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历史学、文化学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文化的产生、发展与太极拳的形成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探讨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太极拳运动的影响,以期帮助人们通过修炼太极拳,去感触人生哲学,去体悟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王锐 《体育世界》2013,(3):74-75
在当今世界,太极拳已传播到了世界的各个国家,而不再仅仅是中国人的修身养性的活动了。但无论太极拳发扬到哪里,它的根仍然会在,并且永远都在中国。因为太极拳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产生并得以发扬光大的。中国有着五千多的历史,其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不难想象,。本文就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思想,儒家、道家、佛教、兵家文化来探索太极拳与它们的渊源。  相似文献   

3.
通过查阅相关传统太极拳与文化学的相关资料和文献,在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和创新的理念的指导下,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基础都是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实现飞跃。传统太极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其理论博大精深,主要源于古代哲学思想、传统养生学、中医学等其基础理论。传统太极拳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佛家的定慧等各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传统太极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沉淀的反映,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一个缩影而其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阴阳对立统一,形神兼备,修身养性等众多思想也正是中国炎黄子孙所长期追求与寻找的传统文化思想。然而,传统太极拳的健身价值深受专家学者和普通百姓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练习太极拳,它已经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体育健身运动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4.
魏威 《健与美》2023,(4):119-121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拳是一种综合性体育项目,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哲学思想。太极拳的重点在于练神、练意、练气,讲究呼吸自然、用意不用力。为增进人们对太极拳的认识和理解,文章首先对太极拳进行了基本论述,其次对太极拳的动作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太极拳的练习及传播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形、神一直是中国传统哲学、养生学和中医学讨论的重要命题,太极拳则继承了这一基本观点,用以指导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而太极拳所追求的"形神相生"、"形神统一"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模式实现了跨时代,跨地域的吻合,这也使得太极拳运动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无限的现代文化生机。在东方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相融合的转型时代,要想更好地传播与发展太极拳这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在注重太极拳运动形式、技术特点传承的同时强调太极拳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研究传统太极拳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文内涵,这样才能将太极拳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从休闲理念的角度探讨太极拳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回归自然、闲适、和谐的休闲生活。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注重"阴阳和谐、形神合一、统一协调",凝结了传统文化的精华,渗透着中国自古以来的休闲文化理念,强调"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展示了一种和谐之美,适应了人们对休闲的追求。练习太极拳不仅可以增加身体健康,还可以使人心静、平和,回归生命本源,去感受自然的和谐。能够提升人的文化品位,构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因此,太极拳必将以它和谐休闲的魅力走进现代社会休闲文化的进程中,并发展成为休闲社会的主流。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有丰富的道德思想,儒家与道家是其重要两极,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太极拳无不受其道德思想方面的影响,再加上太极拳家在运动实践中主动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理论方面的支撑太极拳以运动的形式和理念承载着传统德性文化的内涵,从而使太极拳具有了“道义”拳、“仁义”拳和“道德”拳的自身痕迹。文章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太极拳道德观的来源进行了分析,最后论述了太极拳道德观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伦理哲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它熔铸了中华民族古朴而璨烂的文化,使习练者不仅从中得到健身、修身、养性的无穷乐趣,更感受到其中奥妙无穷的哲学魅力。伦理是道德思想和道德观念的理论化、系统化。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渗透着伦理因素,伦理思想是一种社会调节体系,起着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人们对社会与国家的义务等作用。太极拳拳理中育有丰富的中国传统伦理哲学。文章从太极拳的拳理入手,来探讨太极拳与中国传统伦理哲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中的礼法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以"哲拳"、"文化拳"而著称.太极拳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中国传统礼法文化的影响,处处体现以礼为先、以德为范、以敬为尊、以和为贵等礼法文化特征,彰显了人文精神、民族素养、民族心理和民族情绪.太极拳由俗而雅、由陋而精的发展历程,其外因是社会文化背景的转变,内因则是太极拳礼法文化使然.  相似文献   

10.
陈式太极拳做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一种,因其有着独特的文化思想和健身效果,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陈式太极拳的理论研究方面近些年来也是卓有成效.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针对陈式太极拳的源流、技术、价值、现状与发展四个方面做详细述评,结果认为:陈式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由陈氏第九世陈王廷(庭)所创;技术上要求刚柔相济、以腰为轴、连绵不断,对敌时后发先至、意在人先;价值上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神价值与强身祛病的健身功效;传承者应更多关注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传承方式应与时俱进,争取在国内与国际上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道家哲学与太极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颇深 ,对传统武术拳种———太极拳的影响 ,则主要表现在 :(1)道论 ;(2 )天人和一论 ;(3)太极说。从上述三个方面论述了太极拳与道家哲学的融汇及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太极拳和谐思想与当今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小美  苏欣  杨建营 《体育科学》2007,27(11):21-24,47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太极被释为天地万物之根本,宇宙之本源,太极之理,拳之理,乃世界万物之理。通过阐述中国哲学精神中的“天人合一”、“阴阳学说”,进一步诠释太极拳中所蕴含的“生命和谐”、“斗争中求平衡,变换中求和谐”的和谐理念。太极拳在国际传播与推广中将和谐思想传播世界,这与当今中国倡导的构建“和谐世界”思想相呼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今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的和谐、统一。太极拳的推广不仅是健身方法的推广,其和谐精神的倡导与传播是从民间文化交流的角度实践“和谐世界”理念,是共建和谐、和平的国际发展环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八极拳源自"巴子拳"",巴"为"钯"之略写,一拳以钯得名,这种拳也是现在八极拳的开口拳。八极拳在中国武术中是有史料记载的源远流长的拳种,这在武术发展的历程中并不多见,而且八极拳的演变不仅反映了武术拳种的发展脉络,又与每一时代的社会背景、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对其进行研究和考察不仅可以丰富八极拳的资料促进八极拳的发展,而且还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对于我们了解每一社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武术内家拳与道教同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内家拳拳理的核心思想即道教的"道"的核心文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习练或研究内家拳,最重要的目的是修身养性,领悟经典传承。道教内丹之学,源远流长,其养生观是一个注重有机整体的体系,是科学的养生观;内家拳的拳理体现出许多道教内丹养生思想的生命观和修持观,其精髓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5.
形意拳是北方拳种,在抗日战争时期传入重庆。目前在重庆发展较突出的有三支队伍,分别是朱国福一支、张应人一支、马振岱一支。而作为传统拳术的形意拳在重庆的普及、推广其实并太理想。文章通过对重庆市形意拳现状的分析,找出影响其推广发展的原因,使形意拳在重庆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下,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我们更有必要加强太极拳的传统文化特征与精神的表现。很显然,目前的太极拳竞赛模式不能做到这一点。因此,我们要改变审视的角度,要正确认识把握好太极拳的劲力特色,要指出目前人们对太极拳精神与意识的认识处于僵化。只有采取一种即兴发挥的套路比赛方式,摆脱目前固定的套路比赛形式,才适应时宜。这种即兴的表演其实正是“天人合一”的一种境界。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悟性思维、直觉思维,也更突出了练太极拳对心灵的修炼。  相似文献   

17.
道家哲学思想对太极拳理论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武术是中国的传统化,其中太极拳理论的形成是以道家哲学思想为基础,其拳理拳论、风格特点和价值取向,处处体现道家“依乎天理,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和“虚静,守寂不争,为而不持”的精神境界及“贵柔守雌,柔弱胜刚强”的道家风度。道家哲学思想是太极拳哲理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孔子学院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有着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使命担当。太极拳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符号,有着和合共生的理念追求,蕴含着中国哲学朴素的辩证思想,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是孔子学院跨文化传播的内在需求和务实发展的项目选择,也是实现中外文化距离冲突有效管理的理想载体。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种武术派别的形成必然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总结、扬弃和发展的过程。心(形)意拳被列入中国四大名拳之一,与少林拳、太极拳、八卦拳相当,但让人们叹惋的是形意拳的根戴氏心意拳被形意的光芒所覆盖,日渐脱离人们的眼线,不为人们所了解。进一步挖掘并整理戴氏心意拳使之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得以更好的发展、传承,显得迫切重要。通过研究得出:政府的大力推广与支持是戴氏心意拳发展的坚强后盾,观念的更新是其发展的前提。戴氏要走现代化和社会化的大众健身模式,产业化、市场化是其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20.
散打实战姿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教学训练与各类散打竞赛现场观察入手 ,分析了相近竞赛项目的技术资料 ,对散打基本实战姿势的站立方式、身体重心的分布及身体各部位的要领 ,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