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探讨安徽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补助政策实施情况,安徽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政策实施总体呈现出技术转移总量提升,综合效率较高特征.企业和高校院所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持续提升,产学研合作更加紧密;企业技术转移主体地位逐渐凸显.同时,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环境有待优化,激励政策尚待完善;高校院所对科技成果转化管理较弱,激励措施不足;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热情、接纳能力需进一步提升.从技术供给方、技术接纳方、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平台三个层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能够有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达到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以湖北省“科技十条”政策为例,在分析其政策效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提取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效果的7个因素,并通过构建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政策执行审批程序复杂、效率低是现阶段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效果的最直接因素,而地方政策与中央政策不协调、政策法律地位不强则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效果的最根本因素.对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效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深化对政策实施效果,特别是政策综合效果的研究,以我国新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下简称“新《转化法》”)为对象,运用我国28个省份高校2011—2020年相关数据,采用断点回归方法,将政策实施时间作为驱动变量,分别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经济效果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两个方面评估政策实施效果,并基于科技资源配置理论进一步分析政策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新《转化法》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对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调节科技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网络资源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关系正向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因此,应持续推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投入机制和优化科研人员激励机制,鼓励校企间知识分享和资源互补、高校和研究院所间跨学科交流和资源共享,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运用共词分析法研究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文本内容,分析已有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的关注焦点和结构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四川省2012-2017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估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熵值法,从政策类型、参与主体等视角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量化分析,确定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其存在问题,并从完善成果转化政策体系和管理机制、制定基于成果转化人的激励方案等方面给出政策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梳理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评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对政策内容的分析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收集北京市2009-2015年相关统计年鉴的数据,对其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并从落实供给政策,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改革需求政策,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完善环境政策,营造有利的科技成果转化环境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对于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有非常强大的导向作用。基于模糊思想与QFD方法,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最新颁布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为目标,通过五项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功能与十二项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维度的重要度与实施效果分析,设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有效性评价方法,实证研究了长三角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性,得出长三角地区可以通过改善“人才投入”、“融资支持”、“基础建设”和“信息服务”四个维度的政策工具来更高效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有效性,对加快地区科技创新实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是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世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森林面积减少、森林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森林成为不同行动者博弈的重要舞台,行动者之间的权力关系深刻影响了森林治理的效果。为了分析森林治理等研究领域中的社会网络关系,本文介绍了Max Krott等学者建立的以行动者为中心的权力理论,该理论提出行动者可以通过强制、激励(抑制)、主导信息3个权力要素,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其他行动者,并改变了他们的行为,从而决定森林治理的最终效果。该理论逐渐成为多个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析框架,通过对社会网络的分析,以指导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本文总结了权力理论的概念、研究方法和权力要素分类,并进一步探讨分析了该理论的研究边界和适用领域,并结合中国研究情景,提出了该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以行动者为中心的权力理论可以为中国学者分析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现有治理结构、构建良好的治理体系提供有效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8.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能够有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达到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以湖北省"科技十条"政策为例,在分析其政策效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提取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效果的7个因素,并通过构建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政策执行审批程序复杂、效率低是现阶段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效果的最直接因素,而地方政策与中央政策不协调、政策法律地位不强则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效果的最根本因素。对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效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除了受市场、技术、资金、非技术因素等因素影响以外,地方政府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文章将全国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作为条件变量,以各地方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为结果变量,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对条件变量的各种组合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收益与奖励、服务机构两类政策工具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果的关键促进因素;而政府资助、金融支持、人才培养与引进这三类政策工具则对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无明显影响。公共采购、收益与奖励、服务机构三类政策工具以及权益归属、收益与奖励两类政策工具应各自组合在一起配套使用。  相似文献   

10.
《软科学》2021,(2):102-108
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采用文献共被引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及突现词分析法,绘制人才政策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识别研究热点,分析其演变趋势并探索未来发展方向。结果表明:我国人才政策研究可分为人才政策效果评价、人才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人才治理体制机制三大类别,主要包括人才培养、人才环境、科技人才和人才政策创新四类核心知识群,其中人才引进、人才资源开发、人才激励是该领域的热点;现有的人才政策主题间关联性弱,网络密度较低,研究分支较多,缺少完善的研究体系与有力的理论支撑。据此,未来的人才政策研究应加强学者合作与学科交叉,探索人才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的实施路径,促进区域间人才政策的协同共治与人才队伍共建共享,打造高质量的人才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1.
对新型研发机构实践经验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探讨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工具和手段,为我国新型研发机构探寻科技成果转化道路提供参考。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作为我国最早一批的新型研发机构之一,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成效显著,因此以其为典型案例,从学术文献、机构官网、实地调研谈话和新闻媒体报道中获取资料,梳理其中的关系机制,构建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机模型,分析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动力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型研发机构以产业化创新理念为精神内核,以科研管理模式、孵化育成体系、创新生态体系为治理结构,借助市场化运作模式形成内生发展动力,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推动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包括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优化地方自主创新环境等。  相似文献   

12.
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薄弱环节。研究型医院作为医学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其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多主体协同,亟待寻求政策协同路径提升转化效率。以浙江省7家研究型医院42名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访谈收集数据,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程序化编码,提炼出6个主范畴,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分析研究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治理逻辑并构建协同治理模型,揭示现实困境并提出政策建议,即“多元共通”协同治理目标设计,“多元合作”协同治理组织优化,“多元融合”协同治理制度变革,“多元层次”协同治理手段提升,“多元环节”协同治理流程再造。  相似文献   

13.
引入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遴选科技成果转化效果评价指标,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2004-2013年期间的科技成果转化效果。结果显示,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总体较好。但也存在发明专利增长较缓、科研成果交易活跃度不足等问题。对今后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广东省1986-2019年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进行研究,构建了“宏观-中观-微观”的3维分析框架:宏观上结合政策分类理论将政策分为环境面型、供给面型和需求面型3大类及12个细分类;中观上利用Excel和UCINET软件对政策开展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发现目前政策内容的着力点在于财税金融政策工具;微观上引入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视角,把成果转化分为科技成果形成阶段、商品化阶段和产业化阶段3阶段,按阶段对重点的财税金融政策工具(即成果奖励、资金资助、权益归属、税收优惠和融资支持的政策内容)开展分析。分析发现,当前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财税金融方面存在成果转化资金投入比例不合理、成果转化奖励政策滞后且实操性不足、税收优惠政策普惠性系统性不足、科技成果融资相关制度机制亟待完善等问题。为此,需进一步优化资金投入比例、完善成果转化奖励措施并落实、优化税收优惠方式及完善科技成果融资相关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15.
高校科技成果是地方和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基础和转化水平可以较好地反应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实力。通过湖南高校专利信息的客观分析结果揭示的专利质量了解湖南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基础,通过产学研合作情况、有效专利实施率等了解其转化水平。发现湖南高校96%的专利权利要求数量不到10项、有效专利的专利保护范围偏小、96%的失效专利因未缴年费而终止、专利代理质量未进行统一管理、有效专利实施率偏低。高校传统的被动式、登记式的科研管理模式,以及仅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的机制并不利于培育市场需要的高质量专利,也不利于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系统。应用型项目应推动"市场后拉式"的研发模式,专利资助政策向有转化前景的高质量专利倾斜,各高校应建立基于专利全生命周期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升高校专利质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创新资源分布存在明显的失衡现象,加快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构建是促进科技创新资源流动共享、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缩小区域创新差距的重要途径。以专利转移为视角构建中国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利用31个省份1990—2020年有关数据,并划分1990—2000年、2001—2010年、2011—2020年3个时间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及和弦图揭示其时空演化特征,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探究其演化的邻近性机制,为促进区域创新资源流动共享、创新主体合作互惠、创新成果有效转化及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结果显示:(1)中国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向复杂网络演化,网络连接同配性与异配性并存;(2)网络通达性与技术转移效率显著提高,小世界特征明显;(3)网络空间分布失衡,梯度差异明显;(4)“核心-边缘”格局不断强化,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并存;(5)地理邻近、经济邻近显著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演化,技术邻近、认知邻近、产业邻近显著抑制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演化。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专利交易机制、推进科技创新网络向多中心多层级结构演变和充分发挥中介省份桥梁作用等,促进中国科技创新网络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2008-2016年中国高校的微观面板数据,首先通过网络DEA模型对其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构建动态面板GMM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受政策影响较大;东部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高校,且中西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无追赶东部地区高校的趋势。(2)政府资金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2012年以前更为显著;企业资金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在2008-2012年不显著,在2012-2016年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他资金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3)高级职称人员显著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科技成果获奖情况难以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2012年以来中国奖励评价机制有了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8.
科技成果成功转化与转化模式的选择关系密切。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管理为例,探究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时技术成熟度与转化模式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技术成熟度与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之间的合适匹配能显著促进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科研机构应基于技术成熟度对其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进行优化管理,对于处于不同技术成熟度的科技成果,应该优先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转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