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是对毛泽东、周恩来提出的"和平解放"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周恩来从实际出发,在"和平解放"西藏、台湾问题上提出了暂时允许其保存现存制度的思想,这对邓小平后来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邓小平在四个方面深受毛泽东、周恩来"和平解放"政策的影响,又在四个方面创新发展了"和平解放"政策。"和平解放"与"一国两制"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一国两制"思想与实践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大革命失败后,周恩来就开始"一国两制"理论萌芽的实践和探索;国共第二次合作中,提出建立陕甘宁边区政府与国民党政府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体制;在和平解决西藏问题上,提出在确立一个国家的前提下实行社会主义、农奴制两种社会制度的体制;周恩来等关于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思路和设想,是"一国两制"构想的萌芽;1957年4月周恩来在《关于香港问题》的讲话中首次形成"一国两制"构想;"一国两制"是对周恩来的"一纲四目"的提高、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逢凶化吉之谜陈答才周恩来一生的险情可谓多矣:沙基幸免、血染西装、上海滩脱险、武汉搜查、黄石港"绑票"、重病突围、日本特务盘查、病魔缠身、劳山遇险、两次空难。但他总是逢凶化吉、化险为夷、死里逃生。因而,有些西方人认为周恩来实在是个"神秘人物",是...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班"创建从1985年至今已走过25年历程,在江苏、浙江、重庆等地学校形成不同的创建模式,并呈现出群众性参与、切入点多样以及集中涌现在周恩来生前曾生活、战斗、工作过的地方等特色。"周恩来班"创建活动对用周恩来精神培育青少年实践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史地拾遗     
史地拾遗周恩来蓄须明志周恩来总理曾被称为"美髯公",这是怎么回事呢?那还是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大肆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并下令通缉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总指挥周恩来同志。周恩来同志对蒋介石的叛变行为无比愤...  相似文献   

6.
淮阴师范学院是一所坐落在一代伟人周恩来故乡的本科院校,多年来学校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思路,并把周恩来精神作为重要的育人资源,引入课堂,融入生活,使大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沐浴成长。饮食服务总公司坚持用周恩来精神教化员工,使其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思想,在履行岗位工作中,体现周恩来精神的伟大和品格的高尚。  相似文献   

7.
东方弧 《高中生》2012,(2):56-56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口头禅。此语最著名的一次运用是1971年9月13日,周恩来向毛主席报告说林彪跑了,毛主席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此语所表达的意思无人不晓,但两个分句之间的逻辑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天"要下雨"娘"就要嫁人呢?"天"与"娘"怎么扯到一起了呢?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精神在我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用周恩来精神建校育人"多年来一直是我校的人才培养主线,对建设具有我校特色的优良学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的“自我改造”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自我改造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成为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准则。周恩来反复指出,“自我改造”好比空气,非有不可;党的领导干部带头改造则是“自我改造”的关键环节;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当前,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重温周恩来"自我改造"的思想,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自觉抵制腐败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被周恩来誉为"一代宗师"的马君武先生是八桂大地的儿子,他对家乡主要的文化影响是:爱国奉献的桂人本色,反抗"官本位"的民主思想,文化育人的使命意识。这是广西民众刚刚总结的"广西精神"的文化源头之一,是值得当代广西人民继续弘扬的高贵品质。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诚心诚意地帮助知识分子;尊重信任"国家的宝贝",最充分地动员和发挥他们的力量;工作、生活及政治上给予极大的关心,把党的政策和温暖送到他们的心里。周恩来对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思想,对于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的韧性战斗,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期,在与林彪、江青一伙作斗争和保护老干部及其他各界人士的过程中起到了特殊作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减轻了损失、消解了破坏作用,对党和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尊严     
《同学少年》2013,(5):42-43
一支派克笔 20世纪50年代,一个美国记者在采访时任总理周恩来时,看到总理桌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个记者便用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总理阁下也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吗?"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本不想收,但朝鲜朋友说,这是抗美战利品,要我留下做个纪念.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听后,哑口无言.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班"创建活动在青少年育人实践中具有导向、凝聚、激励、调适功能,创建活动应以师生联动、全员参与、凝聚力、强基固体、整体发展、与时俱进为原则,以突出学习实践、指向班风学风、抓住品牌特色、注重宣传积累为路径。  相似文献   

15.
当年周恩来在南开中学的课堂上被问起为何而读书时,他掷地有声地回答:"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每个人在学生时代,都会从老师那里听到过这样一个有关读书与理想的故事。在每个学生的心底也总会有一个梦,这个梦是对自己未来理想的憧憬。"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在老师的这个提问过后,学生们说得最多的是"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一位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16.
1996年,中共中央批准在周恩来故乡淮安建立周恩来纪念馆,1990年3月正式动工,1992年1月落成开馆。主馆底层陈列厅共分八个部分,通过丰富翔实的史料和珍贵的文物图片以及电视显示屏,展现了周恩来,展现了周恩来光辉的一生。二层瞻仰厅摆放着周恩来座像。为了纪念周恩来的百年诞辰,在纪念馆北侧开辟了周恩来铜像广场。周恩来纪念馆开馆以来,已成为人民群众缅怀周恩来的丰功伟绩,学习周恩来的崇高品德,研究周恩来的思想和实践,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7.
于明浩  王逸飞 《下一代》2012,(11):32-32
延安,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这里留下了党的战斗足迹。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这里。先后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的故居和中央机关办公地。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诚如毛泽东所言:"没有这块土地,我们就下不了地"。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寻人生与社会的出路,年轻巴金远渡重洋,奔赴法国留学。在救援萨珂、凡宰特运动中,巴金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创作处女作《灭亡》。萨、凡遇害后,他写作《杀人的盛典》《两个世界》,充分发挥左拉"我控诉"的文风。在遥远异国他乡,巴金正式步入文坛。半个世纪后,巴金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法国,瞻仰周恩来故居,凭吊赫尔岑墓地,重游写作《灭亡》时居住的小旅馆。在西方作家群体中,巴金受到影响最深的当数法国的左拉与罗兰。巴金代表作《家》《寒夜》《随想录》等均有法译本,法国掀起了"巴金热"。穿越时空隧道,巴金成为中法文化传播的使者。  相似文献   

19.
《第二课堂(小学)》2011,(5):124-125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曾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科技界"三钱"的物理大师钱伟长先生,曾经是一个文科生。他当年高考中文和历史都是100分,但物理只有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但钱先生仍被当年的清华大学录取了。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一直是我国党和政府杰出的领导人。他逝世22年来,对他的研究全面展开并取得丰硕成果。周恩来图书文献的整理研究经过起步、展开、深化三个阶段,与诸多伟人的图书文献相比较,周恩来图书文献具有八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