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孔徙  邓飞 《教育艺术》2006,(4):53-54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国民意识中的规则与权利观念淡薄、缺失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的障碍。而提高国民整体的规则意识与权利意识,首先要从中国的教育入手,尤其是高校要结合专业素质教育特点。构建和谐校园,促进现代规则与权利意识的培育与传播。  相似文献   

2.
推进村民自治,落实“四个民主”对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具有重要价值,发挥村民自治对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载体作用,可有效培育农民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法律意识、规则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等现代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3.
规则意识水平是衡量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识,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培育大学生规则意识是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规则意识要想真正深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化育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自觉行动,需要不断优化规则意识培育环境、丰富规则意识培育内容、创新规则意识培育方式。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的权利意识将决定着将来整个中华民族的权利意识,直接影响着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因而有必要加强对未成年人权利意识的培育。建议从加强制度环境建设、重视人文环境建设、改革权利的教育方式三方面来培育未成年人的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离不开规则,规则意识是人类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德。本文给出审计学专业学生规则意识教育的三大途径,特别强调第一课堂的灌输作用,第二课堂的实践强化作用,以及教育环境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法律文化和语境的差异是寻找各自权利意识形成发展的根源,肯定中国古代社会民众有较强的权利意识,不能以缺乏“权利”一词而贬低民众的权利意识,要从不同的语境下解读。从中国现实入手通过培育公民社会、维护宪法权利、树立法律权威、完善司法保障体系等途径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权利意识,为法治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法治意识是公民对法治的认识、崇尚与遵循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公民法治意识的构成要素包括程序与规则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平等与公正意识。培育学生法治意识,要引导他们接受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按照法律规范和法治精神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和处理问题,培养法治情感,提升法治行为能力,促进整个社会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国人缺乏逻辑性的传统思维方式延缓了社会发展步伐,特别是其中规则意识、程序意识和分析意识的缺乏,更是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建设。本文通过探讨逻辑专业学习运用规则、遵守程序与分析训练内化逻辑规则性、程序性和分析性的过程,主张逻辑学能强化上述三种意识并有助于培养抽象逻辑思维方式,并提出加强逻辑学教育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公民意识是人的现代化的体现,其中包含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规则意识。微博的出现为公民意识的培育提供了一个新途径,并依靠自身的“能量”对其产生影响。微博时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育和提升公民意识: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培育基础;二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构建制度保障;三是培育第三部门,催发公民社会;四是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培养成熟公民;五是净化媒体职业素养,促进网络环境自律。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刨新能力,最终目标是造就创新型人才.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唤醒学生创新意识;鼓励质疑,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主体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不断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1.
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体系,也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法学教育中的具体表现应为把品德素质放在首位,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专业素质为主干,强调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宽厚的法律专业知识,能够熟练的运用法律去分析、处理复杂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2.
大学的本科法学教育应当是素质教育,司法考试背景下的素质教育应更加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此外还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伦理的培养。就本科行政法教学而言,应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重要目标之一,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更多的案例分析、课堂互动来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考试中应减少单纯的知识记忆性的题目而增加更多的案例分析类的题目。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办好教育必须树立系统思想,办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更应该树立大系统教育观的办学思想。在大系统教育观的理论指导下,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办学模式,确定为社会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办学原则,高职教育才能顺利进入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是顺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和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实行终身教育是不断提高民族素质的保证;终身教育是时代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在教育理念和策略上的回应,素质教育的目标只有在终身教育中才能实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思政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必须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实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价值.文章简述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并从立足教材内容、创设德育情境、组织实践活动、融入时政要闻、引导学生讨论、接轨现实生活等方面探讨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人的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创新意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创新意识是整个创新活动的心理起点,有了创新意识就会产生强烈的动机和创造欲望,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其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中学生正处在心理、生理的突变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是中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关键时期。实施创新教育,需要教育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7.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充分发挥法律课教学在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实行依法治校,营造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氛围  相似文献   

18.
法学教育具有传输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双重属性,我国当前的法学教育中在后者上有所欠缺,因此能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法律思维应当成为法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具体培养途径就是引入法律方法的教学。法律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理性,为法治发展储备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当然,其作用的发挥会因条件限制而有些局限性,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消解。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在高师音乐教育中要增强创新意识、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用新的思维方式去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从而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其个性资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自编问卷对289名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意识的现状调查。调查表明大学生总体是积极向上的,具有较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但其中少数大学生仍存在着家庭责任心不强,对社会发展关注不高等问题。高校应该通过改进传统教育模式,发挥环境育人功能,依托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的主体意识,提升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