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竭尽全力     
戴尔·泰勒是美国西雅图一所著名教堂德高望重的牧师。上世纪60年代的某一天,他向学生宣布:谁要是能背出《马太福音》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他就邀请他到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免费餐会。  相似文献   

2.
竭尽全力     
戴尔·泰勒是美国西雅图一所著名教堂德高望重的牧师.60年代的某一天,他在向教会学校的一个班宣布:谁要是背出<马太福音>中的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他就邀请他们去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参加免费聚餐会.  相似文献   

3.
竭尽全力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戴尔·泰勒是美国西雅图一所著名教堂德高望重的牧师。上世纪60年代的某一天,他向学校宣布:谁要是能背出《马太福音》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他就邀请他们到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参加免费聚餐会。这“太空针”高塔高185米,登上高塔餐厅可以尽览西雅图的美景,另外,那里的甜点也是孩子们向往的美味,可以说那是孩子做梦都想去的地方。但是要想获得这个机会并非易事,因为圣经《马太福音》第五章到第七章又称“山上宝训”,是圣经中的著名篇章,有几万字的篇幅,而且不压韵,要背诵全文有相当大的难度。但是有一天,一…  相似文献   

4.
竭尽全力     
在美国西雅图的一所著名教堂里,有一位叫戴尔·泰勒的德高望重的牧师,向教会学校的一个班宣布:谁要是能背出《圣经·马太福音》中的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他就邀请他们去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参加免费聚餐会。那些内容足有几万字,且不押韵,要背诵全文有相当大的难度。可是,牧师的这个许  相似文献   

5.
竭尽全力     
戴尔·泰勒是美国西雅图一所著名教堂德高望重的牧师。20世纪60年代的某一天,泰勒牧师向教会学校的一个班宣布:谁要是背出《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就邀请他去“太空针”高塔参加免费聚餐会。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教会学校上课的时候,戴尔·泰勒在班上宣布,谁要是能背出《马泰福音》中的第五、六、七章,他邀请他去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参加免费聚会,那是许多孩子梦寐以求的地方。但是,《马泰福音》第五章到第七章有几万字的篇幅,而且不押韵,要求背诵全文有相当大的难度。谁知,有一位才八岁的学生,把泰勒拉到面前,然后一本正经的开始背起来,他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避免以下几种心理效应:一、马太效应圣经中的"马太福音"第25章有这样几句话:"凡有的,还要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已有的也要夺过来。"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避免以下几种心理效应:一、马太效应圣经中的"马太福音"第25章有这样几句话:"凡有的,还要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已有的也要夺过来。"  相似文献   

9.
竭尽全力     
在美国西雅图的一座教堂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戴尔·泰勒。有一天,他向教会学校一个班的学生郑重承诺:谁要是能背出《圣经·马太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安排了一个"演示实验"——自制温度计,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三节安排了一个"想想做做"——自制气压计。这两个自制仪器,所用的物品几乎一模一样,但是所运用的物理知识却不同。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安排了一个"演示实验"——自制温度计,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三节安排了一个"想想做做"——自制气压计。这两个自制仪器,所用的物品几乎一模一样,但是所运用的物理知识却不同。  相似文献   

12.
张天文 《生活教育》2011,(11):70-71
今天是星期天,按照惯例,今晚6点到7点是我家每星期举办的"家庭联欢晚会"。今天的晚会有3个比赛项目:第1个是"家庭舞会",第2个是"家庭逗笑大比拼",第3个是"家庭猜谜大赛"。要经过层层比赛,才能评选出谁是本届晚会的"聪明大王",他可以在一星期内免除打扫卫生、洗碗等一切劳务。吃完晚饭,评委奶奶就位。比  相似文献   

13.
刘歌 《下一代》2011,(6):12-14
三位值得怀念的老师小时候,我看过一个苏联电影,捷尔任斯基是"契卡"的创始人,他对敌人毫不留情,对流浪儿童非常热爱。他的名言是:"谁要成为优秀教师,谁就要热爱孩子。"  相似文献   

14.
《老子》(王弼本)第二章"万物作焉而不辞"句中的"辞"字、第十五章"保此道者,不欲盈"句中的"盈"字和第二十二章"不自是故彰"句中的"是"字皆有殊谊。正确诠释这几个字的词义,对于研究《老子》的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第九章吼叫蜘蛛的点心就在大家为了寻找毛毛虫喊破了嗓门时,谁都想不到,可怜的毛毛虫正趴在蜘蛛网上瑟瑟发抖呢,再过一阵,他就要成为吼叫蜘  相似文献   

16.
回声的启示     
肖德安 《下一代》2013,(11):1-1
有一个孩子,不知道回声是啥玩意一天,他独自在旷野中叫道:"喂!喂!"附近小山立即回话:"喂!喂!"他大声问道:"你是谁?"对方反问道:"你是谁?"他大声训斥道:"你是蠢材!"从山上又传来相同的回音:"你是蠢材!"。他恼怒了,朝着小山骂起来。然而,小山仍日毫不客气地回敬他。他回家后向母亲诉说母亲开导他:"那是山的回声呀!明天你再去试试,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中第三章第四十五条第1款中附款"解除条件"与第六章第九十三条第2款"约定解除"的内容十分相似,在法律适用上极易造成混淆。本文通过利益衡量和民法体系内部逻辑的分析,对以往的区分理论进行了清理和评析,建议将附款"解除条件"纳入"约定解除"的范围,既能消解附款"解除条件"的弊端,实现理论和制度优化,又能将合同解除制度在立法体系上实现逻辑自洽,使民法典的体系更为和谐。  相似文献   

18.
第五章我知道我不能哭。我必须变得越来越强大,我要成为为他遮蔽风霜雨雪的大树,我要成为他永不失信的支柱。一、这一次的赴约,是夏日雷阵雨来临前的闪电那次争吵之后,金源再没有找过我。这个世界,没有谁是不可缺少的。少了谁,地球照样转动,太阳照常升起。而在那次化妆室事件之后我也再没有见到林璐。  相似文献   

19.
张绪山 《教师博览》2010,(10):42-43
河南农民赵作海蒙冤身陷囹圄11年,由于原来的"被害人"偶然"复活",才使冤情得以大白于天下。据报道,赵作海出狱后,有"法院带来的记者"问他"要感谢谁”,他说感谢法院,感谢党。记者再问还要感谢谁.赵作海一时僵住了。众人散去后,他坐立不安.反复躺下又起身.最后喃喃自语:“为什么要感谢?我不感谢。”  相似文献   

20.
他,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长长的脸上嵌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高高的鼻梁使他显得秀气而有神。你猜他是谁?他就是我们小区牛皮哄哄、大名鼎鼎的"牛仙"——李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