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26名国家健将级男女铁饼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分别统计了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原因、损伤的性质及损伤发生的部位,了解铁饼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构成比。根据生物力学指标和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情况,采用近景动态立体摄影的测量方法,用两台有电子快门的进口松下摄像机,对运动员现场比赛、训练进行定点拍摄,拍摄频率为50 Hz。采用爱捷运动录像快速反馈分析系统,进行图像采样和数据计算,用三维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法,找出我国优铁饼运动员腾空和过渡阶段膝关节运动损伤原因。  相似文献   

2.
髌骨损伤是膝关节常见的病。主要在专项运动员中较多见,几乎在所有运动项目中都发生过髌骨损伤,但田径的短跑、跳跃、铁饼,篮球及排球运动教学训练中最多。设法预防髌骨损伤是非常重要的,有许多青少年,由于过早从事专项训练,急功近利对膝关节损伤未加预防而形成此病,严重影响运动成绩的继续提高。  相似文献   

3.
一、情况分析 近几年来,有相当一部份优秀铁饼运动员的膝关节损伤,对系统性的训练和技术上的突破造成了很大的障碍。给迅速提高成绩带来影响。通过对天津队、江苏队铁饼运动员(70—79年四届全运会前的正式队员)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基础理论进行分析,从中找出髋骨劳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与大家共同探讨。 调查情况按运动医学分类列表如下(见表一)  相似文献   

4.
髌骨劳损是由于膝关节运动量长期过大所引起的一种慢性损伤。多发于篮球、铁饼、铅球、举重等项目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膝关节的解剖结构及运动特点,分析膝关节周围韧带和肌肉参与体育运动时的力学改变,探讨运动疗法对膝关节损伤的康复效果并提出膝关节损伤的运动疗法康复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膝关节功能评分表(百分法)的临床意义。方法:83例患者,男44例,女39例,年龄19-40岁,平均31岁。受伤时间1-28天,平均8天。损伤情况:半月板损伤60例,其中左膝27例,右膝33例: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半月板损伤23例,其中左膝9例,右膝14例。患者入院后,统一由一名康复治疗师分别使用膝关节功能评分表(百分法)和Lyshol m评分表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将二组评分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83例患者采用膝关节功能评估表(百分法)评估,评分为52·58±19·18;采用Lyshol m评分表评估,评分为51·86±19·71。将二组评分数值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r…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外铁饼运动员的技术参数,身体素质和技术特点的分析,找出我国在投掷铁饼技术上存在的不足,以尽快提高我国铁饼运动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发现,大众网球运动中运动者膝关节的损伤比较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大众网球运动中膝关节损伤原因、损伤类型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网球运动爱好者预防和治疗运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掷铁饼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性较强的力量项目,针对目前铁饼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这一薄弱环节,分析铁饼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生理学依据,阐释当前青少年铁饼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提出青少年铁饼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的原则,以期为改善青少年铁饼运动训练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我国高山滑雪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山滑雪运动中,膝关节损伤是最常见的损伤,其损伤部位主要是前交叉韧带、滑囊炎、髌骨劳损、半月板损伤和侧副韧带损伤。旨在引起在高山滑雪教学、训练、比赛时减少膝关节损伤及其预防的重视,使运动员尽量减少和避免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发生,进而延长运动寿命,提高训练效果,维护及稳定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1.
运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对体院非体育专业10名女生在练习太极拳中右膝关节承受大负荷的典型动作(海底针)可能造成膝关节损伤的力学机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表明:动作中膝关节重力矩、肌力矩的显著增加是膝关节损伤的主要力学机制;股四头肌所承受负荷(肌力)的显著增加是髌韧带损伤的主要机制;肌力矩变化量和关节角度变化量的相关性显著,健身者可以通过改变膝关节角度预防损伤;健身者也可以通过减少运动时身体负重,掌握动作技术要领来预防损伤。  相似文献   

12.
徐栋 《体育科研》2012,33(4):89-91
举重运动员由于经常持续地承受大强度的训练,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劳损和伤病。而在这些伤病中,膝关节损伤十分常见。一旦膝关节受伤,将不能接受系统的力量训练,而且会影响专项成绩,造成专项成绩的停滞不前或下降。腿部力量又是举重专项成绩提高的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如何进行膝关节伤后腿部力量康复训练,使膝关节受伤的影响下降到最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经过实践摸索,发现有几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可以使系统训练不受太大的影响,腿部力量下降也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肩、膝关节损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1999年全国游泳冠军赛和锦标赛的18个代表队120名优秀运动员的肩、膝关节损伤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肩、膝关节损伤占运动损伤的61.5%,且多为训练年限6~9年的健将级以上的运动员;患急性肩关节损伤多是主项为自由泳、蝶泳或仰泳的运动员;患急性膝关节损伤则以主项为蛙泳的运动员较为常见。针对我国秀游泳运动员肩、膝关节损伤的原因,提出预防和治疗肩、膝关节损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关于划船运动员腰、膝部损伤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划船运动员常见损伤的原因,提出要避免腰和膝部损伤的发生,关键在于及时消除运动后腰、膝部疲劳和注意平时的预防环节。  相似文献   

15.
足球运动员膝部创伤原因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南足球运动员膝部创伤情况的调查,分析了造成膝伤的原因及膝伤的形式,指出治疗膝伤最重要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举重运动创伤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共调查 2 6 5名男女举重运动员。并对其相关内容进行了比较分析 ,男女合计患者率为 78.4% ,而女性为90 .0 0 % ,共检出 12 1种损伤 ,但常见的集中在 12种。受伤部位以膝和腰患病率较高 ,依次为腕、肩、肘、髋。 73.8%的损伤是慢性损伤或急性转为慢性的损伤。除膝患病率女性高於男性外 ,其他如受伤种类 ,疗效以及受伤原因等 ,男女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损伤原因以错误技术动作 ,强度或量过大 ,以及身体疲劳等因素为突出。提出了减了损伤的预防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众足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自1999年至2002年间,因参加足球运动受伤来我处就诊的患者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众足球运动损伤主要集中在踝、膝部,技术动作不正确为其受伤主要原因,摔倒是受伤的主要暴力类型。  相似文献   

18.
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症状诊断与急救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篮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强的运动,其运动技术容易导致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对膝关节损伤机理、症状进行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急救措施,旨在维护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推动篮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运动性膝关节损伤的临床康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膝关节不稳定性损伤的不同状态,对不同运动强度,不同运动开始时间在损伤康复研究中的价值进行比较研究,为运动性膝关节损伤的临床康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Currently, there is no overview of the incidence and (volleyball-specific) risk factors of musculoskeletal injuries among volleyball players, nor any insight into the effect of preventive measures on the incidence of injuries in volleyball. This study aimed to review systematically the scientific evidence on the incidence, prevalence, aetiology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volleyball injuries. To this end, a highly sensitive search strategy was built based on two groups of keywords (and their synonyms). Two electronic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namely Medline (biomedical literature) via Pubmed, and SPORTDiscus (sports and sports medicine literature) via EBSCOho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kle, knee and shoulder injuries are the most common injuries sustained while playing volleyball. Results are presented separately for acute and overuse injuries, as well as for contact and non-contact injuries. Measures to prevent musculoskeletal injuries, anterior knee injuries and ankle injurie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These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found to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decreasing the occurrence of volleyball injuries (for instance on ankle injuries with a reduction from 0.9 to 0.5 injuries per 1000 player hours). Our systematic review showed that musculoskeletal injuries are common among volleyball players, while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remain scarce. Furthe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should focus on other specific injuries besides knee and ankle injuries, and should also report their prevalence and not only the incidence. Additionally, high-quality studies on the aetiology and prevention of shoulder injuries are lacking and should be a focus of future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