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法治校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依法治校的评价标准是依法治教要求的直接体现。当前对依法治校的考核评估文本中存在重视对学校内部管理的评估,缺乏对政府在学校法治建设中作用的评估;重视基于外显的静态结果的考核,缺乏对学校管理中内在的法治精神的动态考核;重视制度文本的检查,评估方式方法单一;重视教育领域中学校、教师、学生等主体之间法律关系的评估,缺乏对其他法律关系主体的监测评估等问题。因此,要加强依法治校的评价,从文本要求上必须以系统视角为指导,建立包括政府依法行政评估在内的系统性学校依法治校评估体系;强化学校法治评估指标中的动态监控,在过程中培养法治精神;加强依法治校评估研究,综合利用多种评估方法;把其他法律关系主体如社区、政府等纳入学校法治评估中,打造良好的学校法治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校是推进我国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依法治校的本质是在高校治理中体现法治精神,并以法律为最高权威。当前我国高校在法治认识、能力与机制等方面存在障碍,制约着法治目标的达成。推动高校法治化建设,必须坚持正义原则,强化执行与落实,处理好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方针落实到学校的重要方略,依法治校要求学校治理法治化,要求全面建设学校层面的法治文化。法治文化是实施依法治校的应然结果,法治文化的形成是依法治校理念实现的重要体现。目前许多学校依法治校仅停留在"法制"层面,而未提升到"法治"层面,成熟的校园法治文化尚未形成。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适应依法治校理念要求建立与之配套的学校法治体系。本文通过研究依法治校理念中法治文化的现状,发掘法治文化培育中出现的问题,为我国依法治校理念下法治文化的建设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高铁忠 《生活教育》2015,(2):103-104
如何依据宪法、法律、规章等规定管理好学校事务,实行依法治校,既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实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笔者对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学校法治进程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实行依法治校的基本环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法治校已成为新时期我国高校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它实际上是高校依法进行自我治理,把法律及其价值与精神融入高校发展的整个过程.要实现依法治理,高校必须在增强师生法治观念、创建校内规章制度、依法管理和惩罚违法违规行为等基本环节上加大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代教育管理的两大命题,"依法治教"的概念形成于教育立法的恢复和繁荣阶段,因应了教育治理工具的转型,而"依法治校"的提法在进入新世纪后才逐步成型,旨在重塑学校治理结构,二者是主体不同的两个层次、重点不同的两个方面、不同阶段的两个重点。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的逻辑关联并不局限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场域转换,它们在教育法治进程中相互依存:学校内嵌于整个教育系统中,依法治教为依法治校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而学校身兼多重法律角色,由其生发的法律关系极为复杂,依法治校则成为依法治教的关键任务。更为重要的是,二者之间的互动耦合还形成了"软硬兼治""多元共治""学校自治"等新型教育管理模式,极大地拓宽了教育法治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7.
学校管理,是影响学校办学质量、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教育发展与改革进程的加快,依法治校已成为我国学校管理,特别是高职院校管理的必然选择。依法治校的本质是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中体现法治精神,并以法律为最高权威。实施依法治校必须从管理体制、个体管理行为等各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要注意法与国家政策、法与学校规章制度的有机统一。实施依法治校,对高职院校本身的建设与发展、对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依法治校的意义 依法治校按字面解释为:所谓“依”,是指依据和根据。这里要澄清一种模糊认识,即有人把依法治校理解为“以法治校”,一字之差却有着重要区别,所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把法律作为工具和手段来治理学校和办理一切事情,而是要把法律作为管理学校的依据和最高权威,即作为管理者,要体现一种法治精神。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的、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形成的思想结晶,对于推进教育系统依法治教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其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立法推进教育发展、依法行政推进教育治理、依法治校坚持中国特色、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指引了教育法治建设的根本方向,从战略布局、价值导向、实施路径和范式内涵等多个方面建构了教育法治建设的核心要义。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引领下,我国教育法律体系更加完备、教育依法行政日益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初步建构、法治教育全面系统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治指引了正确方向,为教育法治理论体系提供了丰富内涵,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教明确了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高校依法治校的基本遵循。高校应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指导,准确把握新时代依法治校的本质和特征。从依法治校的价值诉求上,以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根本任务,积极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坚持与自身改革发展同频共振,为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提供重要保障。从依法治校的实践路径上,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多点发力,通过健全依法治校工作体制机制、构建以章程为核心的规章制度体系、完善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师生权益保护救济机制、筑牢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加强以宪法教育为核心的法治教育,持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