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中培育、赓续、发展起来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所有共产党人固守的精神家园。新时代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新要求,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革命精神的谱系脉络、内涵属性、逻辑起始与发展向度,做到率先垂范。新时代培育领导干部革命精神,应从坚守红色基因、增强斗争本领、坚定文化自信等三个方面着力,才能不断深化人民群众的认同感,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凝心聚力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2.
红船精神与沂蒙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中非常重要的两大革命精神,二者各具特性,在内涵、承载主体、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方面有所区别,同样作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沂蒙精神和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又始终贯穿着创新、奋斗、奉献的伟大实践,二者一脉相承,都是中国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精神源泉。沂蒙精神与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近代以来激励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晶。深刻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正确理解红色基因的核心内涵,把伟大建党精神孕育红色基因及革命精神谱系与时代相互融合促进,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精神特质。把伟大建党精神孕育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规划红色基因融入思政教学的系统布局,抓住红色基因融入思政教学的主体课堂,激活红色基因融入思政教学的实践课堂,引领红色基因融入思政教学的网络课堂,用好红色基因融入思政教学的社会课堂。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是党和人民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金寨红色文化积淀深厚,红色基因丰富多彩,是新时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优秀道德品质和传承革命精神的生动示范。传承和发展金寨红色文化是时代所需,也是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立足金寨红色文化发展现状,注重红色资源的整体性开发、集中区域优势力量、注重游客体验,能够进一步提高金寨红色文化传播影响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定文化自信,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大精神支撑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价值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需要的实践逻辑。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基因,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表现,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前提,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力保障,是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6.
红色基因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斗争与伟大实践中锻造、沉积和发展而来的先进思想分子的总和,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青春活力的精神密码和精神特质。从精神维度、理论维度、历史维度、价值维度和实践维度等五个维度深入探究习近平红色基因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有助于对习近平红色基因所蕴含的革命精神的理解和把握,在赓续中弘扬,在固本中前行,奋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  相似文献   

7.
革命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凝练出的思想和品质,激励着一代代人在革命和建设中创造出丰硕的成果,也将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的力量源泉。时代在变,不变的是红色历史、红色精神和红色基因。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就是牢记历史,将其精神和基因传承,培养青年学生又红又专的精神品格。高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优秀品质,传承红色基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与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大学生的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红色基因重要意义的论述,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高校在融入红色基因的实践中,要抓住主渠道、主阵地、网络新阵地和实践主动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百年峥嵘岁月,百年披荆斩棘,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伟大征程中,淬炼锻造了无数红色精神、红色基因.红西路军精神就是甘肃大地上独特丰厚、不可磨灭的红色精神之一.文章简述了红西路军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意义,并着重分析了将红西路军精神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0.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所形成的伟大精神及物质载体.将红色资源融入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是传承红色基因和促进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举措.文章以红旗渠精神为例,就其在顶层设计上如何融入高校人才培养进行了三个维度的分析.一是要将红色资源融入学校的育人目标定位,建立理念引领机制;二是要将红色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氛围营造机制;三是要将红色资源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好规划落实机制.  相似文献   

11.
肖梓蝶  涂建华 《地理教育》2022,(z1):198-200
一、地理研学活动中渗透红色革命精神的意义 1.精神层面: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精神 唯物辩证法认为,革命精神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只有建立在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上的革命精神,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和促进力.因此,红色革命精神也要在新时代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地理研学旅行中渗透红色革命精神,在促进学生...  相似文献   

12.
湘江战役精神是中国工农红军在抢渡湘江过程中,为突破国民党军事围剿,在绝境中英勇作战、拼死斗争,用热血和生命培育和铸就的伟大彻底的革命精神。湘江战役精神是伟大长征精神的集中体现,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湘江战役精神在中国革命精神谱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有着特别重要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3.
<正>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蕴含强大的“红色基因”,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并蕴藏着极其宝贵的教育价值。玉林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是广西早期革命领导人朱锡昂、李明瑞的故乡,是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之地,其丰富的红色文化,是高中生了解玉林历史、学习现代历史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14.
<正>红色,是日出的颜色,代表着光明与温暖,象征着革命与胜利。基因,是生物体遗传的基本单位。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的一种革命精神,是我党我军在长期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伟大信念。毛泽东诗词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一部辉煌的战史,是一个国家与民族命运的生动写照。道德与法治  相似文献   

15.
张凌云 《家长》2022,(3):67-69
开展红色基因教育,其主要目的就是传承革命精神,发扬光荣传统.红色基因作为革命时期的产物,是党史阶段人们的精神食粮和革命动力,但是进入和平时期,也要将红色基因中所存有的精神和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让革命先辈的奋斗成果可以持续绽放光芒.小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要自觉肩负其红色基因传承的责任,并在其中汲取到力量,在课堂学习中...  相似文献   

16.
红色家书作为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的载体,蕴含先进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优质资源.从文化强国目标提出、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挑战、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沉渣泛起等文化背景出发,挖掘红色家书涵养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逻辑依据,并提出红色家书融入课堂教学、丰富红色家书传播方式、家校联动等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伟大建党精神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思想优势、价值追求、行为品格、深厚情怀,是筑牢大学生信仰之基的强大思想武器、补足大学生精神之钙的强大精神动力、把稳大学生思想之舵的强大思想保障。一站式学生社区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阵地,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准确把握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融入导向的政治性、融入内容的整体性和融入方式的创新性,积极建立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的价值塑造机制、行为养成机制和制度保障机制,引导广大学生形成赓续红色基因的思想共识,自觉成为伟大建党精神的践行者、传播者、弘扬者。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作为一部生动、丰富的教科书,贯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和国家发展实际充分融合,带领广大民众成功探索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之路,孕育丰富、不朽的红色基因,成为民族复兴和国家繁荣发展的重大精神力量。诚然,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民众实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生成的精神价值与文化积淀。在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中,只有牢固树立红色基因传承的历史自觉和实践自觉,将正确的观念、鲜明的实践、深刻的史论视作传承和发展“坐标”,才能续写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新历史篇章。传承红色基因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内容,是解决党内突出问题的重要红色文化工程。新时代背景下,要全方位传承红色基因,  相似文献   

19.
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伟大抗疫精神的灵魂之根。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对红色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红色文化的时代体现。依据“认知—信念—行为”的心理认知模型,要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及时把握伟大抗疫精神的红色特质,深化大学生对红色基因和红色文化的时代认知,帮助他们树立红色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早期建党实践孕育和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由此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开篇之作,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源与本、根与魂。从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理解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对进一步赓续红色血脉具有深远意义,也为当前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