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余光中的诗融会了西方现代文化的灵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之间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现代主义诗歌的创作道路,具有鲜明特征。在内容上,表现出强烈的“中国情结”和“乡愁母题”特征,体现出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和坦诚的人生情怀。在艺术上,将西方现代诗艺与中国传统诗歌精神相融合,一方面受西方象征主义、存在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借助于中国古代诗词传统的联想、象征手法和结构的优点,在表现现代人自身的主体意识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他的诗构思巧妙、想象丰富、追求诗的整齐,讲究诗的和谐,强调诗的节奏韵律,创造了与中国语言文字特点相结合的民族化的诗歌艺术美,赋予了现代新诗活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加以精密的甄别。从内涵、特征和功能等方面入手,对二者加以比较,不难发现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较大的差异,二者本质上是不相容的,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又确实存在着可供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借鉴的积极成果。推进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进程,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二者加以甄别,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国情,发扬传统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3.
人格的重要特征在于其文化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人的人格,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中国的传统教育。在现代性背景下中国人的人格及其教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在中国文化和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忽视了传统文化对中国人人格养成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格的重要特征在于其文化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人的人格,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中国的传统教育。在现代性背景下中国人的人格及其教育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在中国文化和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忽视了传统文化对中国人人格养成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国际关系思维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自己鲜明的四个特征:1.家国一体式的人伦化政治文化;2.兼收并蓄的正统化政治文化;3.自律自强式的德性化政治文化;4.力求稳定的和合化政治文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具有的这些主要特征在我国古代社会外交实践中得到了多方面体现,形成了古代中国关于国际关系的特定思维与朴素认识,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重道义、轻利益;尚和平、恶攻战;倡中庸、抑极端;扬王道、弃霸道。我国古代形成的这些对待与处理国际关系的思维取向,实际上反映出了一国和平外交的根本取向和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6.
徐华 《华章》2013,(18)
本文在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的必然性和新格局的特征,并提出了在中国传统文化转换的过程中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7.
杨玉遥 《考试周刊》2012,(68):110-111
受几千年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体育有它特有的人文特征,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有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认真研究和分析中国传统体育的人文特征,使其真正成为跨国度、跨民族、跨文化的世界性文化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中国现代法治建设的阻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价值体系和制度特征,必然会对当前社会主义现代法制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首先探讨了法律文化的概念、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中国现代法制建设的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和合思想 ,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个基本理念和思维方式。它以天人合一为核心 ,广泛地表现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许多方面 ,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个基本倾向和特征 ,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有着鲜明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历史悠远,延绵不断,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以伦理为中心,政治为本位,即伦理政治型文化;以儒、道文化为主体,其他文化作为补充的多元文化结构;具有明显的人文文化倾向;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教集体主义文化和以“义利关系”为中心的文化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1.
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直至现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仍有着很大的影响。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类型和特征,往往影响到思想文化的类型和特征,长期存在的小农经济对我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小农经济的特点中探求中国文化的成因和特征,获得二者的关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推进中国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是全部思想的焦点和核心。道德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本质的特征,它突出地表现为人伦道德本位化及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主要就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主义的成因、特点及现代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具有自身独特而鲜明的文化特征,在网络时代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文章在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和网络文化内涵、特征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做到网络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最近读了严士健先生的论文,其中有一个观点:中国固有文化中没有数学的地位”,感慨良多。郑毓信先生当面问我,“西方数学传入中国之后,是中国文化同化了数学,还是中国文化顺应了数学?”哲学家的问题深奥而难答,却是回味无穷。我最近在华东师范大学开一门新课—“数学文化透视”,对文化也有一些思考。一天,突然想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演绎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汉字与中国画同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汉字构形与中国绘画具有着共同的审美特点:起源于自然,表现于生活;造型突出特征,追求形式美;注重“神”似,创造旷远意境;表现虚实、黑白、阴阳,折射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理念和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与人格养成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是人格化的文化,中华儿女的独特人格是文化化的人格。中国古代悠久的传统文化遗产哺育和铸造出中华儿女的独特人格,中华儿女的独特人格特征又充实和丰富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遗产。人格化的文化,文化化的人格,以及两者的有机交融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传统和中华儿女独特的人格魅力。在新时期,我们应该发扬光大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人格养成教育中的优秀遗产,同时以更博大的胸怀广泛吸纳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文化精华和人格特征,以铸成新的中华民族魂,展示更新的人格风采。  相似文献   

17.
儒学德性传统与中国特色的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完备的德性传统,体现了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梳理儒学德性传统的文化精神,可以概括为价值理性、内在超越、整体主义等文化特征。植根于儒学德性文化传统,才有我国道德教育的根深叶茂,才能在全球化时代保持文化教育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道德教育是主体性与规范性的统一;是现实性功能与超越性本质的统一;是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印度传统文化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印度传统文化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烈鲜明的专制主义大一统文化特征;印度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宗教文化,主张在宗教中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具有极强的出世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入世有为,伦理本位特征十分明显;印度传统文化的思维特征是“梵我同一”,追求对现实矛盾的佛性超越,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上过分强调均衡调和“峭偏不椅”。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特征的神话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话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蕴含的民族精神与文化性格势必会深深烙刻在各民族的体育文化上。通过对中国神话“人兽共体”的外形、“重德尚和”的价值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特点的分析,合理地阐释了中国传统体育存在仿生性、道德性、中庸性和整体性特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阴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法家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推崇用封建的“礼法”来规范人伦关系,片面强调不平等的政治伦理教化功能,维护超稳定的社会结构和内在的血缘关系。总的来说,这种文化制约个体的自由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华民族温顺谦卑、平和柔弱性格的生成,在政治、伦理、经济和教育等方面表现出阴柔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