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教学实现与母校及其他重点名校的差异性发展,是促进独立学院培养建筑设计特色人才的有益实践。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例,建筑学专业在人才特色培养中应准确定位地域文化特色,并使之与建筑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重视本土人文素质教育,立足高校所在区域——广州市花都区,不断发掘和传承花都本土建筑特色,汲取岭南传统文化精华,大力开展本土化、应用型、实践性建筑设计专业教学,开拓独立学院建筑专业教学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和建筑公共设施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等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但在近几年的教学以及实践过程中发现本专业逐渐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因此,提出了"理论、多媒体视频、设备模型、实践"相结合的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四维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建筑初步”是高职建筑设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在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对本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构建和塑造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以弘扬中华建筑文化、恪守建筑职业道德、培育大国工匠精神和增强团结协作意识为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以建筑概论、平面构成、小建筑平立剖抄绘、宿舍实测、解读建筑和观景建筑设计这六个教学模块为载体,力求做到“思政引领建筑设计,入门阶段铸魂育人”,从而为国家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4.
柳丹  刘春宇 《今日科苑》2007,(10):151-151
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多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主,而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就是培养应用型的艺术设计人才。为培养应用型的艺术设计人才,独立学院加强本专业的教学与管理又是重中之重。本文针对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1,(25)
《建筑史纲》课是建筑学、城乡规划和景观建筑设计专业本科生学科基础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世界建筑艺术,提高学生的建筑历史知识素养和建筑艺术审美能力,并掌握关键性的知识要点,具备对图像初步的判读能力和对建筑现象相关的社会文化内容的基本理解与分析能力。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史纲》课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中,针对课程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出发,通过一系列相关举措和教学设置凸显课程特色,建构纵向分层的建筑历史教学体系,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实现课程的既定教学任务与目标。  相似文献   

6.
《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起步课程,对学生的专业培养和兴趣的引导都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意识到应针对过去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应转变教学思路,重视对学生建筑观念设计方法,兼顾表达技能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任君 《科教文汇》2014,(34):74-75
城市规划作为建筑学专业的一个分支,在其特定的领域具有特定的研究价值。对城市规划的学习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能够培养建筑学人才,为我国的城市规划做出贡献。本文对城市规划专业现有的建筑学课程中存在的不足做了简要的介绍,并积极探索适合现代社会建筑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案,为建筑师的培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舒光学 《科教文汇》2009,(10):107-107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是建筑学专业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将来走入社会能否创造出实用美观的建筑有着直接的影响。对此,笔者在建筑设计的基础教学基本训练、教学方法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城市规划作为建筑学专业的一个分支,在其特定的领域具有特定的研究价值。对城市规划的学习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能够培养建筑学人才,为我国的城市规划做出贡献。本文对城市规划专业现有的建筑学课程中存在的不足做了简要的介绍,并积极探索适合现代社会建筑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案,为建筑师的培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与社会发展、时代步伐相适应,建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设计技能技巧以及设计构思等课题已日益受到关注。随着现代化科技和建筑艺术的进步,很多新的建筑设计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产生。其中建筑造型设计更是建筑学专业所研究探索的重点之一。从建筑的不同方面探讨了美观舒适的建筑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黄信 《科教文汇》2012,(31):36-36,73
高校建筑学专业的招生形式随着建筑设计行业的需求而多样化,不少高校建筑学本科专业从艺术类考生中招生录取,本文就高校建筑学(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定位和创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张进伟 《科教文汇》2012,(17):49-50
学校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决定了人才培养方向,高素质导游人才的培养应紧跟市场发展的需要。在"世界汶川水磨桃源"建设的大背景下,旅游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加大了对导游人才的需求,并且注重对汶川当地地域特色和羌族特色的深度挖掘与开发。在此新形势下,阿坝师专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导游教学必须立足于专业特点,结合阿坝州本土文化特色,进行有效的导游教学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1,(32)
近年来,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如何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行业角色要求是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重点。以往建筑设计课程培养以单一角色的方案设计任务为主,学生缺乏对于实际建筑项目设计需求的理解,导致作品过于理想化,设计思维无法贴合实际。通过引入"角色扮演"和"翻转课堂"理念,提出基于建筑项目相关方"角色扮演"的教学法,对建筑设计课程的实践环节进行改革,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扮演不同利益方角色加深对实际建筑设计项目的认知,进一步掌握建筑设计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杨希文  赵阳 《科教文汇》2014,(18):60-62
本文依据广州大学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以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围绕阶段培养目标的课题设置、教学过程的阶段控制、设计能力的培养及设计成果评价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与思索,以期指导今后建筑学专业教学的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广州大学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以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围绕阶段培养目标的课题设置、教学过程的阶段控制、设计能力的培养及设计成果评价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与思索,以期指导今后建筑学专业教学的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16.
刘源 《科教文汇》2012,(20):38-40
建筑启蒙教育应注重学生主体能力的培养。一年级的"建筑设计初步"是进行建筑设计启蒙教育的主要课程,应尽量激发新生对建筑学专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从课程内容的安排、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课程作业的表达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建筑设计初步"课程促进学生主体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独立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精品课程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培养方式,建设有独立学院特色的精品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重点探讨了独立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单片机精品课程系列的目标和定位,精品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陆敏  刘亚龙 《科技风》2023,(21):91-93
本文根据建筑学专业学科的发展特色与自身特点,以建筑学专业基础课程为研究背景,探讨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教学模式是建筑学基础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通过对当前建筑学专业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发现新方向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1,(10)
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战水平要求较高。所以,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就必须在建筑学教学中全面加强工程实践教学,优化"工程实训"的教学体系。本文结合湖南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实践,总结经验,以期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独立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精品课程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培养方式,建设有独立学院特色的精品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重点探讨了独立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单片机精品课程系列的目标和定位,精品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