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一些思考和探索。一、课前充分预习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预习习惯。首先,我要求学生预习时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漏字,一篇课文最少读三遍。学生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家长或同学、朋友一起读,有兴  相似文献   

2.
我刊去年7、8期刊登的小学语文、小学数学《预习指导》,受到数十万师生的欢迎。一年来,我们收到很多教师的来信来稿,在他们那里,由于重视预习,教学正在发生变化。有的教师以预习为突破口,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法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创造了一些新鲜经验。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选发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教学经验文章,促使预习指导走向正常化、科学化。 欢迎广大教师、教研人员赐稿。  相似文献   

3.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对此,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摸索出了生字词教学的一些方法,概括为六个步骤。一、生字预习有必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教学中,学生对生字词的预习是必不可少的。我让孩子们把课文中的"二会字""四会字"读熟,按照笔顺表书空两遍。倘若学生真能扎扎实实地落实,那他们对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尤其是三年级,作为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如何让孩子理解什么叫"将想说的话写下来就是写作"成为这一阶段最待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原本,我也在思考,在寻找好的方法,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孩子们帮助我找到了一个最适合他们的法子,让他们完美地开始了第一节写作指导课。今天一大早,我就给学生来了个"突然袭击",检查预习课文的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为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最重要的是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孩子们乐意上课、乐意阅读、乐意写作,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里,让他们爱上语文,学好语文。针对如何进行轻松的语文教学,笔者进行了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是流淌在民族血脉里的生命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引泉灌溉孩子们的心田,涵养他们的精神世界,使那里成为澄明之境。而民族精神并不是抽象的概念,它有相应的载体,它植根于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善于从相应的载体中,挖掘出民族精神,承担起实施“两纲”的重要责任,丰富语文教学。前不久,我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为他们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的素材、空间和时间,为他们的个性张扬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地发展。一、自选预习方法——自主学习的前奏预习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寻疑问难,为课堂上的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奠好基石。以往有不少教师也十分重视“预习”这一环节,有的甚至硬性规定学生要按老师说的某一方法去预习。然而学生只不过是草草把课文读几遍,根本不知道预习的目的何在,认为有预习和没预习一个样。其原因在于这样的做法没有真正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一要求。鉴于这种情况,在预习这一教学环节中,应注重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的和谐统一。教师“导”而不牵,体现“辅助性”,学生“学”而不厌,体现“自主性”。教师既对“预习”授之以法,又不拘一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预习。(一)基础型即根据导读的要求,能正确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字词...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在预习上存在着重视不够、效率不高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教师的思想观念不够更新,对预习的认识不够深刻,不能从素质教育的要求上看待预习。有的教师对预习的认识仅仅局限于教学手段,把预习的功能只归结到为课堂教学服务,认识不到预习是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钱育 《考试周刊》2012,(86):47-47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关于课前需不需要预习,有的教师心存疑虑,他们认为:讲授新知前学生不需要进行预习。原因有两种:一是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如果让学生课前预习,他们会基本上弄懂要教学的内容,导致在课堂上根本没有探究的冲动,只有课前不预习才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有的老师考虑到预习的主体是学生,由于不同的学生其智力水平、思维能力、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学生预习的程度,也会影响教师在讲授新知过程中整个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进而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然而,我觉得这些想法都是不妥的,只有打好预习的根基,才能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我认为在讲授新知前必须让学生进行预习。  相似文献   

10.
<正>预习是一种常见的学习方法,通过预习学生不仅对要学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还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勤学好问、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在小学语文的预习中,为了能让学生高效预习,语文教师应加强对语文预习的重视,让学生通过预习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一、构建预习体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小学生由于缺少学习经验,对预习并没有确切的认识,导致教师布置预习作业之后他们只是简单地读一遍课文,这样并没有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孔丘的克己复礼,是庄周的逍遥云游。语文陪伴着代代人,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又一个脚印。正因为有了语文,我们的智慧火花才会闪现,我们创作的热情才会激昂。语文在生活中,不断地让我们体验,给我们启迪。怎样让孩子们在学习语文时乐在其中呢?我在语文课堂教学和语文课外学习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一、明确预习方法大多学生预习只停留于语言文字层面,只是粗略地读一遍课文而已。预习是课堂教学成功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预习要到位     
预习要到位江西袁茂华预习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它虽在教学的起始阶段进行,却影响着教学的终端效果。有的教师不重视学生的预习,在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悉的情况下开讲,不仅增加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困难,而且往往费时多效果又不好。有经验的教师重视有计...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以及语文教学体系的变革,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在语文教学中,课前预习是一项重要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增进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对语文有效预习的意义进行阐释,并结合农村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现状,对农村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有效预习的方法进行探讨,希望为小学中高年级教师实施语文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成功与否,是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教师自己读书、作文、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学科。 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要抓预习习惯的培养。因为预习习惯的形成是通向自学的必由之路。在语文教学中,我始终着力抓了这一环节,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简单谈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让学生懂得预习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白预习的好处和重要性。学生总是会离开老师的,必然要走自学的路,要独立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学科。而要能自学,必须先搞好预习这一过渡,在校就养成预习习惯,逐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才能适应今后  相似文献   

15.
刘洁 《新疆教育》2012,(13):226-226
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它是学生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先预习后上课。如今教师布置语文预习作业,有的同学或是家长认为预习作业就相当于没留作业,有的同学误认为语文预习作业就是读读课文,画画生字,蜻蜓点水,应付敷衍。这都是一种不好的取向和误区。那么如何指导小学生有效地预习呢?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的一生有许多重大抉择,但关键的只有那么几步,语文教学过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的确立,也有多种抉择,但关键的也只有那么几步。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个不能一蹴而就的系统工程。今不揣冒昧,就教于方家。一、课堂阅读许多语文教师一走进课堂,总喜欢条分缕析地喋喋不休地讲解、分析,而不管学生对教学“文本”是否了解、熟悉,总以为自己的课前布置了预习,而不管这个“课前预习”的信度和效度。事实上,就学生自身来说,有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可能在课前作了“预习”;而有的学生学习态度马虎,完全有可能把“预习”遗忘掉。就是学习态…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怎样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预习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所具有的作用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多教师应有的重视,以至于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很少教导学生预习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预习学习,使得预习这一学习方法本身可以起到的作用被忽视了。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对于学习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结合语文教学实务,就教师怎样通过重视预习环节,合理运用预习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希望能通过本文的探索为小学语文教育理论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原有认知,以学定教,顺需而教,给学生留足读书思考和自主选择的时间、空间,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命的、绿色的课堂,从而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前不久,我选择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回声》一课进行了教学观摩,彻底摒弃了公开课的作秀意识,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张扬了个性,享受了语文学习的快乐,并在学生灵动的瞬间收获了许多《回声》之外的声音。声音1:青蛙好有学问哦!写文章需埋下伏笔,运动之前也得先热热身,生命的课堂更是如此,课前预热是重要的一环。我在孩子们预习后与他们进行了交谈,征询他们对课文…  相似文献   

19.
孙秀云 《语文天地》2012,(24):73-74
师生互动,是影响初中语文教学成效的重要方面,提高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参与程度,是提高教学成效的关键。一、以有效的课前预习指导提升学习成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对预习环节不够重视,学生的预习活动始终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这样的状况对于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会有制约。针对这样的状况,我从三个方面入手,指导学生预习,提高学生的预习成效,  相似文献   

20.
敖周萍 《生活教育》2014,(16):99-100
正本学期开学的时候,从撤并的几所中学分配来两位教师。这两位教师在原来的学校曾担任计算机及美术教学。刚好学校有两位语文教师休产假,就安排新来的两位教师分别担任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一个星期后,我问这两位教师是否适应当前的教学工作。他们告诉我没问题,学生很喜欢上他们的课。我暗自高兴,萌生了亲身领略他们成功课堂的想法。于是,我走进了他们的课堂。没错,课上得很热闹,孩子们举手的举手,发言的发言,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