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团体心理辅导对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兰爽  刘森 《教育科学》2006,22(2):90-91
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结果证明,团体心理辅导使强迫、恐怖分数显著下降,使社交焦虑分数显著下降,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
本文目的是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五年制高职护理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采取随机抽取50名学生为实验组,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52名学生不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团体辅导前后均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结果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SCL-90各维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的抑郁、焦虑、恐怖、人际敏感、精神病性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得出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提高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王晴晴 《家教世界》2013,(4):206-207
团体辅导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纠正心理偏差,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团体凝聚力。本文以高职院校学生为对象,浅析团体辅导在高职生心理教育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团体辅导来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方法团体心理辅导。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干预,控制组不进行干预。结果团体辅导可以促进大学生对自我的了解,提高自信心,明确职业方向,提高职业决策能力。结论团体辅导可以作为大学生职业辅导的有效方法,对于独立学院的大学生而言,团体辅导是一种更明确、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职业辅导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以团体辅导的形式对50名初中生进行心理干预,得出结论: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根据该结论提出相关建议: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需要,安排有针对性的年级活动;常规心理健康课可以采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其他文化课也可以借鉴团体心理辅导的上课模式,培养学生各项积极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6.
刘畅  周帆 《文教资料》2010,(17):222-224
本研究选取81人作为被试,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并借助SCL-90量表的检验,探讨了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发展性心理辅导的有效性。结果显示:SCL-90量表中除精神病性因子,其它各个因子的得分均有显著差异,在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各个因子的均值均有所降低。这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作为大学生发展性心理辅导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闫明  赵凤香 《文教资料》2010,(31):226-228
作者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对大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进行了干预。通过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前测后测比较,以及团体心理辅导效果问卷的分析可知: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它可以使团体成员的职业自我效能得到提高。其中.对于“教育要求”自我效能的提升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生命教育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剖析了学校融合生命教育课的团体心理辅导教学内容,并对融合生命教育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教学设计提出了一些原则和步骤,旨在提高班主任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教学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9.
秦凯 《文教资料》2014,(5):140-141
团体心理辅导是近些年在大学中用得比较多的辅导方式,有着其他方式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学生干部是一个特殊群体,有自身的特点,也存在相应的问题,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干部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0.
宋朝霞  王峰  韩芊 《教育探索》2009,(1):120-121
团体心理辅导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矫治有明显的作用.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后,贫困大学生安全感水平有显著提高,焦虑水平明显降低,且有长期效果;在主观评价方面,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成员有积极改变自己现状的态度和行为,可以在一种诚恳、接纳的氛围中,与他人分享经验和感受,并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完成集体任务,使自己的安全感得到提高,焦虑情绪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职院校“双困生”的特点,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专门的帮扶介入小组,在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症状分布点的基础上,采取团体辅导的形式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主要内容,辅以个体咨询、朋辈咨询、心理讲座等形式,对于纠正“双困生”自卑、自闭以及社会交往弱化的心理障碍有明显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内涵分析入手,对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经验,探讨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13.
论学校发展性心理辅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发展性心理辅导日益受到广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以其“预防性”和“发展性”逐渐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发展性心理辅导是在心理科学理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以心理健康标准的重新界说为契机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发展趋势的一种理论模式。该模式以全体学生为辅导对象,注重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人格的完善。学校发展性心理辅导的实施可以采取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个别或团体咨询、家庭和社区辅导网络相结合的金三角模式。  相似文献   

14.
陈欣 《职教通讯》2020,(1):123-127
心理健康是应用型独立学院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加强学生心理精准帮扶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转变,心理精准帮扶目标应从多元公平向靶向精准转变、帮扶资源应从单维供给向多维整合转变、帮扶主体应从规模建设向专业发展转变。在社会支持理论范式下,剖析了应用型独立学院学生心理精准帮扶的实例,认为应从精准预防、精准识别、精准干预、精准帮扶等环节加强应用型独立学院学生心理精准帮扶工作。  相似文献   

15.
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江敏  郭刚 《云南电大学报》2009,11(2):25-27,31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一方面可以防患于未然,把有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遏制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能增强大学生自我抵御危机的能力,健全个体心理机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通过情绪、学习、人际交往、生理、人格和社会环境等指标确定心理危机的情势、发展、原因,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体系。即:立足教育,学会自助;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研究规律,增强互助;建立三级预警机制,保障有效干预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为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保障,但这一体系中对贫困生的心理资助方面出现缺失,成立专门的高校贫困生心理资助机构、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建立全方位的贫困生心理教育与咨询体系、开展贫困生的诚信教育与感恩教育和提高贫困生的心理自助能力都应包含在心理资助体系中。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问题、学习目标的模糊及被动性的学习压力导致的心理异常、自我意识引发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不和谐引起的困惑、恋爱问题处理不当带来的情感困扰、求职择业困难引起的心理焦虑等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以预防性和发展性为指导,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将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加强高校心理辅助工作力度,及时为学生解决面临的实际心理问题,寻求积极高效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8.
学校心理辅导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学,也不同于思想品德教育,与社会心理咨询也有区别。学校心理教师应该遵循五个原则,以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19.
浅析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体育及学校体育教学蕴含了丰富的心理学因素,"动"是体育教学的最基本特征。文章提出心理互动概念,分析其产生的心理学基础,强调心理互动在体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作用,说明良好的心理互动是实现良好的教学互动的前提,并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分析创设心理互动的方法和途径,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方面的责任与压力,极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高校教师心理福利以定期心理健康普查、心理援助与心理培训为主要内容,有利于缓解其心理压力,维护其身心健康。国家应从颁布法律、设置机构、划拨经费、配备人员、评估成效入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教师心理福利机制,以维护高校教师的权益,健全国家福利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