或由动词短语和介词短语转化而来。抽象名词意义虚泛,概括性强,具有言简意赅的效果。抽象名词的理解难度较大,英汉语言转换时易产生误译或生硬不自然的译文,因此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为避免出现不符合汉语习惯的译文,英汉翻译中,译者在正确理解抽象名词的基础上,对其可作一些翻译处理:抽象名词译成动词;用实体词取代抽象名词;借用修辞手法使抽象词义具体化:抽象词语义重心译成具体词语义重心:抽象名词译成句子。  相似文献   

3.
“经”作“经过”义时的词类归属问题。汉语学界主要有三种看法:介词说;动词说;动词介词兼类说。就其语法功能来看,我们认为把“经(经过)”归为动词更符合汉语实际。  相似文献   

4.
英语和汉语比起来,汉语中动词用得比较多,在英语中往往只用一个谓语动词,而在汉语中却可以几个动词或动词性结构连用。因此,英语中不少词类在翻译时只能译为动词,实行“转移成动词”译法。  相似文献   

5.
科技英语一般具有结构严密 ,语言严谨 ,逻辑关系明显 ,叙述客观以及新术语及缩写词汇多等特点。科技英语翻译的目标 ,就是用通顺的汉语文字 ,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内容。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各有自己的规范 ,表达习惯彼此千差万别 ,加之科技英语又有专业性强 ,概念新 ,结构复杂 ,文字精练等特点 ,因此 ,掌握一些科技英语的翻译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就分别加以介绍。一 .词类转换英语中有些词 ,如冠词 ,动词不定式 ,动名词 ,分词 ,关系代词 ,关系副词等 ,汉语却没有。另外 ,英语中名词、介词用得多 ,动词用得少 ,而汉语中动词用得多 ,名词、介词…  相似文献   

6.
常有同学把汉语里的“的”译成英语的介词of。其实, “的”字译成英语,要根据它表达的汉语意义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英语介词。现将“的”字的几种英译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英语是一种介词的语言、本文就如何掌握介词的原始意义、把介词的抽象用法译成汉语动词、以及通过对比分析方法掌握介词三个方面谈学习介词。  相似文献   

8.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习惯的不同,我们往往把一些英语介词(短语) 译成汉语动词。这样,整个句子不但简炼明快,而且生动有力。下面每句中划线的介词(短语)都是表达动词的意义,你能准确译出来吗? 1.今天谁值日?Who’s on duty today?  相似文献   

9.
我们发现不少同学在做翻译题时喜欢画蛇添“足”。这不仅使文章显得拖沓嗦,而且还会使句意变得朦胧含混。将这种“病症”分门别类,无外乎以下几种(请注意:下面各例中均应删去划线的词。)一、乱加名词。由于受汉语影响,中国学生往往按照汉语的习惯加进英语词语。比如:“红色”,英文可用red表示,可他们偏偏要写成“redcolour”。例如:1.Tomlikesgreencolourverymuch.2.Thecityhasapopulationofhalfamillionpeople.二、在动词后面乱添介词或副词。例如下面的一些动词,本身就已经含有其后划线介词或副词的意思。例如:3.Do…  相似文献   

10.
错在哪里?     
1.今天星期一。误:TodayMonday.正:TodayisMonday.正:ItisMondaytoday.析:汉语中名词充当谓语的句子,译成英语后要加上适当的动词,通常以加b动词的适当形式为多。时间名词作主语时,按英语习惯,可用it作句子的主语,而把汉语的主语译成英语的状语。2.李雷今年12岁。误:LiLeitwelve(yearsold)thisyear.正:LiLeiistwelve(yearsold)thisyear.析:汉语中数量词充当谓语的句子,译成英语时要选择be动词的适当形式 作谓语,否则英语句子就不通了。3.这部电影很有趣。误:Thefilmvery…  相似文献   

11.
大家一看到汉语里的“的”字,马上会想到英语里的介词“of”。其实,“的”字译成英语,在不同的场合下,要使用不同的介词。请看:  相似文献   

12.
问:“会议结束了”译成英语是什么?答:应该是:The meeting is over.汉语里“结束”、“完了”,具有动作意味,但英语里over是副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必须与连系动词be连用构成系表结构方可。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中的“打”字用法比较灵活,特别当作为动词使用时,有很多含义。本论文从汉语中作为动词时“打”的本意,引申义,与其他动词结合后成为另一个动词,以及作为介词使用时等方面,举例分析介绍了汉语“打”在朝鲜语中的对应形式。  相似文献   

14.
黄敬轩 《双语学习》2007,(5M):68-70
“就”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用法非常灵活,包括介词,副词,和连词用法,前人对“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的副词用法上,对介词的研究较少,本文从语法化的角度出发,研究“就”从动词向介词演变的轨迹,揭示汉语介词“就”从古汉语动词,向近代汉语介词“就”演变,又向现代汉语介词“就”演变的一个历程  相似文献   

15.
介词是英语中除冠词以外使用频率最大的词类。现代英语词与词的关系主要靠介词来表示。汉语“玩”动词,英语“玩”介词。英语中单单用来表达时间的介词就有近20种,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些表达时间的介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16.
介词是英语中非常活跃的一类词,它的搭配能力强,出现频率高,而且是许多英语习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介词加上介词宾语构成的介词短语在句子中可以充当多种成份,如定语、状语、表语、补语等。但是,由于介词的“短小”,不少初学英语的同学在翻译中往往会掉以轻心,最常见的是不考虑介词的具体搭配,生搬硬套英汉词典中的释义,比如凡是ON都译成“在……上”,凡是FROM都译成“从……”,凡是  相似文献   

17.
黄妮娅 《高教论坛》2007,(B12):47-49,55
区分英语动词短语中动词后的介词和副词的词性有助于帮助成教学生掌握和记忆英语动词短语的意义及句法使用特征。本文运用认知语法的“射体和界标”理论及范畴理论重点探讨了英语同形近义的介词和副词的认知差异及联系。研究发现:多数表方位意义的非复合词形的介词可以省略界标,担任副词;可以省略界标的方位介词都是常用的基本词汇,与人类的基本空闻经验有关,属基本范畴成员。  相似文献   

18.
古汉语中,有那么一种最常见的语言现象,即介词结构对动词谓语起修饰或补充作用。《中学语文教师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在谈到这种现象时说:“介词结构,可以放在动词谓语前做状语,也可以放在动词谓语后做补语,这是古今汉语共同现象。”介词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阅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句子:As We drove by the harbour,we caught sight of a large steamship.我们驰进港口时看见了一条大轮船。此句中“catch sight of”是“动词 名词 介词”这种结构的短语动词,在句中起及物动词的作用。这种结构的短语动词在现代英语中用得非常普遍,它们的意义常以名词意义为主。构成这种结构的短语动词的动词多是  相似文献   

20.
英语中,含“名词”的动词短语主要有三类——动词+名词+介词(take delight in,do wmng to,have mercy on等);动词+介词+名词(come to a conclusion,make up one’s mind.come in to use等);动词+名词(take steps,make progress,play roles等)。命题人对这类动词短语常以下列三种方式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