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有着独特的音乐文化内容与艺术魅力,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地方高校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内容应该因地制宜,突出地域文化,充分体现出地方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容及特色,从而大力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及精神。  相似文献   

2.
黔南民族民间美术资源是黔南地区各民族艺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也是本地种学生们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把黔南民族民间美术资源有效的引入本地的中学美术教学中,这是一种美术教学的创新举措,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美术知识学习兴趣、培养其审美感,更有利于黔南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慧 《教师》2014,(20):58-58
传承和弘扬我国民间歌舞艺术是时代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应当把民间歌舞艺术作为教育目标。本文将着重对传承民族民间歌舞艺术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探究,从五个方面提出高校教育中民族民间歌舞艺术的传承方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民族众多的国家,有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能够起到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本研究从民族民间舞蹈传承对学生及社会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对舞蹈课程的要求两方面对利用中小学舞蹈进行传承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从民族性与时代性、开放性、多样性这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小学民族民间舞蹈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原则,还从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取其精华、课程要与地域文化相整合、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相关人文素养的提高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小学民族民间舞蹈课程设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保护与传承民族民间传统舞蹈文化,已成为我国政府与文化艺术界的共识。四川现存的民族民间传统舞蹈多种多样,这是四川55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座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金山。它们不仅是中华舞蹈艺术宝库中的重要遗产,也是世界民族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颗最为耀眼的艺术明珠。四川的民族民间传统舞蹈文化,理应成为四川各级人民政府和社会科学界、舞蹈界高度关注、保护和研究领域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一种传统的音乐艺术,它同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俗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长期流传于中华民族聚居区并且在人民群众中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内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在其自身漫长的传承发展中表现出了诸多特有的特性,比如地域性、流变性及群体性等等。本文在阐释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定位的基础上对其在几千年的发展传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进行多角度的诠释。  相似文献   

7.
将民族民间美术作为课程纳入高校美术教育体系,既是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得以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渠道。本文仅就唐卡这一美术门类在高校美术教学的实践从学院化、专业化、学术化、精品化等方面探讨民族民间艺术在高校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个人、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交融、重叠和互补,构成文化传承的教育主体,共同传承和创造着一个具有民族文化基因特色和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9.
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起到了传承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民族民间舞蹈所蕴含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时代特色成为人们进行舞蹈编创时力求体现的特质。与其他舞种相比,民族民间舞蹈丰厚的创作资源既能为舞蹈编创提供创作灵感,又能表达炎黄子孙的历史风貌。舞蹈编创的“根”应该扎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土壤之中,并融入了“现代模式”元素,使这一文化瑰宝得到不断的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和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再认知过程以及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随着社会发展,学校教育尤其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应肩负起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拥有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是深入了解我国各民族艺术文化的重要窗口,更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传承与创新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现代舞蹈艺术创新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由李瑞林、战肃容等人共同编撰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2017年9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以我国民族民  相似文献   

12.
本课是我们校本教材中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音乐上册里民族民间文化单元的内容之一。我将通过歌谱、图片、视频资料、文字介绍、音乐活动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本民族音乐艺术的理解,进而使学生领会到家乡民族民间文化的内涵和无限的魅力,培养热爱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情感和传承、弘扬民族民间家乡文化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的实施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艺术教育研究>,本文提出应该在普通高校重视民族民间音乐教育,促进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4.
“秀山花灯”是渝东南少数民族保持迄今的民族民间表演艺术,她的独特在于祭礼活动与民间歌舞等综合为一体的原生态。她蕴涵着区域民族认同的文化观念和人文意识,体现出这种土、苗、汉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根基和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的特殊价值。本文试图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角度,梳理其表现的艺术特征,揭示其丰厚的文化内涵,以及论说她的传承规律和发展方向,同时,也把“秀山花灯”这朵鲜为人知的民间艺术奇葩,以艺术的解析推荐给社会,以期引起各方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怀化师专学报》2013,(7):F0003-F0003
设计学是怀化学院艺术设计系的传统优势学科,也是怀化学院长期重点建设与发展的学科,2010年被确立为校级重点学科培育点。设计学学科基于本地五溪流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具有明显的地域与民族民间特色,—方面它以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精华为己任,凝练并形成富有民族与地域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借鉴国内外艺术设计、美术研究和文学理论,全方位、多角度地探讨五溪流域民族民间艺术设计文化。  相似文献   

16.
周永梅 《课外阅读》2011,(12):289-289
“弘扬民族艺术,培养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凝聚着民族音乐艺术的精华,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和追求。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有着数千年的积累,可谓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也应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更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新课标提出了“弘扬民族音乐,尊重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可在实际教学中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我们好多学生不喜欢我们祖国的民族音乐,排斥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认为这些作品过时了,不好听。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学生冷漠,教师无奈,让民族民间音乐陷入困境,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似乎成了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舞蹈作为表达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同的民族其舞蹈形式也不同。但是各民族的舞蹈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其表达和特点都与各自民族民间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相关,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那么我国该如何去保护和传承这些民族民间的精神财富,使其能够长远流传和发展下去,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民间民族舞蹈的概念、特点等内容进行归纳,并结合当前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现状、传承规律等探讨,提出关于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措施,从而使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能够符合时代的审美,进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在历史演进中创造、积累、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民族民间文化是支撑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原生动力。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对民族民间文化造成了冲击和排挤。因此,必须培养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以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与活力。通过对现有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提出必须要整合各方力量,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突出各级各类学校在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民族认同和社会需要为目标。构建政府主导、家庭启蒙、中小学灌输、高校教育提升、社会接纳五位一体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于研究我国民族文化也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民族舞蹈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了使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得到良好的传承,就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创新。本文针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此来对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进行改革创新,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双江县是中国唯一由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4个主体民族联合组成的多民族自治县,是中国多元民族文化之乡,生活在双江县的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双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能够促进民族团结,具有民族文化传承、民族凝聚力、调节各族社会生活以及振奋民族精神等功能。本文通过分析这些共同的社会文化功能,阐述了双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促进民族团结中的重大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