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具备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调查分析了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精神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了其存在的根源,在重视思政教育、开展实践教学、提升教师素养、构建评价体系、创设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了策略,以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育职业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学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人才储备,随着大湾区的快速发展,为培育高职学生的现代"工匠精神"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但高职院校存在对"工匠精神"培养重视度不够、培养方式过于单一、教学缺乏实践支撑等弊端,通过从思想认知、培育实施、培养模式、未来发展前景等角度,对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现状进行实证调查,探究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有利条件,提出从课堂教学渗透、实践教学融入、社会文化熏陶等方面培育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加强高职院校职业精神培育工作,必须要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导功能.核心价值观与高职大学生职业精神培育融合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调动各方面力量多措并举,使高职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分析核心价值观与高职大学生职业精神培育融合的现状、困境并提出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当中,对于职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也给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工匠精神"成为当前衡量一个职业人才专业素养的重要指标,是对产品精益求精的一种工作态度。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与方法,逐步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本文将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现状进行分析,探索新时代"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高职院校则需在培育能工巧匠方面发挥作用.高职院校分析化学技能操作通过工匠精神的培育和熏陶,为学生在职业岗位上成长为精湛技艺的能工巧匠奠定素质基础,同时在学习完整的知识、技术与技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执着追求技艺的信念,并在精益求精的技艺追求中感受愉悦与满足.  相似文献   

6.
职业精神是高职护生必备的职业素质,高职教育作为职业精神培养的源头,应将护生职业精神教育贯穿于护理人才培养全过程。高职护理教学需进一步明晰护生职业精神培育的内涵,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职业观等职业精神要素融入课程建设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职业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并努力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实现职业精神的内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阐释1+x证书制度推行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现实背景入手,基于对新时代劳动精神内涵与价值的解读,实现对劳动教育必要性及意义的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聚焦职业素养培育方案设计、职业素养提升课程规划、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以及劳动实践平台搭建四个层面,探讨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育体系建构的具体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革新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双高"建设下,工匠精神培育工作的滞后性成为学生个人职业发展、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升乃至国家产业升级的制约因素。文章通过研究现有文献和分析现状,探讨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分析做好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进而提出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专业课程和实训以及利用校企合作的培育途径,以期为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创建活动以及学生个人成长进步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工匠精神培育是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大思政格局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应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合。融入学科思政、渗透专业课程、打造工匠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是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苏商文化精神中蕴含了爱国、创新、合作、责任等职业品质,将其融入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用优秀苏商文化涵养新时代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有其必要性,江苏省内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在日常培养中厚植苏商精神中的职业品质精髓,用优秀苏商文化涵养新时代高职学生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担当精神,为祖国培育更多优秀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