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慧娟 《文教资料》2010,(28):102-103
近代职业女性是女性解放运动与中国社会变革密切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女性近代化的提倡者、推动者。虽然她们只占广大女性群体的极少数,但其在近代中国社会各个职业领域的职业活动、宣传表率作用.促进了中国社会风气的转变、女性教育的发展,以及女性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转变,并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女性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女性观和女子学校教育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产物。其发展特点既受西方女性观影响,也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变革有密切联系。中国近代女性观和女子学校教育互动影响,在中国女性观与女子学校教育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对今天的女性观与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走向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女性主体意识觉醒、女报的宣传以及西学东渐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近代女性在家庭婚姻中的地位与婚姻价值观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本文以近代历史资料,辅之以女性笔记小说、杂记、文集等文献资料,从社会性别分析的视角,运用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近代中国女性在婚姻家庭中地位的转变和对待婚姻生活的态度及其行为的分析和考察,揭示中国近代女性婚姻家庭地位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4.
万琼花博士的《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以周南女校(1905-1938)为中心的考察》是一部整合思想史、社会史与妇女史的近代女子教育史,也可以看作一部具有开拓性的近代妇女思想史。该书置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建构于民族主义与女权主义两大语境中,论述了近代女子教育思潮的兴起变化,认为国家政党、男性精英、知识女性等都是掀起近代女子教育思潮的主要力量,近代知识女性正是在各种力量的矛盾运动中建构自身的主体身份的。  相似文献   

5.
在搜集、研读及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试从历代女性文学的边缘地位和近代女性创作群体的分类初步探索近代女性文学发展的某些层面。  相似文献   

6.
近代风俗画是研究女性生活珍贵的视觉史料,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女性生活形态的变化与在家庭、社会中的身份变化是近代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这在《点石斋画报》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在近代社会,由于社会的变迁导致女性生活状态的改变,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与角色需要重新考察和审视。本文以女性视觉为切入点,通过对《点石斋画报》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来呈现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女性生活的立体画面,并进一步探讨女性主体身份与社会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破戒》中的女性书写,探讨小说中女性的身体书写以及作者在小说中体现的女性观成为必要,这有利于阐述小说女性人物表现出的近代性和前近代性,进一步解析作者岛崎藤村的近代性的特点和女性观,剖析《破戒》的小说世界。解析小说如何通过女性书写建构对父权制压迫之抨击的隐性进程,对于拓展小说主题维度具有积极的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昌 《现代语文》2013,(7):109-111
词汇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受社会环境影响也最为明显。近代社会转型使女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大量有关女性的新词语不断出现,这不仅反映出女性家庭、社会、职业、文化、社会等生活方式方面的变化,而且折射出女性身份、地位、价值等社会心理和文化观念的变化,同时也是对旧有话语体系,即男性话语体系的冲击。通过对这些新词语的分析,可以建构出近代女性的生活图景,也可从一个侧面对近代社会历史变迁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早期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女性跻身报刊活动,努力充当女界喉舌,在为女界立言、建构女性话语空间方面启发了女性的思想觉悟,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宣传作用,并以其强烈的责任感深深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推动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因此,探讨近代知识女性是如何借助报刊活动从"失语"到"发声"建构女性话语空间,冲破私人领域束缚而步入公共领域的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近代女性服饰的变迁看女性意识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饰是思想的形象,它记载了时代的发展与人们思想意识的颤动。在中国近代这样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女性服饰发生了深刻的变迁,透过女性服饰的变迁我们可以解读出近代女性意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审美客体的散文文本,是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变为社会性审美活动的中介,是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依据.在接受主体眼里,它既是一种物化了的客观存在,又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审美存在,这与创作者追求的虚拟文本是不同的.本文从接受审美的视角,对文本的品质与层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内质的文本的审美探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马祖禅对自性、自身感悟的独特性的强调,以及随时著衣吃饭,任心自由的破除修行方式,对"吴中诗派"产生了影响,促使其文学创作表现出重心性、重主体的倾向,内容也趋向日常化、游戏化,体现了向元和诗风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20.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