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7 毫秒
1.
体育理论     
G80 20025087体育科学数学化的历史必然性〔刊,中,B〕/李建设,陆亨伯//体育科学一2002,一22(4)、一54一55参12(LF)体育科学//数学//数学化//趋势G80 20025088日本和韩国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对我国的启示二ThedeveloPment of 01卿Pie movement in Japan即d Koreaand工ts enlightenment to our eou:飞try〔干}l,中,A)/金育强,李沙,林勇虎,王新坤刀体育科学一2002一22(4)一56--59表4参6(LF)比较分析//中国//日本//韩国//奥林匹克运动 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分析日本和韩国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经验及两国申办和举办东京、汉城奥运会的社会经…  相似文献   

2.
日本、韩国和中国举办奥运会财务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分析法、归纳法、演绎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3个亚洲国家举办奥运会的财务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全面、系统地分析了3届奥运会收入和支出的数据及产生收入和支出的原因,特别是通过对东京和汉城奥运会财务状况的研究,借鉴两个举办城市在举办奥运会时财务方面的经验教训,对北京举办奥运会在财务预算方面进行反思,目的是对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战后日本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走向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连续20多年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目前经济增长速度,人均GDP以及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等方面非常类似于日本上世纪60年代东京奥运会时期。因此,以日本东京奥运会为主线探讨日本战后竞技体育(high level sport)和大众体育(sport for all)的走向,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对于我国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促进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会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战后日本经济与竞技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奥林匹克运动与国际政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奥林匹克运动与国际政治屈洁1894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正式成立,1896年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成功举办,皮埃尔·德·顾拜旦男爵及其他奥林匹克先驱们复兴奥运会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奥林匹克运动也从此诞生。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北京奥运会后效应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近年来,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趋势,这就是不再将注意力仅仅集中在16天的奥运会,而是将视野扩大到奥运会举办以后所产生的影响方面。奥运会结束后所产生的后续效应越来越成为国际奥林匹克界讨论的对象和争论的焦点。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是:其一,奥运会对城市经济社会的影响增大从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始,奥运会进入大型化的快车道,开始十分深刻地改变举办城市和举办国的景观,甚至对举办国的社会发展进程打下永久性的烙印。其二,举办城市将奥运会视为城市发展的加速器随着奥运会的各种效益,特别是经济效益的充分展现,举办城市…  相似文献   

6.
梦回1964     
王学军 《新体育》2020,(1):32-33
2020年东京奥运会即将举办,这是日本时隔56年再次举办这一全球体育盛会。东京在筹备过程中融入了很多怀旧元素,因为4964年那届奥运会对社会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希望延续这种影响力。夺冠之夜1964年夏季奥运会在东京举办,彩电在日本的销量直线上升,民众可以足不出户地观看奥运会盛况。东京奥运会对日本民众的心理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日本历史上没有任何一项赛事受到如此关注。  相似文献   

7.
2008年奥运会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应尽全部力量办好这次奥运会,实现我们举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奥运会的承诺。竞技体育就成了我们目前要重点发展的战略目标。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会出现应大力发展竞技体育还是大众体育,中国体育应怎样发展等许多问题。本研究认为应吸取东京奥运会后日本体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做到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和谐发展,采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在全面考察战后日本的体育方针及体育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东京奥运会后日本的体育方针与体育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对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发展体育适宜采取的方针进行了探讨。东京奥运会后的日本体育发展表明,对于体育是外来文化的国家,奥运会后发展体育应当兼顾“普及”和“提高”,不可厚此薄彼。综观今后我国的社会发展和体育发展,北京奥运会后适宜采取“普及为重点,各类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发展体育。  相似文献   

9.
如何确保奥运会世界首要赛事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奥运会是在曲折历程中逐步成为国际体育赛事中的首要赛事的.奥运会在举办与管理模式的经验包括: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组建及法律地位的确立;赛事的申办、监控、协调、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奥林匹克思想体系与赛事举办理念的完善与发展;体育活动与相关文化、教育活动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与国际社会的对话、交流与融合.奥运会保持世界首要赛事地位必须注意几个问题:研究各类国际体育赛事,动态监控其发展的基本态势与特点;进一步完善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管理,建立责权利统一的体系;加强对国际社会文化的干预,丰富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内涵;建立并统领世界体育赛事的调控机制,尊重各民族和地域性的传统体育;防止商业开发过度,警惕政治干预的负面影响,努力确保奥运会独一无二的国际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0.
以东亚体育强国中国、日本、韩国参与夏季奥运会为切入点,简述了20世纪以来东亚夏季奥运会的发展历程,日本是东亚奥林匹克运动的先驱,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引领东亚奥运会;20世纪80年代日本逐渐衰落,韩国和中国共同位居世界体育板块的第二军团;90年代至今中国逐步成为东亚体育排头兵,2000年后中国在金牌和奖牌总数上已经远超过日本和韩国,引领着东亚夏季奥运会的格局不断发展,与中国经济发展、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政治环境稳定是密不可分的。分析东亚奥运会发展的环境,揭示了东亚各国国力的增强对体育发展的促进作用,旨在为促进东亚夏季奥运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论“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的同化与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概念分析入手,阐述了“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两种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模式的现状及发展情况。从概念的范畴、内容的指向性、发展目标、培养的思路、培养的理念等五方面探讨了“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两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从所处地位、培养对象、培养形式、结合模式、学训方式,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探讨了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认为区分二者的异同点,将有助于我们进行理性的思考,科学的决策,不断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晓雯 《收藏》2012,(3):12-16
有宋一代,私人收藏文物之风炽盛,无论文人士大夫,或者大商人,或多或少都有书画或其他文物庋藏。北宋初期较为著名的私人藏家有楚昭辅、王溥、王贻正等。嗣后,苏易简一家四代皆好收藏,米芾曾赞日:"四世好事有精鉴,亦张彦远之比。"据史书记载,"靖康之变"后,南渡的私人藏家尚有宗室赵令畤(zhi)、赵与懃(qin),以及苏轼、苏颂、黄庭坚、秦观、晁补之、陆游、周必大、朱熹、叶适、刘克庄、贾似道等文人士大夫。两宋私人书画藏家人数众多,蔚为壮观,折射出宋代书画收藏之繁盛。然而,以书画成就而驰名艺坛的米芾却因其书画盛名,而掩其鉴藏大名,以致少有人关注米芾作为书画鉴藏家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体育科研和训练用仪器器材的研制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必须实行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训练器材与训练理论和方法;训练、测试与诊断、评定;工程技术知识与体育科学知识;工程技术人员与教练员、运动员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体力活动不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客观、准确的体力活动监测方法和仪器对于开展体力活动研究、运动干预和人们的日常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Actigraph是目前国外应用最多的加速度传感器能量消耗监测仪器之一,首先介绍了Actigraph的基本技术、参数,然后对相关Actigraph的文献从"信度"、"效度"、"能量消耗推算方程"、"仪器对比研究"等方面进行回顾,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田径课教学正面临巨大的困境。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教学内容陈旧,缺乏趣味性;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组织形式呆板枯燥,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考试评价体系标准规则化,定量化,使学生对掌握田径运动的实用性、健身性产生怀疑。思想认识与资源开发不足,使田径课教学失去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6.
17.
科学技术与体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社会科学知识对体育发展的指导作用和自然科学技术对体育发展的推动作用。实践也证明 :“体育振兴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体育科学技术要面向体育运动的发展”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方针。  相似文献   

18.
梁晓龙同志多年在国家体育总局从事体育理论研究和管理工作,对体育理论问题有较深入的研究和自己独到的见解。本刊将陆续发表作者对中国体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和研究的系列文章,以求推动对中国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赵宝琴 《收藏》2007,(10):126-130
傅山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闰六月十九日,即公元1607年8月11日。卒于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年)六月十二日,享年78岁。山西省太原市阳曲人。初名鼎臣,后改名山。字青竹,后改为青主。其字号颇多,计有仁仲、公他、公它、真山、朱衣道人、朱衣道士、五峰道人、龙池道人、石道人、侨黄真山、侨黄老人、松侨老人、青半庵主、丹崖翁、丹崖子、啬庐、观化翁等达70多种,这些“字号”无不体现了他的经历、思想和个性。  相似文献   

20.
艺术体操和健美操的同异及教学中的互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体操和健美操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两个体育项目,它们有共同的特征,也有不同的特点,在教学中将两者适当的结合起来,发挥它们的互补作用,可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更完美的锻炼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