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必然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推进教育方法的创新,转变教学理念,即: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转变;教师讲授向学生主体参与转变;"近视教育"向"远视教育"转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转化。  相似文献   

2.
王晓丽 《考试周刊》2012,(53):179-179
在进行学生教育时如果能对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教育者可以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学生,尝试不同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3.
教育艺术与艺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艺术与艺术教育这两个概念属于不同的学科范畴。前者属于方法论范畴,是指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育方法、手段、技巧合乎规律而卓有成效地运用;后者属于内容范畴,是指以艺术知识为特定教育内容而对教育对象实施的教育,当然实施教育仍需要运用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4.
朱耀儒 《陕西教育》2003,(10):12-12
“因材施教”是孔子提出的教育方法。他在《论语.雍也》里说:“中民以上,可以语上也;中民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在这里孔子的本意是说,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两千多年来.“因材施教”作为教育工作的一条原则,旨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力、特长、性格、原有基础等具体情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教育。“因材施教”之所以在今天还具有生命力,就在于这个方法是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要求教育者既要做好优等生的工作,也要做好后进生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经济、社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求职业指导与之相适应。经济体制、工作模式、产业结构变化要求学生学会选择,使自己与社会协调发展;教育结构的变化对不同阶段的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职业指导要求;目前,职业指导在模式、方法、手段上出现多元化趋势。这种趋势有利学生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6.
初中阶段是人生的“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如何对初中生进行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经常探讨的问题。而能否全面、深入地认识和把握教育对象 ,注意分析学生的心理变化 ,即在工作中注意心理分析原则的运用是做好工作的关健因素之一。因为 :分析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动机 ,有助于我们确立切合实际的教育具体目标 ;分析学生的情绪、情感变化 ,有助于选择适宜的教育时机 ;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 ,因材施教 ,可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分析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态度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可以使工作更有成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7.
从方法视角来看,科学教育强调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占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超然的姿态出现,人文教育则强调学生的融入,是知识对学生的浸染与熏陶;科学教育侧重于"以理服人",人文教育侧重于"以情感人",尽管都强调学生的投入,但二者吸引学生的方法与内容不同,如果前者以内容的逻辑性、严密性取胜,后者则以形式的跳跃性与丰富性见长;施科学教育是一种内化的过程,是主体对客体的纳入,而施人文教育是一种外化的过程,是主体赋意义于客体,是主观体验的向外表达;人文教育强调各人的独特体验,更能容忍多样性与不一致性,而科学教育总是与过去有着更丰富的联系,更注重统一性.  相似文献   

8.
试论民族高校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生态环境教育较为滞后,少数民族高校学生的生态环境教育更为薄弱。以民族高校为平台,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十分必要。增强环境意识是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民族高校中的生态环境教育应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方面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倡教师的科研工作与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相结合;加强学科教育中生态环境教育的渗透;加强课程设置改革,对不同专业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或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主题实践活动,如社团、暑期实践、志愿者行动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以此发挥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生态环境教育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激励教育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激励教育要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因此班主任要革新激励教育的表达方式;激励教育也要把握契机,班主任可以结合不同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有的放矢,灵活应用。总之,激励教育需要班主任发挥智慧,找到好的表达途径。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实践证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均会影响教育的效果。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做到适时、科学、规范、适度,有的放矢。具体来说:在时间上要适时。即抓住关键期。据专家介绍,不同性别的学生,有不同的关键期。目前的学生,女学生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男学生可推迟到六年级或初中一年级是开始进行性教育的关键期。过早或过迟,均会影响教育效果。在内容上,做到系统化、序列化。就是说,首先要把整个青少年阶段的性知识教育看做一个整体,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和文化层次来决定性教育…  相似文献   

11.
辅导员教育学生的方法,是一门专业性,技巧性很强的学问,能很大程度上体现辅导员的道德修养、知识水平以及教育技巧.作者结合几年辅导员工作的体会,总结了几点教育学生的方法.分则是:激励教育、湿情教育、榜样教育、荣誉教育、人格教育、兴趣教育等六种方法.这六种教育方法从各种不同方面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引导,使辅导员能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态度及需求,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武汉某高校182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及有效性普遍持肯定态度;大多数学生都希望以小班教学的方式在大一至大四全面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上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对课程的目标、内容及方法有着更清晰的认识。对于不同专业、不同特点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及方法应有所不同。如何将多元化教学方法更好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批评教育是常用的教育方法之一。然而,批评教育如何做到行之有效,让学生心服口服地接受。是教师必须学会并掌握运用的教育艺术。批评教育的方式有多种,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施以不同的批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然教育实验法,探索提高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和方法。结果表明,改革心理学的教育方法是有效提高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之一;对于不同性别的学生,心理学教育的效果不同,心理学教育应加强针对性。  相似文献   

15.
对待不同学生和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用一种教育模式——赏识教育,去教育不同个性和认知水平的学生,那就有悖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适得其反。教育理论和实践证明:滥用赏识教育,无论对学生的发展。还是对祖国教育事业的振兴都是十分有害的。  相似文献   

16.
所谓"难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一些学生的主观感受。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印象、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这种感受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因为这位老师感到很难教育的学生,其他教师可能感觉到并不是难教育的。一般来说,老师在看到自己的教育方法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卫珍妮 《教师》2008,(18):47-47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班级工作中,对学生的常规教育和正确引导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学生,这不单单取决于班主任自身的能力和选择,还需要结合不同学生由于家庭原因而形成的不同人生观、价值观和个人习惯:对于普通家庭的学生,使用常规的教育方法,正确引导,往往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对于一些身处特殊家庭的学生,如果生搬硬套一般的教育模式,往往不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8.
正受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及自身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的影响,一部分学生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会偏离常态,成为所谓的"问题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的职业要求,学生有了缺点和错误,老师应当予以批评指正,甚至予以必要的惩戒,以便使学生及时转化,健康成长。有的老师批评教育学生,坚持科学方法,学生心悦诚服,知错就改,人生因此而发生了改变;而有的老师批评教育学生方法不当,学生不当一回事,不理解,不服气,逆反对抗,甚至还会记恨终生。不同的批评教育效果不同,体现着不同  相似文献   

19.
刘川 《四川教育》2006,(1):19-19
人的属性、特点不同,所以教育选择必然不同,这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是谁也不可改变的事实。为了使教育更加有针对性,精细化,个性化教育应该成为最主要的教育形式。然而,我们今天的教育还有多少个性可言?教育中的诸多原则、规范、标准、方法、评价已经把学生捆绑着送进了“整齐划一”的教育程序上,在“生产”学生的流水线上,只有“标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7,(27):193-194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组织者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者,他们的工作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学生以后的生活有着指引作用。因此班主任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我认为作为班主任应该做到:教育学生要将心比心,用实际行动去感化学生;对于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不能一味地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从而达到真正的教书育人的目的;对待学生要宽容,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