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某一煤矿采空区进行了探测。利用地电影像资料对比分析了高密度电法对地下采空区的探测效果。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断面异常形态清晰、探测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准确预报隧道掌子面前方施工过程中富水带、软弱层、断层和破碎带等地质结构的具体位置和宽度,采用高密度电法方法进行预测。通过预测结果和实际开挖的地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高密度电法预测的地质结构与实际地质状况基本一致。实践证明:高密度电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勘察距离长、效果明显等优点,是隧道地质超前预报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高密度电法煤矿底板探水的准确性,消除反演过程中的多解性问题,基于现场勘探数据构建了光滑约束最小二乘法耦合正则化约束的反演模型.首先,通过建立光滑矩阵消除相邻网格的电阻率差异,采用正则化反演迭代对模型进行泛化处理并获得最优模型参数.然后,以山东小港煤矿71502工作面为例,将高密度电法勘探成果代入模型进行反演.结...  相似文献   

4.
高密度电法作为一种工程勘查上使用普遍且重要的物探手段,凭借其效率高,无损伤,探测深度大、可靠性高等特点在岩土工程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结合实例对高密度电法的相关原理、技术和勘查结果解释等进行相关说明.而且,结合前期钻探的地质资料,加上整个工区的区域下的基岩分布特征和不良的地质情况的勘查结果,相互印证,为后期的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拟建的山西工程技术学院21#、22#两栋公寓楼,其下部有耐火黏土采空区,需查明地下采空区的分布范围及特征.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显示,耐火黏土埋深在18~28 m.运用高密度电法勘探,以拟建两栋建筑为中心,依据地形及地貌特征,布置8条勘探线,剖面总长1440 m,共计480个勘探点,并采用RES2DINV高密度电阻率数据...  相似文献   

6.
堤防隐患的综合物探勘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堤防隐患勘察中 ,采用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地震折射波法和面波法等综合物探技术 ,并结合少量的土工试验资料 ,提高了物探成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为堤防工程勘察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地区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福建龙岩某工程为例,论述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地区工程中探测不良地质体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北庭西大寺遗址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该遗址目前存在局部坍塌、表面严重风化、盐害等许多病害,盐害的发展迸一步加剧了局部坍塌和表面风化病害的扩展.本文通过现场取样实测,并结合高密度电法和红外热成像技术分析了西大寺东墙盐分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盐分主要分布在墙体底部,且随墙体高度的升高逐渐降低.高密度电法和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土遗址盐分调查中的应用,对土遗址病害调查和无损检测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结合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基本原理进行阐述,通过水源勘察实例进一步说明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瞬变电磁法在地下采空区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瞬变电磁法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并以对某采空区勘探为例,阐明瞬变电磁法在采空区勘查中的应用与可行性,并提出了物探工作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理查德·罗蒂立足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文化自由主义、相对主义和后哲学文化论,建立的协同性实用主义,批判分析哲学、现象学、传统的认识论、反映论、符合论和真理观,肯定解释学的功能与教化作用,否定客观性、绝对性、永恒性和不变性,反对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和实在论,主张解构形而上学,创立无冕哲学,提倡工具主义、约定主义、实用主义、多元主义,以及心灵与社会的协同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劳伦斯与非理性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是劳伦斯小说创作的思想基础。受叔本华影响,劳伦斯把生存意志作为人物行动的基本动力,这主要表现为向性力和精神占有欲。受尼采影响,劳伦斯赞美躯体,重视生命的内在能量和自我超越性,并与基督教决裂,成为西方基督教道德观的激烈批判者。劳伦斯在性与无意识这两个领域,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有接受,也有超越。弗洛伊德与劳伦斯都把性、无意识与文明对立起来,但弗洛伊德进行的是否定性研究,强调对其疏导和控制,劳伦斯则认为性与无意识是原初的创造性力量,是生活的源泉,是对抗人之社会化和理性化的正面力量。非理性主义丰富和深化了劳伦斯对现代人心理世界的理解,加强了他的小说的社会批判力量。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I propose a conception of empowering educational dialogue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It is based on the notions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and Empowerment, and draws on a large and diverse repertoire of dialogues—from the classical Socratic, Confucian and Talmudic dialogues, to the modern ones associated with the works of Nietzsche, Buber, Korczak, Rogers, Gadamer, Habermas, Freire, Noddings and Levinas. These forms of dialogue—differing in their treatment of and emphasis on the cognitive, affective, moral and existentialist elements—have become more dominant in recent educational discourse and practice—an intellectual phenomenon that calls for a more analytic and reflective elaboration of the essential elements that constitute educational dialogues. Hence it i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to elucidate the distinguishing marks of true dialogues, to set them within the normative discourse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and empowerment, and to offer a normative and stipulative conception of empowering educational dialogue that can be utilized in the various intellectual and practical spheres of humanistic education—a paradigm,working definition, and outline for contemporary teachers in their quest to develop their students’ sensibilities and sensitivities, and empower their ability to live complete, autonomous, authentic, moral and dignified human lives.  相似文献   

14.
教学思维既有师生的个体思维,也有群体思维。由群体思维融合生成的教学思维场,对个体思维又具有疏引和规训作用。从本体论和主体论的视阈来看,教学思维场具有独特的主客观双层结构,包括制度与文化要素的主观结构和主体群、时空维、问题域、逻辑链及意识流要素的客观结构。根据教学思维场的特殊结构,沿着强化行为心理、完善体制机制、依托教学组织、利用课堂时空、坚持问题导向、运用逻辑工具和训练思维意识的建构思路,运用问题设疑、对话交流、场域共振、拓展训练、自我反思和及时评价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学思维场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法理学的视角来看,权利一词拥有丰富的语义内涵。通过类比在法学理论中有较大影响的权利定义,引发了几组比较重要的相关概念的辨析:权利与利益、权利与资格、权利与义务、权利与自由、权利与权力,由此探寻权利的本体价值。无论是利益、资格、义务、自由还是权力,都属于权利的本质的一个方面,它们仅能从某一方面来解释权利,抑或体现权利的某一种价值,均不可以和权利的法理语义等同。权利表征着一种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既是价值的又是实证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6.
论审美心理过程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审美心理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 ,即审美期待、审美展开和审美弥散 ,而审美心理特点包括直觉性、个体性、情感性、自养性和创造性等五个方面 ,并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性消弭了人存在的高贵性,是教师精神矮化的时代症候。这导致建基于此的教育科学、教师教育、教师道德等都对教师的本体性问题隐而不谈。此外,犬儒主义将相对主义与怀疑主义发挥到极致,让教师精神进一步衰微,教师丧失了教育信念,对新概念、新理论采取拒绝态度,教学走向娱乐化与迎合化。从卑微走向高贵,教师首先可以从对真善美的超越性理解与追求入手,重思教师职业的爱与卓越,重思教师生活的审美性,让教师的成长之路更具道德与审美实践之意蕴。其次,需要把教师教育从科学恢复到人学,进行本体论、存在论的思索,实现教师的觉醒与解放,进而让教师获得人之为人的高贵。  相似文献   

18.
回顾生态控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介绍茶园病虫草害生态控制的特点;提出茶园病虫草害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总结茶园病虫草害生态控制的原理和研究方法;概括茶园病虫草害生态控制策略与技术措施;展望茶园害虫草害生态控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岳阳是湘楚文化的摇篮,其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特别丰富,将这些资源和岳阳的经济高新技术相结合,可以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合理地从广播影视业、旅游观光业、文化娱乐业、工艺美术业、饮食文化业等方面开发利用,可以成为岳阳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  相似文献   

20.
论关涉人生幸福的教育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幸福是人所追求的生存状态与存在方式,现代意义上的幸福就是一种生活得更好的能力。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既要使生活于其中的人感受到幸福,亦要使人获得一种活得更好的能力。因而,幸福是教育的应然追求,关涉人生幸福的教育应超越知识而面对生活与意义,应超越设计而面对境遇与传统,应超越塑造而走向对话式生成,应超越实体而让师生在交往关系中共享幸福,应超越裁定而面向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