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表系列重要论述,成为推动中华传统美德新时代现代转型与中华民族道德共同体建构的根本遵循。其关于中华传统美德"两创"是蕴含时代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内在体系:立足时代,"两创"要把握时代内涵、时代价值、时代问题的内在统一;厘定方向,"两创"要恪守马克思主义道德观、革命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内在统一;放宽视野,"两创"要坚持历史性与现实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2.
任何道德规范只有转化为道德实践,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于海指出,作为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既属于科学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范畴,又是实践性很强的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3.
传统美德教育制度化是国家运用公共资源和行政规制、手段,直接或间接地对公民施加传统美德的教育和影响。促进传统美德教育制度化,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中国人精神家园的需要,是整肃党风政风民风家风、提升国家文明程度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需要。传统美德教育制度化的途径主要有:在国民教育体系中适度增设传统美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加大社会公共体系宣传和践履传统美德的力度,纠正传统美德教育中的各种偏向;在道德典范的选树上,积极挖掘其传统美德内涵,实现公民道德与传统美德的有机契合。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提出的重要理论与实践命题。守正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与动力。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应以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守中国共产党领导之正、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为主要内容;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动力,应以创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新、创社会主义文化之新、创人类文明形态之新为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5.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重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课程的形式落到教育教学的实处。实现课程载体从认知文本转向感受文本,课程实施从说教课堂转向情境课堂,课程评价从知识评价转向行为评价,着力推进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家太 《教师》2010,(32):97-97
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注重伦理道德的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丰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更要大力提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并加以创新,赋予中华传统美德以时代内涵,这不仅有利于我们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完善和发展。怎样才能使中华传统美德在对德育有着天然的叛逆的中学生中进行内化并使之付诸于行动呢?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源泉,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核心的部分。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切入点来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如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力量,充分发挥中华传统美德在价值认知、认同中的基础性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发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追求。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注重伦理道德的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丰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更要大力提倡、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并加以创新,赋予中华传统美德以时代内涵,这不仅有利于我们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完善和发展.怎样才能使中华传统美德在对德育有着天然的叛逆的中学生中进行内化并使之付诸于行动呢?这是我一直研究的问题,现结合自己的一堂传统美德的校本课,来谈一谈我在实践中所得的一点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试论学校的传统美德教育□赵慧君李建群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在其历史长河中积淀的中华传统美德,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它哺育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一直到今天,中华传统美德仍然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  相似文献   

10.
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最好诠释和载体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近来频发的校园血案凸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在于大力弘扬中毕传统美德、发挥大众文化的熏陶作用及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任宇涵 《文教资料》2014,(33):60-61
中华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中融合传统美德教育,对深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乃至构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是当前中小学德育改革的逻辑起点。中小学德育改革须从德育首要地位的确立,德育教学方法的转变及德育教学内容的充实和发展等方面着手,并把中华传统美德转化为中小学的道德规范体系,转化为中小学生的自学道德要求和道德实践。  相似文献   

13.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作用,善于吸收传统美德的规范内涵,努力借鉴传统美德的教化机制,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明的民族特色、优秀传统道德规范和中国式建设机制的必要性,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4.
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家训,彰显家风家训的时代价值是新时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然选择。优秀家风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表达和特有形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涵养化育功能,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优秀家风家训价值意蕴的时代彰显,二者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新时代通过构建家风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的社会合力、优化家风家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平台、打造家风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等有效路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15.
适应国际国内大背景的变化,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理论背景,以满足社会全面进步和人全面发展为必然要求,以期实现从理想信念到价值理念,再到道德观念间的有机统一。同时,还要遵循以理想信念为基础、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及以道德实践为检验标准的生成逻辑,致力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公民道德建设体系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优良家风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道德支撑,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熟识度和认可度,而且还可以促使其细化、深化、日常化,进而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发挥优良家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作用,必须以和谐家庭作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奠基石,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加大优良家风的宣传和教育力度,将家风建设融入生产、生活,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7.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环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是顺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需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检验、评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成果标准在于是否满足新时代需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前提在于坚定文化自信,顺利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根本在于立足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向善向美的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丰厚滋养和不竭源泉。开展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不仅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最高价值理想的现实彰显,同时也契合中华文明赓续的现实需求,符合新时代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发展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遵循教育基本规律,从方向、过程、效能维度深刻把握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对更好推动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立国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入治国理念方针,努力推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20.
<正>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在北京胜利召开,二十大报告擘画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使各行各业的人们备受鼓舞。在报告中,习总书记特别强调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水墨画以其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墨色变化之美,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虚实相间之美为众人所喜爱,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