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蒋高明 《科技文萃》2005,(5):158-160
草原退化现"毒"草 我国有天然草原面积约53亿亩,这些草原一方面支撑着少数民族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我国西部生态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非洲水牛是群居动物,它们脾气暴躁,攻击性强,是非洲草原最危险的动物之一,就连草原之王狮子都惧怕它们三分。但是,它们却常常成为狮子的猎物。  相似文献   

3.
新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茆永福中国的新疆地处中亚,是世界上重要的历史民族区之一。新疆地处亚欧大陆的中部,周围是高山环绕,远离海洋,三山夹两盆,造成地理上的封闭单元,在高山与盆地之间形成高山草原与荒漠绿洲的圈层结构。高山草原和荒漠草原之间,适合...  相似文献   

4.
引导学生在比较、联系、点拨中学习──《草原》重点段教学谈江苏洪榴《草原》第一段记叙了作者初入草原见到的美丽的自然景色和自己的感受,是课文的重点之一。作者谴词造句准确传神,描写的草原景色特点鲜明,表达感受的方法有直有曲,是进行语方训练的好材料。我采取了...  相似文献   

5.
“达丽玛摸着自己的干燥的衣服,依在门前深情地望着老师的背影在蒙蒙细雨中远去……春天的雨点,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发勃勃生机。春天的雨点,仿佛也落在达丽玛心里。”这段文字选自《春天的雨点》一文。要让学生理解“春天的雨点”是比喻乌汉娜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草原  相似文献   

6.
学会发展     
非洲草原上的尖毛草,是非洲大地上生长得最高的毛草之一,有“草地之王”的美称,但它的生长过程却十分怪异。在最初的半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高,人们甚至看不出它在生长。在那段期间,草原上的任何一种野草,长得都要比它旺盛,没有人能看出尖毛草会是今后的“草地之王”!  相似文献   

7.
草原     
草原大黎爱草原,因为草原是宁静的大海;爱大海,因为大海是波动的草原。在草原,总想之大海;望大海,又似身在草原。于是常想,草原是否就是绿色的大海,大海是否就是蓝色的草原;亦或大海是沉淀的草原,草原是隆起的大海。在草原,草原无边;望大海,大海无边。微风吹...  相似文献   

8.
傅东缨 《师道》2004,(4):6-8
大西北新疆伊犁州有世界四大河谷草原之一的巩乃斯草原。美丽的巩乃斯草原腹地有一所全疆名校新源县阿勒玛勒乡二中。该校有一位获1996年“全国十杰中青年教师提名奖”的“小字辈”校长。他善操西方铁规,娴驭东方情感,谙熟人才发掘,在管理三要素之间纵横驰骋,播种千顷草原,育苗天山脚下,名动四方。  相似文献   

9.
赵文化的兴起与草原文化有关。在古代,赵氏作为一个宗族,他活动的地点始终与草原上的戎狄联系在一起。正是华夏文化和草原文化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互相冲突的结果,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有两重性格的赵文化。赵文化的特点和精神可以概括为三点:首先,它是开放的文化,是通过不同的区域文化接触的结果;第二,它是进取的文化,是不同文化之间汲取的结果;第三,它是包容、融合的文化,是农耕文化与草原戎狄文化结合形成的结果。赵文化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区域文化之一,对赵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人性入手,阐释了改革开放以来,草原牧区草地退化、牧民分化及文明淡化的内在驱动力.草原生态环境问题是现阶段人性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和谐造成的必然结果;牧民群体分化是人性欲望追求下草地作为生产资料再分配的结果:文明淡化是传统草原文化受到人性释放而遭受冲撞的结果.草原生态保护必须以发展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为前提,通过重塑正确的人性追求价值观来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文明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南下中原是契丹辽朝统治前期的根本国策之一。辽太祖灵活机动地推行远交近攻策略,辽太宗尝试了混一天下的理想,辽世宗则试图继续前辈的一贯政策,这是长期以来草原地带向农耕地带作向心运动的必然结果和反映;辽穆宗根据形势的变化,将南下中原调整为草原本位政策。在中原政策问题上,契丹统治阶层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12.
在祖国的最北方,有一片我国最大的草原——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呼论贝尔大草原是世界最著名为三大草原之一,这里地域辽阔、风光旖旎、水草丰美,  相似文献   

13.
若尔盖大草原地处四川、甘肃、青海3省结合部的中国川西北大草原,由若尔盖、阿坝、红原、壤塘4县组成,为中国五大草原之一,面积35600多平方千米,其中著名的草原有热尔坝大草原、松潘草原和红原草原,是以牧业为主的藏族聚居地。草原海拔3500米~4000米左右。  相似文献   

14.
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美丽的金莲川草原上,上都河(滦河上游)的北岸,屹立着一处规模宏大的古代都城遗址,这就是沉寂了六百余年的草原国际大都会--元上都.  相似文献   

15.
草原荒漠化的成因,除了自然原因外更有多种人为原因。近20年来,草原荒漠化十分严重,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中草原开垦及其背后的人口过快增长是一个重要原因。草原减负,转移草原超载人口和调整养畜规模,这是从根本上治理草原荒漠化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最具长远战略意义而又能保障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王忠范的诗,最富诗美、最能显示其创作个性的是草原诗,诗中有无处不在的对草原和草原人民至深至真的热爱,时时能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态度--真.诗中还体现出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张力,并在抒情中闪烁着哲理的光芒.  相似文献   

17.
今年八月九日,我和爸爸还有爸爸单位上的叔叔阿姨们去了甘南的桑科草原。那天下午两点三十分我们乘坐一辆小面包车出发了,一路上我看到马路两边的麦子、玉米都成熟了,正垂着沉甸甸的头等着被收割。在一路上美丽的秋景陪伴下,我们终于在晚上八点半到达了甘南。第二天早上,我们先去了有名的拉卜楞寺参观。它是中国藏传佛教最大的寺院之一。它的外观看起来像一座宫殿,很漂亮,里面也很大,曲曲折折的像个大迷宫一样。从拉卜楞寺出来后,我们就乘车前往桑科草原。本来我想象中的草原很小,就像广场上的草坪一样,可下车一看,呀!草原真大…  相似文献   

18.
东北草原包括东北三省的西部和内蒙东部的草原,位于我国温带草原带的东北部。东北草原根据自然特点可分为三大片草原:科尔沁草原、松嫩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它是著名的"辽文化"和"鲜卑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使它较早成为东北草原一个汉民族与蒙古族文化交流融  相似文献   

19.
“草原文化研究工程”自启动以来,研究成果非常显著,而草原文化“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核心理念是草原文化的核心观念在价值取向上的集中体现,亦成为近几年草原文化研究领域的重点,如何将草原文化核心理念融入文化产业的发展,把我区建设成为真正的文化大区,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使命.本文对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进行了梳理,希望对草原文化核心理念融入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会有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20.
"草原文化"是指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人民所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是中华文化极具特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是一种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的复合性文化.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它作为草原人民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理解草原文化这一核心理念,对发展本地区的旅游文化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