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媒体如何应对网络舆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2月21日,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指出,当年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有30%是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尤其是手机和网络互动,使得网络舆论更有杀伤力。  相似文献   

2.
2011年3月24日,由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研究所撰写的中国首份权威网络舆情指数报告——《2010中国网络舆情指数年度报告》,在重庆发布。报告显示,微博2010年一跃成为继新闻、论坛之后的中国互联网第三大舆情源。蒙牛“诽谤门”、金浩茶油致癌物超标等事件,均以微博作为舆情源头率先披露。今年“两会”期间,张春贤等省部级代表、委员的实名微博,更是使得这种新型传播方式发挥了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新闻记者》2008,(2):81-81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中首次增加了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4.
韩晗 《出版广角》2016,(23):28-31
文章选取首都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2015年借阅排行榜单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在"互联网+"语境下,北京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借阅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互联网舆情、技术的双重影响,使北京地区的公众阅读呈现从全民阅读向市民阅读转型的特征.研究结论表明,在"互联网+"语境下,互联网舆情及技术对北京地区公众阅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互联网舆情、技术是全民阅读向市民阅读过渡的催化剂,这一特点在以北京为代表的特大型城市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5.
继风靡2009年的天价烟局长落马贾君鹏躲猫猫等事件后,2010年中国网络舆情持续高发,我爸是李刚、辽宁庄河市千人下跪上访、富士康员工跳楼等事件,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各种社会突发事件、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经媒体报道尤其是互联网迅速传播,在公众中形成具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或观点。简而言之,网络舆情可以理解为公众对社会热点事件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可俗称为网民的社会政治态度[1]。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4.2亿,手机用户激增,微博客强势兴起,发展迅猛,QQMSN群超过5000万个,人人网、开心网等SNS社区依旧火爆,用户过亿。因此,如何把握网络传播规律,积极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移动互联网的网络舆情成为公共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舆情阶段性的生成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内涵,网络舆情的传播载体、传播方式等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本文将对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网络舆情的阶段性状态呈现以及新的特征内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势不可挡,2016年我国政府首次提出要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网络中有政府与公众之间解释与诉求不一致的话题,以及公众亟待政府关注与解决的问题。网络舆情安全也成为网络安全问题中不可小觑的因素。本文根据话语分析理论建立了话语分析模型,对河北省政府门户网站、河北省网上政务服务中心以及河北新闻网的内容进行抽样,然后借用模型对网络舆情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网络舆情安全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发现,政府机构参与、有媒体监督的网站让公民真正感受到了"互联网+政务"时代的到来。从提高公众满意度的角度来保障网络舆情安全,政府首先应该转变工作模式为服务群众、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应该联合媒体展开行动以及增强"互联网+政务"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4,(19):49-53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新的政治环境催生了舆论工作的新变化,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相生相伴,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作为舆情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社会矛盾和热点问题积聚的突出反映。传统网络和微博平台作为快速发展的舆论思想阵地,形成的"民生舆论场"影响着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决策。在4G移动互联网时代,政治环境与媒体的移动趋势催生了群体性事件的应对与舆情监控的新需求,已显现出了网络舆情的物质载体由PC转向智能手机,内容载体由图文转向视频,内容平台由社交化网络媒体转向视频社交移动APP终端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9.
数字     
《新闻实践》2012,(1):80-80
新华社记者从2011年11月21日开幕的“第十一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获悉,目前,微博客等社交网络呈蓬勃发展势头,我国微博客用户已经超过3亿。中央外宣办副主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钱小芊介绍。当前如何推动微博客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培育文明理性的网络环境是新的一年里我们面临的全新课题。我国已成为互联网大国,用户规模世界第一,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公共政策在社会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在不断调整,下文以2003年到2013年214件舆论情况事件为基础,研究网络舆情传播范围对公共决策的影响,调研突发的公共事件产生的网络舆情和公共政策建立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微博客:发现新闻与发布新闻的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博客正日益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新亮点。2009年下半年以来,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也纷纷开启或测试微博功能,人民网的微博“人民微博”也于2010年2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公测,这也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推出的第一家微博客。加上专门的微博网站“雷猴“等,国内的微博客网站群雄并起出现了红火局面。网民写微博形成一股热潮,人数呈爆炸式增长。新浪微博正式上线内测后,用户数以每周50%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2.
智能报告是一种由计算机仿真系统自动生成的信息报告。智能报告是网络舆情分析系统智能化所追求的一个目标。智能报告的可用性和易用性体现于“即时、多样、规范、简便”的基本要求。各类网络舆情智能报告则是互联网信息经过计算机系统采集和计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舆情挖掘研究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首先提出互联网舆情挖掘研究的框架层次结构,详细介绍各个层次所涉及的相关研究和关键技术,为网络舆情监控和预警综合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然后通过对现有舆情监测系统进行比较分析,从整体上了解我国的互联网舆情研究和实践应用;最后探讨互联网舆情挖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互联网舆情关键技术的研究提出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任琳 《新闻传播》2023,(9):44-46
步入信息化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空间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便捷的网络空间一方面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另一方面也成为网络舆情的“发酵场”,成为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重要问题。本研究首先分析和归纳网络舆情传播的生命周期。其次,对典型的网络舆情事件进行传播可视化分析。进一步归纳网络舆情的典型传播特征。基于此,提出网络舆情的治理建议,以期为决策者应对新时代重大网络舆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试论高技术传播时代的舆情预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毕竟 《新闻记者》2006,(4):29-31
“小道消息”本来就传播得快,在这个信息时代,手机和互联网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个人通讯工具.“小道消息”更是插上了翅膀,传播速度更快,传播密度更大。对舆情起着更大的引导作用,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16.
陶建杰 《新闻传播》2007,(10):7-9,17
网络舆情,有人将其定义为“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的看法或言论”,也有人认为是“互联网上传播的对某一焦点事态所表现出的多数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共同意见或言论”。本文将网络舆情定义为,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主要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帖转帖等实现并加以强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数字     
《传媒》2009,(1):99
2亿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2009年《社会蓝皮书》,其中《2008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指出,目前2.06亿中国人主要依靠网络获取新闻信息,占到网民总数的68.6%,互联网已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发源地。  相似文献   

18.
严小芳 《传媒》2021,(8):74-76
做好网络舆情监测,有利于政府有效把握社情民意,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有效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网上网下安全稳定.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使得舆情监测工作在人员素养、技术运用、语言交流、圈层传播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需从人才培养、队伍建设、联动协作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9.
詹新惠 《传媒》2015,(11):79-80
早在2009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就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那个时候提到的“媒体”,虽然没有明确指向网络媒体,但众所周知,2008年、2009年正是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舆情危机频发的高峰期.在那样的社会舆论环境下,要求领导干部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显然更多的是指同网络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浅论微博客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社科院2009年12月出版的《社会蓝皮书》中。正在勃兴中的微博客被评价为“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微博客一词源于英文microblogging,是由博客演变的一种新媒体。用户可以通过网页、手机、客户端软件、Email等方式向微博客发送信息,文本内容字数通常限制在280个字符(140个汉字)以内。同时可以实时跟随及转发某些用户发布的信息。微博客正以其简短、随意、轻松、自由的特点,迅速成为大量原生信息的发布平台。作为当下互联网媒介新时代的标志,微博客对舆论的引导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