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对课堂45分钟前后的“候课”、“踏点”与“压堂”等问题从教与学双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谈“候课”     
前几年,在与一位退休教师闲谈中,他语重心长地说:“教书三十多年来,上课时只有我等学生,而绝不允许学生等我。”这就是“候课”。“候课”,故名思义就是教师提前到教室等候上课。候课并非小事,绝不能认为早一分钟晚一分钟无关紧要。教师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候课...  相似文献   

3.
最近听了一堂五年级的作文指导课,内容是“场面描写”。可容纳三百多人的阶梯教室座无虚席。上课铃响了,老师微笑着走进课堂,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场面描写”的作文任务后,便要求学生背诵《难忘的一课》中描写场面的片断。学生背不出,无一人举手。老师降低要求,可以在这课中随便选一个片断进行背诵,学生还是摇头。教师拿出花名册任意点了一名学生,被点的学生站起来满脸通红,其余的学生有的把头低下来,生怕被老师点到,有的无可奈何地望着老师。听课的教师也生出疑问:颇有知名度的王老师今天怎么了?上课教师只好严肃地对大家说:“谁坐得不好我就点谁背。”刷的一下同学们的身  相似文献   

4.
王美霞 《作文》2023,(1):42-43
<正>上课铃响了,蝌蚪老师走进来,说:“现在是早上八点,是第一节课的时间,我们开始上课吧!”同学们很奇怪,每天早上第一节课都是八点上课,蝌蚪老师为什么要这么说呢?阿萌:蝌蚪老师,第一节课就是八点开始呀,您为什么要说一遍呢?蝌蚪老师:哦,这两天改你们的作文,不知不觉就被感染了。阿萌:啊,我们的作文有这样写的吗?蝌蚪老师:不信,你们看看——中午十二点,吃饭的时候,爸爸说:“我下午有事,不能去接你们,放学你们自己回家能行吗?”  相似文献   

5.
有些“变味”的课堂:我喜欢听课,尤其喜欢听真实的随堂课,因为《语文课程标准》的落实就是要靠一线老师一节一节真实的课堂来达成。可是,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往往存在以下几种现象——1,无视《课标》。2,生硬地“套”《课标》。3,“歪曲”《课标》。课堂与课标成了两张皮。在与上课老师的课后交流中我发现:上课老师对《语文课程标准》还是“知道”的,有的老师说起《课标》来还头头是道,甚是内行。我把这些现象称为“眼高手低”,把这样的《课标》称为“纸面课标”。也就是说:老师还没能真正领会《课标》的精髓,对《课标》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纸面”,所以一到课堂就变了味道。  相似文献   

6.
梅兰芳在世时,有人向他讨教演艺成功的“诀窍”,他说:“我把每一次上台演戏都当作第一次,总不敢马虎从事,即使是演过几百场、滚瓜烂熟的戏,上场前也总要温习温习,做好准备。”于是,人们总结梅先生成功的诀窍在于“温戏”。“三尺讲台”固然不是舞台,但也有个“进入角色”的问题。教学固然不能“照本宣科”,却也不能任凭自己即兴发挥。一个教师即使知识、经验很丰富,也得尽可能全面、深刻地熟悉教材,并创造性地运用教法,不可马虎从事。于漪曾说,她每一次上课,都要提前到教室外“候课”。对此,有人这样理解:于老师的“候课”,一是在心理上“进…  相似文献   

7.
候课,就是教师在上课前几分钟,提前到教室门口或教室内等候正式上课。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接触难免存有一些隔阂,学生对老师存有敬畏心理,想说不敢说,老师欲知而不得知,就使老师和学生之间产生了生疏感、距离感,这必然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而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一种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意识、一种追求。为了实现这一理想,达到这一目标,经过多年的工作宴践,我觉得候课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案例〕这是一堂六年级的数学实践活动课。学生已经学完了“调查与统计”一课。适逢某大型教改研讨活动在本校召开,于是有了本课。以下是本课的基本流程:一、从生活导入,激发探索欲望老师一上课就说:“今天我们在影剧院上课,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你们想了解客人老师的哪些情况?”学生的想法很多:有的想知道客人老师都是教什么的,有的想了解一下客人老师的兴趣爱好,更多的是想知道客人老师来自  相似文献   

9.
上课的时间就要到了,我整理好教学用品,照例提前一两分钟到教室“候课”。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朱老师,她可真“口罗嗦”!早上我们刚到校,朱老师就开始了一天的唠叨:“作业赶紧交上来,课前准备要做好。”上课铃声响起,朱老师又说道:“上课听讲要专心,举手发言应积极。”我们提笔写字时,朱老师又一遍一遍提醒:“不求写字速度快,写对写正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曹中原 《师道》2003,(3):28-29
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文俊,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十分动情地说:“小时候我对数学并没有多大兴趣,在大学二年级时还曾一度对数学失去信心,甚至想辍学不念。是一位姓武的老师的精彩授课使我改变了对数学的看法,对数学的兴趣发生了几何级数的跳跃,最终把数学研究确立为终生职业。”这里我们特别注意到,吴文俊提及武老师的课,赞之曰“精彩”;是武老师“精彩”的课改变了他,使他从“对数学并没有多大兴趣”转变为“把数学研究确立为终生职业”。足见,教师上课“精彩”与否,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我们思考过怎样把自己的课…  相似文献   

12.
我校针对部分教师“上课老师多讲多问,说课宣读教案,评课评述教案”这一现状,开展了全校性说课、上课和评课的“三课”活动,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具体作法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有趣的品德课——采访老师,为老师写一篇小传。学校里这么多老师,我该采访哪一位老师好呢?我正想着,突然听见同学们说下节课是体育课。“对呀,不如采访孟老师!”我马上做好了采访的准备,想好了采访的内容,盼望着下节课的到来。等啊,盼啊,终于上课了。孟老师满  相似文献   

14.
胡修喜 《教育》2014,(30):39
学校举办数学文化节,邀请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贲友林老师到校上课。听惯了语文大师们的课,很想见识一下数学大师的风采。开始上课了,期待中的“精彩”并没有出现,贲老师的语言和语文教师比起来显得有点“苍白”,似乎少了激情与诗意。就连课前互动也是那样的简练,颇有一种“单刀直入”之感。这样的课好像少了点“荡气回肠”,也似乎缺了点“酣畅淋漓”。  相似文献   

15.
上课铃响了,唐老师走上讲台,深深地吸了口气,微笑着对同学们说:“上周我们学习了习作例文《松鼠》一课,大家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小松鼠描写得那样逗人喜爱的?”一位学生:“作者先写了小松鼠的外部形态,再写小松鼠的活动情况.”唐老师出示如下表格,一边启发学生回答,一边板书填写表中内容:  相似文献   

16.
凌烨 《师道》2005,(5):20-20
当教师的往往都特别羡慕那些在讲台上总是从容不迫、挥洒自如、纵横捭阖、妙语连珠的同仁,并誉之为“大师风度”,而把那些一到上课前夕即心情紧张、神色凝重的老师视为“小家子气”。殊不知,大师亦非“紧张”的绝缘体,不少的名家大师在课前竟然与我们这些无名小辈一样,其内心也常常会被一种莫名的“紧张感”所笼罩。  相似文献   

17.
从上学到现在,我上过的课宛如天上的星星一样多;老师,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亮,下面,我把最亮的一颗送给大家。“叮铃铃”清脆的上课铃声把我们召进了教室,像往常一样,笑容可掬的丁老师早已坐在了教室,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老师脸上那迷人的笑容不见了,显得特别严肃,我们几十双眼睛好奇地盯着老师。只见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了“说说心里话”五个醒目的大字,神情严肃地对我们说:“这是其中考试  相似文献   

18.
在许多语文公开课上课之前。一般都有几分钟的课前谈话。很多老师都会抓住这几分钟的时间,或向孩子自我介绍,互相熟悉,既可以消除陌生感,又可以增进感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或选择一个话题和孩子一起聊聊.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使孩子的注意力快速地集中到课堂上来;或创设一个情境,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上课的主题,为正式上课徐徐拉开序幕.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可有些老师却觉得上好一堂课更重要。因此不够重视课前谈话,在课前几分钟只是和学生随意地、没有目的性地闲聊,就等上课铃声的响起。这样的谈话浪费了课前大好的“时光”,不足取:另外,在一些公开课上.偶尔能看到上课的老师照搬某位名师的课前谈话,而其谈话的内容却与自己将要上的课毫无关联,听后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很不舒服。  相似文献   

19.
“丁零零……”上课铃声又准时地奏响了。朱老师笑容满面地走了进来,一节有趣的课就这样拉开了序幕。一向以生动的谈话引入新课的朱老师一言不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大字——“演讲”。写完后,他又神秘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纸团。同学们都用好奇的目光瞪着讲台上的小纸团,琢磨着老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朱老师  相似文献   

20.
    
第一遍上课铃响后 ,我正在教室外候课 ,几位风风火火的男生提着杯子 ,慌慌张张从楼下跑向教室 ,随着几次“咣_当”的门声 ,第二遍上课铃响了 ,我走进教室准备上课 ,这时“门”被轻轻推开 ,王志强悄悄走进教室 ,转身轻轻把门关上 ,同学们看愣了 ,我也看呆了 ,前后不过一分钟 ,发生的这两幕截然不同的情景 ,引起了我和同学们的思考。我当即决定临时改变上课内容 ,上成一节以“门”为话题的情境作文教学课。我说 :“刚才发生的这两幕同学们都观察到了 ,作文的真谛 ,就是在抒写真实的生话 ,同学们准备好纸和笔 ,将刚才老师在教室外候课 ,几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