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是量的变化,即工人阶级的数量明显增长;二是质的变化,即工人阶级队伍正朝着知识化的方向发展;三是结构的变化,主要指工人阶级队伍在不同产业的分布已有变动和调整。知识技术和创新才能已在促进工人阶级先进笥的充分发挥。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的知识化水平和整体素质。工人阶级队伍整体化素质的提高和知识化进程的加快,使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得到了进一步体现和保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否认党的阶级基础和党的先进性的错误认识,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一)理论上看,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二)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的大多数党员出身于农民,党仍然保持了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三)现实地看,工人阶级的新变化没有否定党的阶级基础,只能表明党的工人阶级先进性在发展;(四)长远地看,吸收社会各方面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的组织,做到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党才能真正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段,否定党的阶级基础,就会否定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最终否定党的领导地位,但是共产党并不等同于整个工人阶级,而是工人阶级中,觉悟的,先进的部分,吸收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不会削弱党的阶级基础,也决不会影响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离开了工人阶级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因此,我们的企业改革需要依靠工人阶级,也必须依靠工人阶级。工会组织必须全力维护企业职工的利益。在实践中要做到四个坚持: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新时期工会工作的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工人阶级的主体参与,离不开工会作用的充分发挥,这是弘扬工人阶级先进性,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必然体现,也是党对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新阶段工会工作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唯物史观还是精英史观、智能史观?北京大学教授黄楠森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现代工人阶级,从唯物史观看,原因有两点。第一,工人阶级是新生产力的代表,第二.工人阶级是未来社会的代表。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也即要坚持工人阶级在各个阶级中的领导地位。如果丧失了工人阶级...  相似文献   

7.
看了“《工人阶级不吃香了吗》一文后,我认为回答应是否定的,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形势下,工人阶级不是不吃香了,而是更吃香 !  首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根本方针。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问题,一再强调这是基本的政治问题。在我国,实行的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其次,我们党关于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的观点没有变。在中国工人阶级身上有许多特点、优点,如先进性、组织纪律性、革命的彻底性、大…  相似文献   

8.
精英史观或智能史观的误区北京医科大学教授徐天民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是由工人阶级在社会大生产中的主体地位所决定的,是由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和革命性所决定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生产力,首先必须进入生产过程,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这个社会最需要什么样的工人 ?在新的历史时期,工人阶级怎样才能当好国家的主人,企业的主人 ?这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向我们提出的严峻课题。并不是穿上工装,就是工人阶级的合格一员;也不是站在工作台前,就有了工人阶级的意识,工人阶级的品质。只有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才是工人阶级的合格成员,才称得上是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  相似文献   

10.
试析近代开滦企业精神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别能战斗”是毛泽东同志对包括开滦工人阶级在内的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光辉赞誉。作为开滦企业精神——“特别能战斗”,形成于近代,在开滦工人阶级的苦难中孕育,在战斗中形成,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有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1.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使得学校德育处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在各种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道德观的冲击下,学校德育面临许多困境。面对青少年基础道德滑坡、问题行为增多、违法犯罪现象上升的事实,传统的“强迫服从”式学校德育的缺点暴露无遗。只有变“强迫服从”为“教会选择”,才能使学校德育摆脱困境,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一、“强迫服从”的弊端培养服从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人,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结果。这种服从应该是自觉的、主动的、发自内心的,是个体把外界的道德要求内代了的结果。“强迫服从”则是忽视了学生的道德需…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也要改变课堂中的角色,将“注入式”的教学改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数学,即把从“听数学”改变为“做数学”。为了实现这种转变,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情境创设要结合生活实际,要激发学生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远程开放教育是“教”与“导”的转变,这不仅是教学模式的改变,更是一次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要认真研讨学习者、导学者、教学内容和网络工具等导学过程,处理好面授教学、教材和媒体资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文化研究是当今一大热点,翻译领域也相应地出现了文化转向。以前人们注意语言本身的差异所导致的翻译障碍,但是现今文化发展对翻译的影响亦引起翻译者极大的关注和重视。文章探讨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尤其对词汇的影响,导致词汇翻译由英语变为汉语拼音,并且探讨词汇翻译变化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全球化。  相似文献   

16.
“圣经式”教材观是教育的社会控制职能和制度化教育强化的结果 ,也是中国教育和社会发展水平有限的反映 ,它不仅限制了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和创造性 ,束缚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创造意识 ,而且割裂了课程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材料式”教材观的兴起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有助于释放教法在教学中的张力 ,改善教师的职业生活和学生的学习生活 ,提高教学质量。中国还缺少从整体上拒绝“圣经式”教材观的能力 ,但“材料式”教材观也有其发展的一定空间  相似文献   

17.
社会建构主义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80年代后,知识社会学实践了科学的“理性重建”向“社会建构”的转向,使科学研究(Science Studies)从理论转向科学实践,打开了一个至今被忽视了的一系列新问题的大门。这种转向与库恩的历史主义的范式理论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科学被视为一个“传统权威范式”、一种工匠默会知识和手艺活动、一种范式的政治利益代表,它把科学视为与人类的其它文化活动等价。但由于强纲领知识社会学否定了自然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只强调社会因素的意义,从而导致了对科学与理性的全面解构。  相似文献   

18.
从"管治"走向"善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各种现实问题,究其根源,是因为在观念上和方法上,采用的是一种管治的模式,而这种模式弊端重重。为实现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高效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转变理念,走学校与学生互动发展,从而达到学校善治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程朱理学有一个鲜明特色,就是特别强调精神自我,认为精神自我高于生物自我,不仅视为天理,而且视为人性的本质。刘师培曾说过:所谓理学就是伦理学加心理学。我们可以进一步说,理学所谓心理学是与现代心理学有很大不同的心理学,是探讨个人的精神自我的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即精神自我心理学。程朱理学的精神自我以理学的贡献主要表现为对精神自我的结构从内容与功能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提出了创造性思想。现代心理学应该总结这份宝贵的遗产,为心理学的科学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从"问题"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我校凭借着较好的办学条件,经费投入以及相对具有优势的师资和生源,决定在原有的三课体系的基础上,在高一、高二开发设计并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万事开头难”,研究要从课题开始,那怎样才能确定好课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