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私人企业倡议”是里根政府时期对拉美经济援助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把促进拉美国家私人企业发展和鼓励拉美国家实行市场经济的改革作为两大中心目标。这一倡议在促进拉美社会和经济进步的同时,也给拉美带来一些社会问题。“私人企业倡议”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拉美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2.
2011年12月3日,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首次峰会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拉下帷幕,会议宣告“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正式成立。该共同体是指由托丁美洲和加勒比33个国家成立的类似非盟、欧盟的拉美国家地区组织,共同体成为拉美和加勒比统一的政治组织,将捍卫各国主权,维护拉美团结,促进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现实客观需要,实施了高等教育"自由化"改革,希望通过改革增加高等教育的公正性与平等性,从而提高社会底层群体的社会地位,促进拉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由于削减政府干预的政策实施过于粗放、竞争机制产生的作用过度市场化、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过于商业化,这一高等教育改革产生了难以消除的负面效应.对于拉美国家底层群体来说,接受高等教育的门槛并没有降低,反而有抬高的趋势;高等教育的公正性、平等性不仅没有得以充分体现,反而呈现出反向态势;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也没有增多,而是进一步减少.因此,拉美高等教育"自由化"改革没有完成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4.
高维谦 《唐山学院学报》2023,36(2):57-67,85
"一带一路"倡议是当前拉美智库十分关注的议题之一。拉美智库学者从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不同视角对该倡议进行研究,他们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外战略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增强密切相关,其实践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底色,重塑全球治理新格局。但由于中拉双方在文化价值、发展理念、政治体系、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差异巨大,部分拉美智库学者对"一带一路"倡议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鉴于此,为避免对相关议题的误判,我国在发展与沿线拉美国家关系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政策互信,积极寻找塑造我国良好国际形象的有效途径,增强中拉双方智库界的交流互动,扩大"知华派"朋友圈,以促进中拉双方在携手共"一带一路"时超越认知分歧而形成对接合作共识,为中拉关系的全方位发展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5.
洪育沂教授主编的《拉美国际关系史纲》已于最近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该书展示了从19世纪初叶通过独立战争先后建立起18个拉美国家开始,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直到20世纪90年代,长达近两个世纪拉丁美洲国家之间,拉美国家与其他地区民族独立国家之间,以及美、英、德、苏联等国与拉美国家之间,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贸易等领域关系的广阔历史画卷。正如编著者所指出,“拉美国际关系史的基本线索有4条:1.拉美国家为维护独立主权和发展民族经济,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侵略、奴役和干涉的斗争;2.殖民主义、帝…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和拉美地区各国在经贸、文化等领域合作的不断加深,“拉美汉语热”、“拉美汉语学习热潮”等字眼频频见诸报端。笔者在对这一现象调查研究,并于2006年到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国家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对拉美地区“汉语热”现象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拉丁美洲地区,美国学校起步比较早,影响深远。一方面,美国学校让更多拉美学生有机会接受美国式教育;另一方面,美国学校加快了美国文化与拉美文化的融合,使美国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在拉美产生了巨大吸引力。通过对二战后美国在拉美办学的历史背景及特点分析可知,美国学校是美国全球布局的一支“隐性”力量,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有助于美国了解拉美国家的历史文化,维护全球霸权。  相似文献   

8.
当下,中国社会处于改革深水区、转型关键时期。在凤凰涅槊般转型过程中,特别是城镇化进程中,吸收和借鉴其他发展中国家转型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拉美国家失败的惨痛教训,是我们避免重蹈其覆辙的重要举措。避免“拉美陷阱”是实现中国转型、实现太平洋西岸风景独好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9.
20世纪30年代,美国对拉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实行了所谓的“睦邻”政策。这次调整在拉美关系史上意义重大,学者们历来对之褒贬不一。本文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试对这一政策进一步加以分析。美国进行政策调整的原因促成美国在30年代对拉美地区进行政策调整的因素很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缓和拉美国家的反美情绪,改变美国在拉美人心中的形象,扭转美国在拉美地区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0.
拉美地区的环境教育注重社会文化内涵,并在很多国家已经初步形成了推进环境教育的机制,而可持续发展教育目前仍在起步阶段。目前,拉美国家综合两者,提出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在拉丁美洲,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本质上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促进了拉美环境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相似文献   

11.
经济贸易问题日益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有人认为对外贸易总会是一方受损、另一方得益的"零和"关系。随着中美贸易差额近年来逐渐扩大,中美间的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多,美方也借此问题频频向中国施压。这似乎印证了中美贸易终究逃不脱"零和"的困境。其实,搞清楚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实质才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试图从"非零和"的角度来认识中美贸易方面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艾略特的“非个性化“诗歌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个性化”是艾略特最有影响力的文学理论,它是针对浪漫主义的“个性说”、“天才说”而提出的,它主张诗歌不是诗人个性与个人情感的反映,而是个性与情感的脱离。“客观对应物”与“情感统一论”是诗歌非个性化的实现途径。艾略特本人的作品尤其是早期的诗歌最能反映他的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13.
由于历史久远的原因,古希腊诗人萨福的生平和创作给后人留下很大的想像空间。在塞林格的小说世界中,"萨福"和她的诗所代表的是一个尊重个性与情感的世界,寄寓了作者藉"萨福"之名,为现代生活创造一种新秩序的用意。  相似文献   

14.
本结合当前素质教育,针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更深一步地探讨、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的学习心理上.2、由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加强体育学习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谈美国的"新干涉主义"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新干涉主义”也随之出台。“新干涉主义”的出台有其背景和条件,对世界的影响极大。面队“新干涉主义”,中国应积极面队,冷静思考,沉着对待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减轻对中国的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霍华德和金合著的两卷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历史命运进行了评说,是20世纪末西方学术界最有影响的观点之一.尽管他们的许多观点和主要的分析方法,我们都是不赞成的,但是,他们的理论观点对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历史与现实问题还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根据教学实践,提出将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微型实验这两种教学手段,有机整合,形成一种切合当前教学实际的教学手段。用实例证明,通过“双微”整合教学,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D.H.劳伦斯向来以对两性(包括同性)的身体的书写受到关注.在其短篇小说<普鲁士军官>中,军官与士兵异质的身体特征成为两人潜意识对话的基础,成为构建生命关系的出发点.以暴力实现身体欲望的诉求曲折体现了建立男性同盟的可能性及其政治意义.由身体的感觉启动无意识,唤起生命的本质存在,成为劳伦斯对抗现代工业文明理性与程序的媒介.  相似文献   

19.
《莫须有先生传》是一部废名的精神自传;该书的写作,受到了《堂吉诃德》的深刻影响。解读《莫须有先生传》,不当以寻常小说看待,其体形式类似禅宗公案,而废名写的是一己(即莫须有先生)的参悟行为,反映了莫须有先生由参悟而彻悟,与本体同化,归于无限的精神升华过程。  相似文献   

20.
"自然主义谬误"是G.E.摩尔对传统伦理学的颠覆性判决.他认为这一错误的实质在于首先,传统伦理学总是给不可定义的下定义;其次,它们又总是把价值归结为事实.摩尔的论证既有逻辑分析,又运用了独特的"开放问题"检验法.当然,摩尔的批判是有重大缺陷的,因为他对事实与价值关系的解决仍然是形而上学的、不彻底的;马克思的实践观为解决这一历史问题提供了科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