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解决“中国向何处去”这个中国近代的时代中心问题 ,就必须认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并且把这种认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虽然 ,中国近代哲学的争论集中于历史观与认识论两个领域 ,但两者的分离却无法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认识论在创始人那里是统一的 ,但在理论自身发展的进程中 ,两者却陷入了分裂。其结果是理论与实践的分离 ,并且造成了中国革命的重大损失。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实践过程中 ,再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与认识论的统一 ,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大特点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具有深刻的理论性、鲜明的时代性和丰富的历史性等创新特征。  相似文献   

3.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人民,指挥实践。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逻辑结构和基本范畴,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与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 ,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和认识上存在着教条、静止和纯政治化的理解 ,在实践上存在着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等问题 ,对此 ,笔者认为要从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要动态地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与当今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与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存在的差异 ;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一个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的过程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5.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关学的核心理论范畴。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立场上,李泽厚把康德的先验主体性和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结合起来,主张美是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统一,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关学的理论研究。众多盼当代美学研究者在李泽厚的研究基础上,致力于“新实践美学”、“后实践关学”的理论探索,既展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超越精神,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理论的发展衍变。其思想争辩过程对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深化执政理论研究,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加强执政理论建设的关键在于把握执政规律。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与我们党执政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努力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在对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和自觉运用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新时代高校青年干部的培养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遵循。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青年干部培养历来都是党高度重视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新时代党自我革命的重要环节。从内生性动力视角而言,可从四个维度分析如何加强青年干部培养:理论维度上锤炼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永葆纯洁高尚的政治灵魂;价值维度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建新功;目标维度上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练就过硬“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本领;实践维度上练就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掌握开创工作新局面的锐利武器。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 ,他将“领导”这一社会实践活动上升为一门高超的艺术。毛泽东领导艺术的前提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的领导观 ;源头是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核心是赢得群众、掌握干部 ;关键是审时度势 ,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9.
列宁党建思想是在列宁探索革命政党自身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建设党内民主方面,首次提出组织建设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继承和发扬列宁民主思想,重温他的党建学说,对今天开展好“保先”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是贯彻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特性、推动理论创新向实践层面转化的实际步骤。  相似文献   

10.
从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看我国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被称为“乐观的教学理论”.它从教育者的观念上打破了传统的对学习者及其学习的看法,改变了教师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认识,使学生对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评价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理论对更新体育教学观念,深入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与不同的民族化相联系、不同国家的实际相结合,就会产生不同的传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并指导革命和建设取得了胜利和成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传承,它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同时,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和理论创造,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贯穿邓小平理论始终的根本问题,而这一根本问题的实质也是整个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则是发展的理论,“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这一核心与实质的经典表述.“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3.
性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这一概括突出地表明了邓小平理论在对社会主义的根本认识方面取得的新成就。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所要回答的中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深入研究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基础上,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趋…  相似文献   

14.
中央苏区文艺制度的独特性在于它是中国共产党及其苏维埃政府组织领导文艺工作的最初尝试,其文艺实践一定程度上对于延安文艺、解放区文艺乃至中国当代文艺发展起到了规范引领作用。中国现代文艺制度建设处于尚不成熟的发展阶段时,中央苏区率先建立起完整的文艺制度,其制度建设紧扣“文艺是革命武器和阶级斗争工具”的时代主题、响应“创造工农大众艺术,发展苏维埃文化”的现实号召,强化“文艺组织政治化”的层级结构,这种独特的文艺制度创设理路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对文艺实施体制化管理和运作的成果。至此,中国共产党逐渐确立起文艺在整个革命宣传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并将体现其政党意识的文艺思想整合进相关文艺活动和论争等层面,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早期传播提供了思想资源。与此同时,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传播也不断将党对文艺工作的认识提升至新的理论高度,使中央苏区文艺制度建设走出了一条符合革命发展需要,为人民喜闻乐见的大众化文艺发展道路,为中国形态文艺理论的建立和中国文艺实践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国革命历史特点的准确把握,同时在实践运用中清醒紧密的结合当时中国的时代特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具体操作中不断将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逐步发展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包含智慧性的中国革命理论。在中国具体实践中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在实践运用中一切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现实情况实事求是的严格理智的制定更加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革命和建设政策方针,从而才能使得传入的理论更好的适用我国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必须首先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因为人们认识任何事物,总是先知道它“是什么”,然后再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是人类认识过程的一个基本规律。学习马克思主义,同样也应该先弄清它“是什么”,然后再系统地学习它的基本理论,掌握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且,弄清“是什么”又是明白“为什么”的前提。只有首先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对它有了一个概括的了解,才能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7.
赵紫阳总理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十条方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再生产的理论同我国具体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本文就马克思主义关于再生产的理论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十条方针”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进行了研究,认为它是随着社会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国社会的革命、建设、改革依次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主题.这些不同时期的实践主题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19.
柯尔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大体为总体性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三个阶段理论和社会革命理论,这些理论对当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展具有很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对当今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柯尔施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论背景研究,总结出他的思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但其理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总的来说,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对我们的马哲学习具有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文选》记录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伟大实践和理论创新。他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应把自己建设成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内容、深刻内涵和理论品格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江泽民文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