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华 《文教资料》2014,(1):89-90,93
教育叙事研究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不容忽视。文章在叙事研究的概念、特征、现状和理论依据的基础上,从方法论角度提出了叙事研究的一般方法。即经验收集、意义诠释和将故事解读与建构性反思结合起来,以期对研究者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教育叙事研究:本质、特征与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通过描述个体教育生活,搜集和讲述个体教育故事,在解构和重构教育叙事材料过程中对个体行为和经验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教育叙事研究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思路和行动方式,主要特征表现为聚焦于个体经验,用年代学方法表述个体经验,搜集故事,重新讲述故事,编码并确定主题,描述情境与背景,与参与者全程合作。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所探究教育现象之中的研究问题,选择研究个体,从个体那里搜集故事建构现场文本,编码并重新讲述个体的故事,按照主题或类属解释个体的经验故事,撰写研究文本,确认与评估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自己独特的操作过程、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3.
教师叙事是指教师以叙述教育故事的方式陈述和反思教育经验,具有被动的、流俗性叙事和主动的、思想性叙事的层次区分。教师叙事是叙述一种主观经验,在时态上具有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内在连贯性,且展现了教师进入伦理实践的历程。叙事不仅仅是个人教育经历的呈现和孤立反思经验的故事,而是意在提炼、浓缩故事的意义。叙事有利于转变教师在教育学知识中的形象,提升教师个体的自我意识,为教师教育提供可行的途径,提升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含义所谓教育叙事研究,是指在教育背景中包含任何类型叙事素材的分析研究。它借由影片、传记、图片、对话等刺激,触发当事人进行故事叙说,并以当事人的叙说内容为文本数据进行分析,以期反映出故事叙说者本身的重要生活经历及生命主题。在教育叙事研究中,作为个体的人,又称“研究参与者”,向研究者叙说他们的、个人的、第一手的故事。“叙事”这一术语的英文对应词是“narrative”,它是由动词“narrate”变化而来,其含义为“以故事的形式详细地叙说”。在教育叙事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描述研究参与者的个体生活,搜集和叙说作…  相似文献   

5.
关于教育叙事研究,康纳利、克莱丁宁和康莉三位学者在其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方面都做出了较大贡献。研析他们的思想有利于我们接近理论的要义。他们不仅致力于挖掘叙事研究的独特价值,而且对于来自其他研究范式的批评,对于叙事研究应用过程中可能的“危险”如“好莱坞情节”、故事的“僵化”与“冻结”等保持警醒。体现叙事的本真品质和旨趣,如情境性、时间性、与生活经验的紧密关联等,并对整个研究过程及各环节保持理性,是教育叙事研究者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6.
教育叙事研究是以个人的经历为研究对象,将真实教育事件通过故事的方式讲述出来,对实践进行反思,诠释其中的意义,具有实践性、反思性、真实性的特点。教师叙事研究已经取得重大发展,借鉴其经验探索高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的新路径,会发现辅导员使用叙事研究有助于辅导员的素质提升,提供更多教育实践和教育反思的机会,促进辅导员成为实践者、研究者和自我发展者,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命叙事的道德教育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命叙事是笔者在研究生命道德教育的主要存在方式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它是一种特指的叙事,即指叙事主体表达自己的生命故事。而生命故事是指叙事主体在生命成长中所形成的对生活和生命的感受、经验、体验和追求,它包括叙事主体自己的生命经历、生活经验、生命体验和生命追求和自己对他人的生命经历、经验、体验与追求的感悟等,生命叙事具有自我性、日常生活性和生成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8.
关于教育叙事研究,康纳利、克莱丁宁和康莉三位学者在其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方面都做出了较大贡献.研析他们的思想有利于我们接近理论的要义.他们不仅致力于挖掘叙事研究的独特价值,而且对于来自其他研究范式的批评,对于叙事研究应用过程中可能的"危险"如"好莱坞情节"、故事的"僵化"与"冻结"等保持警醒.体现叙事的本真品质和旨趣,如情境性、时间性、与生活经验的紧密关联等,并对整个研究过程及各环节保持理性,是教育叙事研究者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9.
关于教育叙事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它不直接界定教育的实然性。也不直接规定教育的应然性,它只是给读者讲述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应重点把握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0.
西方叙事探究作为方法论旨在通过故事的述说与再现揭示经验与人的意义关系,进而激发读者的共情与经验传递。时间性、社会性与地域空间性是叙事探究的三大共识性特征。六大实践性策略是西方叙事探究呈现的共同思路。认识西方叙事探究的研究旨趣与研究路径有助于加深我国学者对叙事探究及其运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在实践中,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质量,教师的研究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要让教师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进行教师“叙事研究”是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The study aims to exa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a life story program on reducing Chinese American family caregivers’ stress due to the burden of caregiving. This study conducted a quasi-experimental pre-posttest research design. A simple one-way ANOVA was performed to tes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rvention on caregivers’ burden. The life story was not found to be direct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on reducing burden. However, through the life story intervention, it was discovered that among Chinese American family caregivers their perceived lower dependency of the care receiver, fewer needs of the care receiver and unknown time frame of continuation of ca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on the burden scale. The life story intervention improved family caregivers’ insight and judgment on the effect that care receivers’ needs and demands had on their continuation of caregiving.  相似文献   

13.
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一诗流传千年,影响很大。但遗憾的是没有留下这位和王维交情很深的李使君的真实姓名和身世。本文通过对王维的出身和王维交游人物研究以及查找唐代李姓梓州刺史的记录和唐代墓志铭等文献和实物资料,进而整理出一个逻辑链,从而得出这位李梓州的真实身份是唐太宗第三子吴王恪曾孙李峒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中唐著名诗人于鹄的生平事迹宋代已不详,《唐才子传校笺》考证虽然全面、精审,但尚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本文运用文史互证的方法,对于鹄的里贯、生卒年以及有关生平事迹进行深入地考辨,提出了许多新见。  相似文献   

15.
当代学者关于陈元光籍贯问题的争论,前后持续30余年,形成了30余篇专题论文,但是迄今仍难以形成定论。而现存史籍中关于陈元光籍贯的记载,按照时间先后分别为唐代岭南说、河东说,明代光州说、光州固始说,清代揭阳说、弋阳说,诸说形成时间跨度很大,且相关史籍的记载不乏自相矛盾之处,使得这一问题益发复杂。而学者们对陈元光相关史事、论著及相关陈氏族谱的考订,使得陈元光籍贯与事迹之间的错位更加明显,对于如何以最少的"错误"、最小的"误差"完整书写陈政、陈元光父子开漳、治漳事迹,增加了不少难度。  相似文献   

16.
爱丽丝.沃克在《日用家当》中用简单的故事情节塑造了黑人妇女的不同性格。对作品中人物性格的解读能很好地与作者交流,明了作者在故事情节中刻画人物形象的目的,以及人物的不同性格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了解人物的性格还可以更好地认识故事的主线,了解那个时代的真实生活,帮助读者透彻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17.
东西的小说《救命》讲述了一个情节趋向极致荒诞的故事——为了满足麦可可这一精神偏执的女子的过分要求,好人孙畅贡献了自己的婚姻.之所以荒诞而又圆满,原因在于这一故事情节只是抵达作品内蕴——探讨有关疯癫与理性的命题的工具.在生命陨灭的压力面前,疯癫与理性可以转换;当理性无法提供救赎的时候,生命可依托之物只余疯癫;表层上孙畅拯救了麦可可的生命,深层地作为信仰之象征的麦可可通过“疯癫”使孙畅从实用理性的禁锢中同样得到了救赎.  相似文献   

18.
人类心理有一种基本的叙事结构,它是揭示、表现人的存在意义的重要方式。自然科学的心理学仅仅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个方式。在我们的心理自我以及对世界的理解中,故事或叙事是第一位的。生活叙事应该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现象学的叙事治疗着重于人们从生活经验中构建故事的方式;治疗是治疗师和当事人合作创作故事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9.
卡勒德·胡赛尼的《灿烂千阳》讲述了两个普通阿富汗女性面对残酷的命运从失去自我到重拾生活希望的感人故事。借助文本细读的方式,通过对小说主人公之一从迷惘到顿悟的思想历程的叙事结构、成长仪式和成长引路人等方面进行分析,证明《灿烂千阳》主人公的年龄跨度虽超出了成长小说的一般年龄界限,仍是一部优秀的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成长小说,并指出主人公玛丽雅姆成为阿富汗千万妇女追求自我与渴望幸福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20.
中唐诗人刘言史在唐诗研究领域内尚无人发掘。通过对其生平的考证,对其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艺术手法全面研究,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被埋没光彩的诗星,应给予充分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