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粉碎了“四人帮”之后,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我国经济学界关于按劳分配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今年五月发表的《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贯彻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以下简称“原则”),虽不是讨论会直接写出的,但可以看作是几次讨论会成果的集中反映,代表了讨论会上的文章、发言的主要倾  相似文献   

2.
粉碎“四人帮”后,文学研究事业空前繁荣,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深入研究和资料建设问题,已经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 现代作家黎烈文,因三十年代初期在上海主编《申报》副刊《自由谈》从而与新文学运动主将鲁迅建立密切关系,成为当时文坛颇负声誉的新进作家。可是,在“四人帮”倒行逆施时期,不少有关鲁迅著作的“注释”中却这样写道:曾经是鲁迅友好的黎烈文后来堕落成  相似文献   

3.
最近,开远县文教局召开了有学区负责人、学校校长和局机关干部共七十五人参加的真理标准讨论会。参加讨论的同志联系实际,总结办学三十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进一步肃清了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流毒和影响,端正了思想路线,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方向。与会同志指出,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中心,这本来是常识问题。林彪、“四人帮”却把以教学为中心、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污蔑为“修正  相似文献   

4.
三十年代中期,关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和“国防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这场论争到底是什么性质的?我认为是左翼文艺运动内部的争论,里面有是非之分,有路线之别,但并非敌我斗争。刘少奇、陈伯达之流蓄意歪曲论战的是非界限,掩盖论战双方分岐的实质,是别有用心的。“四人帮”蓄意歪曲历史,把是非之争、  相似文献   

5.
几点看法     
我谈谈对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中三个问题的看法。 一、从历史发展过程来评价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 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是“五四”新文学中社会主义因素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我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的必经阶段;是毛主席领导延安文艺整风,制定马列主义的文艺方针、路线的重要历史根据。“四人帮”全盘否定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污蔑为“黑线”,就是拦腰  相似文献   

6.
“抓到一面旗帜,就以为出人头地,摆出奴隶总管的架子,以鸣鞭为唯一的业绩”——这是鲁迅在三十年代,给那些“假革命的反革命”刻画的一幅绝妙肖象。四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又从这幅肖象中看到了“四人帮”反党集团的丑恶嘴脸。“四人帮”开设的“帽子工厂”,就是张春桥、江青这两个三十年代文艺黑线的残渣余  相似文献   

7.
秋白、鲁迅,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中的两颗灿烂的巨星。1935年6月秋白英勇就义,巨星陨落在长汀罗汉岭下。1939年李何林说:“这损失,和一九三六年之损失了鲁迅是一样的重大!”在三十、四十年代,人们把他们称为“现代的中国”的“双壁”!五十年代,有些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如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就专节讲“鲁迅  相似文献   

8.
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发展史上,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老问题。二十年代,一些倡导“革命文学”的先驱者谈论过它;到了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时,左联文艺战士在与“新月派”、“第三种人”、“自由人”等资产阶级文学流派的论争中,又谈到过它;解放以后的五、六十年代,伴随着文学现实主义问题的抑扬起落,这一问题又曾多次被涉及过;一九七六年十月,我们党果断地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深遭灾难的中国文艺界,在  相似文献   

9.
河东区三十三所中学,从一九七六年八月至今年一月,开展了语文教学改革大讨论。这次大讨论,由于批判了“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广大语文教师思想活跃,畅所欲言,重点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四人帮”对文科教改的干扰和破坏问题讨论中,各校以阶级斗争为纲,深入揭发批判了“四人帮”推行的极右路线对文科教改的干扰破坏。“四人帮”大搞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歪曲党的教育方针,实行不要文化知识的愚民政策,他们把政治与业务、思  相似文献   

10.
为纪念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诞辰一百六十周年,我校政教系于五月五日举办科学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有政教系全体教师和部分学生代表。在讨论会上,同志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讨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批判“四人帮”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歪曲和篡改。  相似文献   

11.
六十年代初,我国史学工作者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开展了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的讨论,皇权主义问题就是热烈争论的问题之一。近十年来,在“四人帮”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蹂躏下,史学领域成了哀鸿遍野、万马齐瘖的“重灾区”。农民战争与皇权主义问题,更是不许接触的禁区。英明领袖华主席一举粉碎了“四人帮”以后,在党的十一大提出了认真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示,给了史学工作者极大鼓舞和鞭策。前年,姚雪垠同志在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第一卷修订本前言中,谈到李自成的帝王思想问题时,提出了他对中国历代农民起义领袖以及李自成的皇权主义的看法,第一次突破了“四人帮”设置的禁区,引起了学术界的热烈反响。一年来,许多文艺工  相似文献   

12.
所谓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一般地说,即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鲁迅为旗手、以左翼作家联盟为基千的革命文艺运动。本来,这个文艺运动的光荣历史地位,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早已根据历史实际科学地论定了。今天之所以重新提出这个问题,完全是批判“四人帮”炮制的“文艺黑线专政”论的需要。全盘否定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是“文艺黑线专政”论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危害严重,流毒甚广。  相似文献   

13.
1985年11月14—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美关系史丛书编委会和复旦大学历史系共同发起的,建国以来首次中美关系史学术讨论会在复旦大学举行。各地代表共六十余人,提交论文三十余篇。会议讨论的重点,一是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二是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美关系,三是中美关系史的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14.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公开发表以后,被“四人帮”“枪毙”了十余年的形象思维复活了。文艺界、学术界畅所欲言,对形象思维问题又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这不仅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是有意义的,而且是对“四人帮”实行的文化专制主义的批判。毛主席指示我们:“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四人帮”出于反革命的政治目的,利用郑季翘同志的《文艺领域  相似文献   

15.
解放以来,我国经济地理学界曾就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特殊矛盾、科学性质等问题,进行过热烈讨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经济地理科学也一度横遭摧残,关于经济地理理论问题的讨论被迫中断了十几年之久。粉碎“四人帮”后,经济地理学获得了新生,  相似文献   

16.
在举国上下热烈欢呼华国锋同志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热烈庆祝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篡党夺权阴谋的伟大胜利的大好形势下,十一月五日,我院召开学习讨论会,学习列宁、毛主席关于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相互关系的论述,学习毛主席关于批判“四人帮”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学习《解放军报》编辑部文章《华国锋同志是我们党当之无愧的领袖》。参加学习讨论会的同志以满腔的政治热情歌颂了我们党的领袖华国锋主席,愤怒地声讨、揭发、批判了“四人帮”反党集团篡党夺权阴谋的滔天罪行。大家激动地说,华国锋同志为我们党的领袖,是革命的需要,历史的必然,是亿万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我们党和国家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继续胜利前进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7.
(一) 巴金是我国一位多产的很有影响的现实主义作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艰苦岁月里,他以锐利的笔锋写了大量反帝反封建和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作品。《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是“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史上一部颇有影响的名著。曾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世界各国去。象这样一部有着广泛影响的作品,却被“四人帮”诬蔑为大毒草,判以死刑。他们胡说《家》是“对封建制度的维护和美化”,是“三十年代的一股反动逆流”,硬把它定为“三十年代文艺黑线”的产物。作者也横遭“四人邦”的残酷迫害。张春桥曾狂叫过,对巴金的处理,“不枪毙就算落实政策”了。“四人邦”一伙疯狂迫害革命文艺工作者,反革命气焰嚣张到了何等地步!  相似文献   

18.
上篇(1981-1985)当人们告别70年代步入80年代之时,1978年以来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所形成的最初的骚动已不能使研究者平静。1980年7月在包头市召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首届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代表近200人.提交论文70多篇,呈现出从未有过的兴旺发达的景象。议题集中于恢复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本来面目和提高现代文学研究水平两个项目上。会议指出.在极左思潮时期对现代文学史研究造成的流毒主要是“主流论”、“过对论”、“本质论”和“人性论”。在这种情况下编写的许多现代文学史实际上都是“新文学史”、“革命文学史”.甚至…  相似文献   

19.
<正>粉碎“四人帮”以后,文学艺术界在拨乱反正,批判林彪“四人帮”推行的反革命唯心主义文艺路线的过程中,强调文学艺术要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恢复现实主义传统,无疑是必要的。然而,有人据此否定毛泽东同志提出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文艺界一位同志说:“我主张不要再提‘两结合’,不要再作为重要的主张去提它。我觉得‘两结合’的创作方法的提出,带有一种先验的性质,先有这种主张,再让大家去实验。而三十年的实验结果,多半是生拉硬扯的解释,说得都相当勉强和生硬。”(《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教材的编写问题》,载《文学十年风雨路》)有的人甚至认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作为两种创作方法的结合不仅它们本身不可能,在文学史上也是从来不曾有过的。”(《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科学性问题》,载《文学评论》1982年第4期。)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观点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文艺的现实状态和能否使文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重要问题。因此,必须讨论清楚。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以李劫人为个案来反思“三十年代”文学史书写中的流派构架所存在的缺失。同时,也试图以“川西作家群”的表述方式来打破李劼人在文学史书写中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