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近代五次反对外侵的战争中,中法战争是中国唯一一次没有割地、赔款的战争,并且在军事胜利的情况下签订了《中法新约》。因此史学界对中法战争的结果是众说纷纭。文章试图从“博弈论”来分析清政府在战争中的外交策略,以说明清政府在镇南关胜利后,“乘胜即收”是正确的,但是却没有利用这一大好的机会为中国争得更大的权益,从这一点来说,是失败的。而清政府在外交谈判中没有利用武力威慑,缺乏抗战到底的决心,以及不注重对法殖民当局心理与信息的掌握,是使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甲午战争前清政府对朝外交的失误杨齐福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究其失败的原因,当归结于清廷的腐朽无能,而清政府战前在朝鲜问题上的外交失误也直接影响着这场战争的爆发及其走向。由于清廷团于传统的藩属关系,没有明确朝鲜的主权,因而为日本侵略提...  相似文献   

3.
1898年9月,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被迫出走海外,以维新派流亡者的政治角色继续活动。在引渡维新派流亡者的问题上,清政府和英、日等国政府发生外交纠纷。维新派流亡者在英日朝野展开游说活动,争取英国和日本对保皇活动的支持。维新派流亡者的涉外活动加剧了清政府与英日两国的矛盾,在客观上进一步孤立了清政府,促成了清政府外交政策的失序。可以说,维新派流亡者对清政府的外交孤立活动与清政府在义和团战争中的外交严重失序有着不可分离的因果链条。  相似文献   

4.
“借师助剿”政策是在清政府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它作为清政府外交政策的分水岭,在近代外交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中央通过这一决议之后,直接与太平军作战的地方官员,却产生了分歧.以曾国藩为首的湘系和上海江浙官吏在这个问题上出现斗争,两派对“借师助剿”持不同看法是由于与西方列强的密切程度有所不同,以及互相争取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占据主动,这场争论以湘系的胜利而告终.而湘系在争论中取胜的原因,因湘军是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为清政府所倚重。这场争论对晚清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晚清“外和诸夷,内图自强”的外交基调。  相似文献   

5.
张春美 《考试周刊》2012,(62):38-39
太平天国运动由于战略失误、宗教问题、争权内耗、外交失利和腐败,最终被外国势力和清政府联合绞杀。本文对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逐一进行了分析,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于家明  任翠霞 《文教资料》2009,(20):107-108
太平天国运动由于战略失误、宗教问题、争权内耗、外交失利和腐败,最终被外国势力和清政府联合绞杀.本文对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逐一进行了分析,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蒋介石将政治失败归咎于新旧制度的脱序与“政党政治”的失败。其错之一,他掩盖了国民党挑动内战的罪恶事实;其错之二,在为其政治失败寻找“理论”根据;其错之三,为国民党的政治腐败开脱。蒋认为失败的经济原因是“通货恶性膨胀的结果”;行政院擅自动用了中央银行改革币制的基金。而实际上是蒋采取了错误的财经政策,及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蒋认为军事失败的原因,是军队纪纲败坏;官兵对立、军民关系恶劣;没有奉行三民主义;战略的错误;军队的腐败堕落。他没有明战争性质与人心向背及战争政策与错误指导。蒋认为外交失败是苏联对中国的侵略和对中共的扶植及美国对苏俄中共的妥协政策。他背弃国家民族利益的依赖主义外交路线是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中法战争结束前后,赫德凭借自己特有的个人因素和担任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的有利条件,准确地掌握了中、法及列强的有关情报,建立了秘密的直接调停于中法最高当权者之间的有效途径,通过为法国尽力谋取实力,给清政府争取“虚名”,进而操纵了中法新约的谈判与签约大权。在战场上并未失败的中国在谈判桌上却可悲地失败了,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上又下滑了一步。赫德操纵中法谈判和签约是近代中国畸形外交的典型一例  相似文献   

9.
俄国在中国"借地筑路"的计划实现后,仍不满足,希望在远东地区获得一个不冻港,以便随时寻找机会侵华,实现其"远东政策"。当德国强占胶州湾后,俄国立即采取行动,采用武装占领、外交讹诈、金钱贿赂的方式,攫取了旅顺和大连。俄国的行动引发了列强瓜分清政府的危机,清政府的"联俄"外交完全失败。  相似文献   

10.
1895年,清政府为推动“联俄制日”外交,在为筹措对日赔款的政治借款问题上主动倾向俄国,引起其他列强的不满。俄国也企图通过借款扩大在华利益,在中俄借款谈判中多次提出额外利益索求。清政府未能有效保护本国主权利益.最终向俄国妥协。列强在华利益的竞争更加趋于恶性化,导致清政府进一步陷入外交危机。  相似文献   

11.
义和团运动蓬勃兴起后,清政府起初对之大肆“剿灭”、疯狂镇压,而后来则实行“招抚”政策,承认义和团合法。导致清政府前后态度截然不同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必修)教材和教参谈了两点:一是义和团声势浩大,直接危及清朝统治,清政府不敢镇压。二是清政府想利用义和团对付列强。第一个原因学生容易理解,对第二个原因,学生必然会问:清政府为什么要对付列强?中外反动势力之间到底出现了什么矛盾?要解开这些疑团,就必须知道以慈禧为首的顽固守旧派与列强在“废帝立储”问题上的尖锐矛盾。笔者试就这一问题作几点分析说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穿针引线】闭关自守的中国,在近代被迫打开了国门,百年的屈辱,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铁一样的事实。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走上了强国之路。1.民主革命时期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南京条约》是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②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专门同外国交涉。③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出现了新危机。④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⑤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从此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⑥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引发了…  相似文献   

13.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准许鸦片输入中国合法化”条约,不仅加剧了中国的土药泛滥,导致国内烟毒问题更加严重,还影响到清政府的禁烟政策,使本属中国内政的禁烟上升为需经外交协商的敏感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清政府在日俄战争中奉行“局外中立”政策的原因、该政策的实施及其后果作了探讨, 分析了主要列强对清政府“中立”的态度。由于列强不愿意打破它们在中国的均势, 希望日俄战争局部化, 从而使得清政府的“中立”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15.
币制借款最初是作为清政府联美政策的产物出现的,清政府试图以此作为在东北实行均势外交的工具.但是,随着四国银行团的成立,清政府对借款失去了自主权,并成为一个旁观者.币制借款应当说是清末外交的一大败笔,清政府由此进一步陷入了内外交困之中.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前夕的1834年,在广州发生了一起中、英两国之间的外交冲突事件——律劳卑入粤事件.律劳卑来华负有叩开中国大门的使命,是英国多次试探用和平的外交方式取得对华贸易自由权的继续,也是最后一次尝试的失败.这次失败使英国坚信,中国的大门非用暴力不能打开.律劳卑事件是鸦片战争前夜中英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这个事件的评述,过去往往只强调英国蓄意挑起事端,制造紧张局势,逼清政府让步,从而扩大在华利益的一面,而对当时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上所持的闭关思想和僵化政策,一笔带过,甚至忽略不提.其实,清政府的态度和做法对激化中英矛盾冲突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并且显然不利于中国对外的正常开放.因史学界对后一方面的探究尚少,本文试作一粗浅分析,以期从这一历史事件中取得更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甲午战争前,清政府以“华夷秩序”的封闭性与斥异性为主导的外交思想造就其在对朝鲜问题处理上固守传统思维,运用僵化、保守的“以夷制夷”外交政策。而日本在德川幕府中后期“日本至上”的外张性指导下的外交思想在经历了明治维新的洗礼之后,走上了“脱亚入欧”的道路,展开了血腥的对外扩张战略。  相似文献   

18.
1879年10月,崇厚擅自与沙俄签订《里瓦几亚条约》,丧权辱国,后被清政府革职查办。导致崇厚伊犁交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崇厚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国内、国际等客观原因。清政府将交涉失败的责任完全推给崇厚承担,有失公允,事实上,真正对交涉失败负主要责任的是清政府本身。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晚清政府外交指导思想的发展脉络以及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被动性调整、传统外交指导思想的逐步解体等方面阐述了晚清外交的"屈辱"转型,对中国近代外交思想转型的历史过程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1828~1832年,清政府对浩罕实施以茶叶、大黄为中心的贸易制裁,同时对旅居新疆的浩罕商侨采取了严厉的管制政策。在新疆生活十年以内的浩罕商侨被驱逐出境,居住十年以上者也拟“驱逐净尽”。与贸易制裁一样,驱逐浩罕商侨政策也是一次有始无终的失败之举。那彦成在推出这一政策时未审慎地分析政策的可操作性及可能存在的消极后果,道光帝未能组织廷臣进行细致地研讨并提出有效的指导与建议,是这一政策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