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微软终于把雅虎搜索“搜罗”了过来,使自己进军互联网领域的脚步迈得更快了些。对雅虎来说,与微软联姻有些“心有不甘”的味道。在此之前,微软曾经开价475亿美元收购雅虎的搜索业务,但遭到杨致远的拒绝。之后巴茨接替了杨致远的位子,上任之际就明确了一点:不会出售雅虎的搜索业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媒科技》2009,(2):32-32
近日,有消息人士透露,谷歌中国正在秘密研发全新的语音MP3搜索技术。通过该技术,谷歌用户只要通过“哼歌”的形式,即可进行MP3歌曲搜索。与此同时,谷歌的竞争对手微软,也不遗余力地开发相关的语音搜索技术,并即将推出名为Recite的语音搜索工具。所不同的是,该工具是用于手机终端的录音记录搜索。虽然两者各有侧重,但说明语音搜索将成为继文字搜索后的新的搜索业务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黎明 《新闻传播》2009,(8):106-106
近年来,“人肉搜索”日益成为社会焦点问题。本文从“人肉搜索”事件出发.梳理引发“人肉搜索”的主要公众议题,由此分析“人肉搜索”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4.
刘锐 《军事记者》2008,(11):53-54
自从2001年“人肉搜索”进入中国网民的视野,已历时7年。综观对“人肉搜索”的评价,欢呼者有之,认为人肉搜索是网络舆论监督的新方式,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揭露一些事件背后的真相,维护社会道德秩序;谴责者有之,认为“人肉搜索”无异于网络暴力。那么“人肉搜索”与网络舆论监督、网络暴力的关系到底如何?认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把握“人肉搜索”的实质,引导“人肉搜索”的走向,规避“人肉搜索”固有的弊端。  相似文献   

5.
“人肉搜索”引擎是近年来在互联网兴起的一种资料搜索方式,广义的“人肉搜索”泛指将Google、百度等网络搜索引擎与人工搜索相结合,一切由信息“征集者”提出问题,信息“应征者”回答问题的信息搜索与提供方式.  相似文献   

6.
“人肉搜索”是近些年来引起普遍热议的一种互联网新现象,它是试图通过网络来影响现实社会的一种搜索方式,“人肉搜索”由于它搜索对象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意义,它的弊端引发了一些社会失范行为,引起了人们的误解和恐慌.本文力图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人肉搜索”现象,通过对“人肉搜索”的起源、含义、类型进行探讨,充分研究“人肉搜索”的社会效果及其合理性,旨在揭示“人肉搜索”的弊端,并对其规范方式进行思考,从而希望推动网络“人肉搜索”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肉搜索”是科技社会发展的产物.在规制、引导“人肉搜索”发展的研究中,“用刑法限制人肉搜索”是当前法学界热议的问题.本文从从刑法学角度对“人肉搜索”的法律运用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人肉搜索”的出现彰显了网络的巨大价值与它的“双刃剑”特征。“人肉搜索”出现和流行之前,人们主要依靠搜索引擎单向地搜索和获取网络上的已有信息。而“人肉搜索”主要依靠网民的人工参与,  相似文献   

9.
曲扬 《大观周刊》2011,(33):66-66
“人肉搜索”已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在受到追捧的同时也遭受着强烈的反对。随着越来越多“人肉搜索”案件的产生,关于这种搜索方式的讨论也日趋激烈,它所带来的重大社会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人肉搜索”的性质分析,总结目前对于“人肉搜索”问题的争议,探讨“人肉搜索”造成侵权问题的法律救济途径,并提出对现有规制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网络“人肉搜索”是一种新型的搜索方式,它是依托广大网民自发、集体完成的搜索行动,“人肉”二字主要体现其与传统的机器搜索的区别所在.有网民形象地比喻道,“人肉搜索”就是“一只老虎,N个武松”.当你在网上发布一个问题时,会有很多人进行回答,最终你会判断出一个最合理的答案来,依靠大家的力量把一个事情的方方面面搞透彻,这就是“人肉搜索”.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1月底,湖北省图书馆开通“读秀”学术搜索及获取服务平台。用户只需访问湖北省图书馆主页,点击“特色资源”栏目下的“读秀学术搜索”即可进入此平台。“读秀”学术搜索是一个面向全球的图书搜索引擎,上网用户可以通过“读秀”对图书的题录信息、目录、全文内容进行搜索,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阅读的图书、  相似文献   

12.
张威 《东南传播》2010,(11):19-22
本文通过对古代“侠客文化”与现代“人肉搜索”的比较研究,以“人肉搜索”的传播主体为视角,总结了人肉搜索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了人肉搜索发展到现阶段的特征——影响政府形象、挑战官方话语。  相似文献   

13.
李亚玲 《新闻界》2008,(5):141-143
本文从现有的“人内搜索”现象中抽象出其传播模式,在对其传播机制进行剖析之后,乐观地指出从暴力的“人肉搜索”到友善的“人机搜索”实现跨越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早年的互联网上有句名言:“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但如今,随着“人肉搜索”在超过2亿网民中飞速发展,这句名言也到了改变的时候了。“人肉搜索”是一种深层的、真实的、高效率的搜索方式,“网络天下之力,穷尽天下之事,探寻事实真相”是今后“人肉搜索”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智能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搜索引擎是以关键字为检索方法,往往在精确度上有很大误差,带来很多歧义结果,用户不得不花很多时间用于再检索。中文搜索引擎相对于英文搜索引擎技术难度更大。目前,中文搜索引擎还处于发展初期,智能搜索引擎技术则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智能搜索引擎的特点1.智能型的自然语言技术:包括“自然语言搜索”和“动态关联词、联想词提示”技术。内建完整的“布尔逻辑运算组合”的搜索条件和“邻近搜索”功能,配合“智能型快速响应模式”,有效提高搜索速度和精确度。用户可灵活选择欲搜索的数据库,配合“中文同音”、“中英文近似概念…  相似文献   

16.
浅析"人肉搜索"的社会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英国BBC在报道有关中国“人肉搜索”的新闻时,直接把“人肉搜索”翻译成“human flesh search engine”,为了便于西方读者理解,BBC还加注了“witchhunt”(搜捕女巫),形容在中国如火如茶发展的“人肉搜索”,就像当年人们群起围剿女巫的行动。  相似文献   

17.
一位人大代表主张将“人肉搜索”纳入刑法管辖范围,立即引起了媒体的躁动,很快立法提议人出来解释说,他的提案是针对个人信息保护,而不是“人肉搜索”。一场争论将要平息,但在笔者看来,不管“人肉搜索”究竟该不该入刑法,在网络时代如何保护个人的隐私,是我们的立法者必须思考的一个“前沿性”问题。而“人肉搜索”却正是一个恰当的样本。  相似文献   

18.
张娅琼 《新闻世界》2009,(7):135-136
“人肉搜索”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依靠人的力量在网络上形成的信息搜索机制,它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网络暴民”等社会现象。本文试从传播学角度对人肉搜索机制中的“网络暴民”现象进行探讨,并提出关于引导和解决“网络暴民”现象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刘逸 《中国索引》2004,2(4):41-44
通过中国电信黄页近阶段在黄页搜索引擎、黄页短信、家家e黄页等黄页信息服务产品的策划,结合目前的运营情况以及市场发展趋势,对在移动电话平台中的黄页检索方式进行探讨。认为结合本地化搜索技术和书签搜索的关键词搜索方式将是移动电话平台中黄页检索方式发展的方向,并提出在黄页短信检索中应结合书签搜索、本地化搜索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文静 《新闻世界》2008,(8):116-116
“人肉搜索”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网络来找到真实的人,然后通过网络将有关信息发布。有人借助这种手段找到了失散的亲友,也有人借此展开“网络大搜查”,将另一些人的个人资料在网上公布,用于攻击后者的某些观点或者行为。此类“人肉搜索”实为“攻击性搜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