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1896年第一届希腊雅典奥运会以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走过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回顾中国的奥运之路,既漫长而又充满曲折和艰辛。由于旧中国的经济、文化落后,长期自我封闭,在较长的时间内与现代奥运会相隔绝,失去了许多难得的机遇。然而,中华民族从来不乏有识之士,不乏为民族振兴而奋起抗争的先驱者。刘长春就是其中一员,他是从东北黑土地走向世界的中国奥运第一人。  相似文献   

2.
张旭 《出版参考》2008,(5):22-23
对于奥运会上的获胜运动员.各国的奖励可谓花样繁多.其中不乏一些奇特的奖励。而在这些奇特的奖励背后,人们常常能清晰地看到不同时代历史片段或各个民族留给奥运的文化痕迹。  相似文献   

3.
2008年是全中国人民期盼已久的奥运年,奥运营销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各家媒体也都创办了一些奥运特刊.奥运特刊呈现出许多特点,值得我们关注.下面,笔者对南方都市报<南都奥运>的内容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4.
旧中国的三次奥运之旅,都铩羽而归.新中国的奥运之路.也并不平坦.伴随着新中国半个世纪的奥运之旅和报刊业的发展,新中国报刊的奥运报道大致经历了综合性大报刊登新华社消息、中国体育报拔得头筹、晚报和都市报异军突起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奥运不仅仅是中国的节日,更是世界的盛会.北京奥运会期间,国内外新闻媒体集中对奥运的报道,进一步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北京、认识了奥运,而中国国内重要的媒体更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作为新闻重要组成部分的新闻标题则是高度浓缩新闻信息的简短话语.  相似文献   

6.
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健儿们奋勇争先,摘金夺银,屡创佳绩.中国新闻媒体齐心协力转播奥运精彩赛事,报道赛况,评论得失,激励体育健儿顽强拼搏,送上人民的希望和祝福.回眸60年前1952年第十五届夏季奥运会,新中国体育代表团历尽艰辛,首次踏上奥运征程,新中国奥运报道艰难起航.由于资料的尘封缺乏,让世人对60年前的艰辛起航的奥运征程留存着模糊的印象.因此,笔者根据人民日报的报道记载,还原历史,铭记新中国艰辛起航的奥运之路.  相似文献   

7.
2008年奥运后的中国体育,在指导思想上将实现由金牌至上向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转变;在战略发展重点上将实现奥运争光向全民健身的转移,中国媒体的体育报道也必将以此为重点.然而,中国体育报道中目前存在的专业化误区也将制约着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报道的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切入解决中国体育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后奥运"经济的走向推测和理论探讨如火如荼.对于新闻界来说,"后奥运"中国新闻宣传的走向也同样值得分析和探索,特别是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涵盖方方面面,也包括了中国新闻事业.  相似文献   

9.
在"后奥运"时代,如何确保奥运档案的完整收集,又以何种方式充分展现"后奥运"精神、传承中国文化,是目前档案界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对"后奥运"时期档案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可能性及今后的发展途径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奥运帷幕落下, "奥运效应"又为各界广泛提及与多角度阐述,众说纷纭,悲观论与乐观说兼而有之.但更多的人看到了轰轰烈烈的奥运会使全世界关注中国经济宏观发展中蕴含的新的商机.奥运会虽然渐行渐远.但"奥运效应"是长久的,正因如此,后奥运时期的又一轮市场竞赛已经悄然开锣.  相似文献   

11.
杨春兰 《传媒》2005,(11):34-36
"为了记录奥运圣火第一次传遍世界,著名的文明杂志社特别制作了一期奥运圣火专刊.这本专刊是<文明>杂志致力于在中国民众中推广奥运理想,普及奥林匹克运动和奥运会知识的举措,意义深远.""著名的<文明>杂志推出了奥运系列特刊,为在中国民众中推广奥林匹克理念,宣传奥林匹克历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里我要向他们的这一创意致敬."--<文明>杂志创刊3周年之际,罗格先生和萨马兰奇先生分别写信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2.
王敏芝 《今传媒》2007,(9):54-55
作为中国传媒,在看到奥运创造巨大商业利益的同时,可能会更早地意识到奥运报道给媒体发展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更强烈地体会到重大事件发生之前的紧迫与压力,更清楚地预见到世界传媒竞争无比激烈的程度.中国电视媒体如何参与并赢得这场竞赛,如何发挥媒介优势并以奥运报道为契机全面提升传媒实力,这是中国电视媒体不能不思考的一个关系到奥运传播的成败和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奥运地产:百年辉煌设计了8年,运作了8年,努力了8年,奋斗了8年,经历了8年的从图纸到实物,从梦幻到现实,到2008年,中国的奥运地产已到了收尾阶段.磅礴大气、宏伟壮观、豪华前卫一一以"鸟巢"和"水立方"为代表的奥运地产,已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月22日,距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199天,《钱江晚报》奥运特刊《奥运中国》登场亮相,自此每天8个版的体育新闻板块也更名为《奥运中国》。《奥运中国》在内容上分为5个部分:奥运专题采访、奥运新闻、奥运传奇、奥运民间以及其他体育新闻。奥运传奇和奥运民间这两大部分较有特色,它体现了本报奥运报道的一个思路——报道策划和活动策划并重,两条腿走路,两只手出拳——这也是体现地方媒体特色的错位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对于我国来说,是关键的一年,从第一次参加奥运到举办奥运.56年整整时间,中国无论从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中国的电视领域也发生了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16.
白洁 《中国档案》2023,(3):64-65
北京奥运档案作为奥运记忆的固化载体和奥运精神的显性呈现,是珍贵的奥运遗产。充分开发与合理利用北京两届奥运会所形成、保存的奥运档案资源,对于促进我国档案事业创新发展和北京“双奥之城”的高质量发展,对于留存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奥运档案研究背景与多重价值北京奥运档案是2008年夏奥会和2022年冬奥会申办、筹办和举办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既往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奥运档案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百年奥运,百年期盼,北京奥运会真的要来了.随着开幕日期一天天临近,无数的人开始关注行进中的中国,关注着古老又时尚的北京.其实早在两年前,我们的奥运报道队伍已经开始思索并且开始行动,希望用一部史诗般的作品诠释奥林匹克如何在中国实现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伦敦奥运会期间,要对外籍运动员用英语进行采访,新闻记者需要充分“备课”,确保采访愉快、顺利地进行. 出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我国有关部门编写了小册子《奥运英语1000句》、《奥运体育项目中英对照》、《奥运英语天天学——日常会话》,计划采访2012年伦敦奥运的中国记者可到网上下载,提前熟读熟记,在伦敦采访期间随身携带.  相似文献   

19.
北京奥运会早已完美落幕,国际奥委会北京奥运会总结会也在英国伦敦成功闭幕了.世界人民正以自己的方式珍藏起自己美好的北京奥运记忆,北京奥运也将以"真正无与伦比的奥运会"载人人类史册.对于中国新闻工作者,为自己创造的参与奥运报道人数最多的纪录而自豪不已.但是,当我们打开中国记者的奥运报道史,却充满了辛酸和苦楚,也发现其中的混乱和矛盾.史实的考证表明:最早参与奥运报道的中国记者并不是冯有真一人,还包括中央日报社储安平、国际摄影社罗谷荪、时事新报毛以信、香港中兴日报吕先生等一批记者.  相似文献   

20.
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完美谢幕,有报道说,在世界的眼中,中国在两个奥运会前是个"?",奥运期间是个"!",奥运后则是个"……".意味深长正标示着未来发展的路.近期开始的一个重要事情正是关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