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延安精神是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晶。延安精神主要包括:“四种精神、两条路线”,即:追求真理献身真理的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为了人民的群众路线。把延安精神归类于传统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涵,使中国文化更加显示出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弘扬延安精神,重点是弘扬它的主体、核心和精髓。延安精神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在于,面对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环境,高校要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凝炼特色、培育特色,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  相似文献   

2.
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当今中国的四大革命精神。这四大革命精神虽然在内涵、承载主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等方面不同,但却同样都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群众路线、艰苦奋斗等内容。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统一于中国革命的总过程。其中,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总源头,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集大成和成熟形态,西柏坡精神是"历史转折之魂",沂蒙精神则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崭新发展阶段,是介于延安精神与西柏坡精神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科学内涵和价值意蕴: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我们既要继承革命传统,弘扬延安精神,也要创新延安精神,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提供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文化自信的力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凝心聚力。以延安精神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一方面承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另一方面开启了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崭新篇章,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我们需要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中,传承弘扬和不断发展延安精神,从而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相似文献   

5.
<正>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重要内容,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国革命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生了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红色文化传统,成为文化自信的坚实底色。  相似文献   

6.
延安作为中国革命圣地,不仅在时空物质层面支撑起革命战略的发展,而且在精神经验层面凝练出中国革命文化的精华——延安精神,为民主革命胜利和后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的生成和发展是党带领人民在伟大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她生长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因而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她发展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实践中,因而富有革命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精神,红色文化孕育下的一种具体意识形态,独具特色的精神内涵丰富了红色文化体系,我们通过对延安精神德育价值的探究,加深对红色文化德育功能的启发意义。弘扬红色文化,不仅会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更能发挥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对于建设精神文明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机深重的年代用理想信念铸成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第一精神支柱。当前,必须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精神诸如延安精神中汲取养料,以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9.
延安时代造就的延安精神,就是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中心内容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是一种高度的精神文明。延安时期,党用延安精神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革命干部和建设人才,现如今时代虽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艰巨任务,仍然要求我们用延安精神把青年一代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0.
徐菁 《教育教学论坛》2015,(14):206-207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地域特色。延安大学从创办伊始,至今七十多年间一直秉承着以传承延安精神为办学理念,在日常管理中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传播红色文化,继承和发扬长期形成的优良办学传统,让延安大学成为延安精神活的灵魂,赋予延安精神新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随着图书馆应用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图书馆的人文精神逐渐淡漠。本文提出了在努力发展图书馆科学精神的同时,还要大力弘扬图书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整合是今后图书馆学发展的趋势,二者也是图书馆学发展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12.
大学精神是一种反映大学本质的精神状态,它是大学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慢慢积淀而成,并时时影响着大学师生价值观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内在力量。它不是指具体的某种精神,而是精神的升华,是大学在意义上的象征。从现实状况来看,理性精神反映大学的本质,理性精神象征大学。我国的大学最缺乏和最需要的仍然是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3.
"民族精神"的概念界说与研究思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科学合理地界说“民族精神”,对于深入的学术研究非常重要。然而,国内外学界对民族精神仍然存在许多不同看法。本分别概述西方学和中国学界说民族精神的主要思路与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合理地把握民族精神概念所应有的视阈、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学精神的失落与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学的作用日益突出,但体现大学宗旨的大学精神却已弱化,过分强调功利性,致使大学中应有的人文和科学合为一体的大学精神开始分道扬镳,大学中应有的灵气、活力不见了。为追回失落的大学精神.应在大学中真正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并重,以可持续发展眼光来发展大学。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把5000多年发展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高度概括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悠久的中华文明历史精华在当代的凝聚和沉淀,是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精华在当代的凝聚和沉淀,也是新时期新实践精华在当代的凝聚和沉淀。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与时俱进的概念。它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既具有传统性,又具有时代性,是历史传统精神、革命传统精神和新时期精神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泰州教育文化是古今泰州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区域性教育文化。泰州教育文化历史久远,素有尊师重教、勤学苦读、虚心好学、注重平民教育的优良传统,由此形成泰州教育文化的内涵和特质。这主要表现在:重教兴学的尚文精神;勤学苦读的学子精神;学高身正的大师精神;注重平民教育的民本精神。  相似文献   

17.
精神生态批评作为时代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下生成的理论精华,是一种全新的思想范式,是对人类内部精神和外在宇宙的绿色忧思。从精神到精神生态的演变和发展是对时代和人类的精神危机所做出的积极回应。自然需要这样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的繁衍和进步更需要的这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最根本的科学精神是怀疑和反思。怀疑精神就是不断探寻根据的精神,反思精神就是追求合理性的精神。真正使科学健康发展的前提,是让科学运行在科学精神之中,提倡在怀疑和反思精神推动下促使科学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9.
论苏轼精神     
苏轼精神具体表现为好学精神、独立精神、爱民精神、创新精神和旷达精神等几个方面,它对我们今天的“先进化,,建设和精神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就像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一样,值得弘扬。  相似文献   

20.
论大学精神的承传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勃 《高教论坛》2006,(3):39-41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生命和活力,它是“大学人“整体心理状态的反映,也是大学整体校园文化的反映.大学精神的承传和培育,既可以是纵向的继承和积淀,也可以说是横向的辐射和影响.大学精神通过其信念和价值的表达得以外显,表现为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等多种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