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按老百姓的话说,我是教书的。教书,自然就要读书;读书,就要购书、存书。字典词典一类工具书,各种版本的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一个时期接一个时期的叫得挺响的教育理论书自不必说,还有那古人留下的诗词文赋,以及施耐庵曹雪芹们、鲁迅巴金们写的让人一辈子都读不厌的书,一摞又一摞。几十年来,这些书伴着我受过颠簸,遭过鼠祸,最后终于与我一样,有了个安居之所。记得师范毕业后,我先是在农村中小学教学。结婚成家后,住的是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草房子。有了子女,人口多了,锅碗瓢勺、被褥鞋袜,塞得满满当当,书只好散居于床头桌下。一次工作调动,…  相似文献   

2.
我时常感到庆幸,今生能与书结缘:工作是教书,工作之余,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藏书、和书友们交流有关书的话题。记得费尔巴哈曾经说过一句话:"人就是他所吃  相似文献   

3.
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个非常喜欢读书和写文章的人。先讲他喜欢读书吧。要读书,就要先买书。爸爸买的书装满了三个书柜后,还用一个  相似文献   

4.
晒书     
晒书○孟令涛读书、教书;教书,又读书。天长日久,书积累了不少,两只大书橱满满的。为了不致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真正地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我又不断地买书、读书;读书,再买书。书也就越发多了起来了。与书结缘,在我很觉荣耀。我家地处穷乡僻壤,祖辈...  相似文献   

5.
会读书的人才会教书,这是常理,无论是教文科、理科,或者工科、农科、医科,似平均无例外。我十七岁开始教学的时候,还没有学会读书,所以书总是教不好。直到后来自己又去读书,有了一点读书的本领,教学才算找到了一点门径。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有三个源泉,一个是科学,一个是技巧,再一个是艺术。从我几十年教书的实践上说,要想当个好老师,这三个方面的确是缺一不可的。科学,从书中得来,从干中得未。它是教书的根柢,是源头,平常所说的本固枝荣、源远流长就是这个道理。有人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我感觉这还不够…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师生命的全部意义有两大要义,即:读书和教书。显然,教师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读书是为了教书,要教书必须要读书,读书与教书两件大事构成了教师生命的主旋律,这最起码的常识每一位教师是最清楚不过的了。然而在现实教育教学生活中,出现了一种与教师生命主旋律极不和谐的音符——休止符,即教师不读书。  相似文献   

7.
林自仁 《师道》2003,(1):55
我从小读书十几年,长大教书几十年,生来与书有缘。读书,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书,给人知识,给人力量。对我影响最深的书,要数《高玉宝》这本自传体小说。那是一段难忘的往事。1952年冬,我在家乡辽宁省朝阳市顺兴隆高小住宿读书。一天晚上,班主任任海鹏老师拿来一张《文汇报》,让我们学习高玉宝写的《我要读书》。在煤油灯下,我们几个同学围坐在一起,听张勤同学朗读。听着听着,我们都情不自禁地哭了,最后张勤也泣不成声了……高玉宝的童年也太苦了!和旧社会的高玉宝相比,我们在天堂呢!自从学习《我要读书》以后…  相似文献   

8.
做一个阅读着的语文教师——生命因“读”而充盈 乐于读书,才乐于教书;善于读书,才善于教书。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孜孜不倦地去读书。我常常拷问自己:我怎样才能拥有这份精神宝藏呢?  相似文献   

9.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让我认识了《少年文艺》。那天,我记得特别清楚,是2003年11月12日。同桌马上就要去美国读书了,那天中午,她很神秘地对我说:“贺婕,下午我给你带样好东西,一定不要来迟噢!”吃完午饭,我早早地来到学校,一进教室,就看见她桌子上放了厚厚的一摞书,走近一看,原来是《少年文艺》。我随手抽出一本翻了翻,那活泼可爱的插图、朴实温馨的文章一下子吸引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介书生,在教书育人这条路上已经走过了30个春秋。我觉得,我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买书、读书、教书、写书,这一辈子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书,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离的伴侣;书,使我走上了专家型教师的道路。一、买书1992年,我获双城市重大贡献奖,政府奖励我一套商品住宅楼。我欣喜若狂,后半辈子总算安居了。搬家的头一天,我买了40条麻丝袋子,将家中藏书装好,先运到楼里。这一万多册图书,几乎每一本都能引起我的无限遐思。70年代初,我在一所农村小学教书。命运让我认识了徐淑杰,她也是小学教师。我们从相识…  相似文献   

11.
读书,教书,教书,读书,书把日子塞得满满的,一闲下来,就找老伙伴《史记》聊天。靠在沙发上翻《史记》如饮老酒,能让人醉。我的第一部《史记》,得于当知青时同赶一挂大车的“二劳改”。他先是极不情愿地借我看过一回。后  相似文献   

12.
我从小读书十几年,长大教书几十年,生来与书有缘。读书,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书,给人知识,给人力量。对我影响最深的书,要数《高玉宝》这本自传体小说。那是一段难忘的往事。1952年冬,我在家乡高小住宿读书。一天晚上,班主任任海鹏老师拿来一张《文汇报》,让我们学习高玉宝写的《我要读书》。在煤油灯下,我们几个同学围坐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投资读书     
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现在的教书人已没有多少人在读书了。教书教书,不读书如何教书?不读书如何引导学生读书?众所周知,一个教师不读书,是无法提升自己,也无法应对当今社会的各种挑战,更无法胜任神圣的教学岗位的。  相似文献   

14.
读书与教书     
<正>教书的人不读书怎么教书?但确实有一些教师不读书却在教书。"书"有两种,形而下意义的书是有形的书、有字的书;形而上意义的书则是无形的书、无字的书。对师生而言,有字的书即指教材,也包括一切课外读物;无字的书则是社会现实、宇宙人生。"教书"不仅要教学生读第一种书,更要教学生读第二种书。也就是说,不仅要教会学习的方法、考试做题的技巧,更要让学生有求知热情,能够主动探索未  相似文献   

15.
与书牵手     
与书结缘20余年了。至今,除了教书,读书就算是我最痴迷的业余爱好了。读书这么多年,虽然既没有读来“黄金屋”,也没有读来“颜如玉”,可是与书结缘,恐怕今生难改了。多少年来,我把读书视为最惬意的事情,书之于我,几乎成了须臾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  相似文献   

16.
我和书     
读书,教书,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珍爱书,愿一生沿着这个“阶梯”攀登,奋力攀登。书,给了我力量,使我的生活充实;书,也曾给我带来过痛苦。一九六一年八月,我第一次领到工资了:四十二元五角。需要买的东西很多,但觉得最亟应添置  相似文献   

17.
我的书情结     
从读书到教书,一直和书纠葛不清职业的原因和个人的喜好让我对书情有独钟,至今别无长物的我.却有近2000册之多的藏书。每每学习出差、走亲访友到外地,书店报摊必定光顾.然后慷慨出手.仅留回程车费。妻子常讥讽我:只见君读,不见君写。我愤然  相似文献   

18.
刘开永 《贵州教育》2012,(19):47-47
学校放假了,我坐在电脑桌前一边整理书橱,想放松一下绷紧的弦。一张读书卡片从书中飞了出来,我的思绪一下像打开闸门的水奔腾起来。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读书了。从小学、中学到中师毕业,以后参加大专自考,最后达到函授本科毕业,直到今天,无不是在读书中成长。因为读书,使我从农村小学到乡镇中学、最后来到城镇中学教书。读书改变了我的人生,也促进我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9.
活教育是针对死教育而言的,陈鹤琴决心把陶行知所描写的“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状况,改变为“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该理论包括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以及教学原则、训育原则等。“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是陈鹤琴对“活教育”课程论的概括表述。他反对传统教育中的书本万能论,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活的书、直接的书,应该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知识和经验。“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他强调以“做”为中…  相似文献   

20.
教书与读书     
人们通常把学生上学叫做去“读书”.把老师上课叫做“教书”。教师只有先“读书”,然后才能去“教书”。但是,教师读完了拿文凭的书.取得了做教师的资格证书,并不一定就能教好书。教师要教好书,必须一生不离读书。然而,眼下教师不读书却是普遍现象,并有日益蔓延和恶化的趋势.已成为影响教育发展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