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走出当前发展之困境,从而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从翻转课堂的起源和内涵入手,结合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探索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翻转课堂"一词逐渐出现在我国的教育界中,该理念旨在对传统课堂予以发展和完善,可以说是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的一次创新,尤其是在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最为常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作为教学方法的一次创新,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同时也为学生学习大学英语提供了新的方法。以翻转课堂为中心,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以及翻转课堂实行的必要性,对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自其诞生以来受到了国内外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对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来讲,翻转课堂是提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主动性的重要教学方式。本文首先就翻转课堂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优势进行分析,并设计出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模式,以期为开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新局面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大学英语教学注入了新活力。本文在对翻转课堂概念的陈述的基础上,对该模式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写作课程中的应用方式,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在英语写作课堂上应用时间还相对较短,但通过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不断的实践和摸索,会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学生完成课堂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强大的交互性、学习的自主性培养以及对于先进教育技术的应用上。在我国当前大力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通过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广泛并深入的推广到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把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大学英语教学理念的彻底变革作为互联网+背景下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根本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文章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出发,分析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翻转课堂的兴起给我国大学专业英语教学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依托已有的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配置和高校专业英语教学团队,给予学生更多个人口语演练和多人会话机会,多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能力。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我国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势必会成为下一阶段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本文对当前国内已有的国际经贸英语口语课程展开调查,旨在继续探索翻转课堂在大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如何提升学生专业英语口语能力,特别是在国际商务中的英语沟通能力,提出新思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翻转课堂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A职业技术学院翻转课堂设计的前期分析为基础,从文化的视角出发,以《新起点大学基础英语教程1》中的某一课为例,从课前准备、课堂活动和效果评估三个方面设计翻转课堂教学,以证实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翻转课堂被广泛地关注。翻转课堂旨在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能够缩小思想与行动之间的差距,通过反复内化和外化来设计学习流程,是实现和深化主动学习的有效教学活动。文章以深度学习为理论基础,分析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设计,从而更好地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教育上的革命,同时也为我们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积极发展的机会。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已经摆脱了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枷锁。随着手机、电脑、互联网等工具在95后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广泛使用,翻转课堂模式已经渐渐融合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本文主要对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关注翻转的阶段、课堂的设计以及课堂内外教学的研究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翻转课堂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之中。高校大学英语学时逐渐减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本研究检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并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为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