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科技新时代》2009,(6):104-104
在1919年的一次日食中,英国科学家观察到来自其他恒星的光线在经过太阳附近时发生了轻微的弯曲。从此,天文学家知道了宇宙中天体的引力场能使光线发生弯曲。这种被称为重力偏折的现象有时会导致另一种被称为引力透镜的效应:处于远方的明亮远景星体(比如类星体)发出的光线向距离我们较近的特大质量的近景星体(比如星团和黑洞)弯曲,这种光线的折射产生了远景星体围绕近景星体的景象,从而使天文学家能够看到宇宙角落里的遥远星体。  相似文献   

2.
贵刊2002年第2期刊载了“公转速度增大将更靠近太阳”的读者来信,对2001年第8期中的文章“将地球推离太阳”提出质疑。笔者认为,这一质疑是错误的。郝先生只从公式表面着眼,没有从原理本身探讨。其实地球绕太阳的轨道半径并不是由地球的公转速度决定的,而应该是地球在太阳引力场中的重力势能与动能之和所决定。我们先在轨道为圆形的前提下讨论此问题,设地球质量为m,相应的引力势能与动能分别为:E1=-GM0mA,E2=12mV2=12GM0mA,二者之和为:E=E1+E2=-GM0mA+12GM0mA=-12GM0mA如果没有…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8)
作为太阳系的最大星体,太阳对其周围的行星都有着一定影响。本文立足太阳对地球影响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概括分析了太阳对地球具体影响过程及其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1610年,意大利天学家伽利略偶然地发现太阳表面有几个黑斑。经过研究之后。他证实了这些黑斑是太阳自己产生的,而不是地球和太阳之间存在其他星体所造成的,伽利略将其命名为太阳黑子。人类自此开始了对太阳黑子的观察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地球向来规规矩矩地沿轨道行进,从不任意妄为。但是如果哪天这个"老实人"非要越矩,脱离既定轨道,会发生些什么呢?如果地球脱离了轨道,那多半是因为太阳由于某种原因消失了,或者另一个更大的星体闯入了太阳系,向系内行星施加了比太阳引力更强的拉力。"出轨"之后,一切力的平衡就不存在了,地球很可能在太阳引力的作用下,直接朝着太阳的方向撞过去。地球绕着太阳转动,这个轨道是一直以来让我们免于被太阳吸走的重要  相似文献   

6.
首次提出了宇宙无限多维度空间的形成过程,星体和星系的形成过程。详细解释了星体为什么会公转和自转,它们的作用是什么。首次提出了星体的结构是空心球。解释了星体为什么能够悬浮于空中,星体概貌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7.
太阳对于地球上所进行的各种地球物理现象和气象现象起着巨大的作用。不有太阳就不可能有生命。在极大程度上太阳决定着人的生产活动。在很久以前,人类就知道太阳带来了光亮与生命。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个天体的本质,因而崇拜它。古代的中国人、印度人、波斯人、巴比伦人、埃及人、希腊人和斯拉夫人都认识到人类与太阳有关而把太阳看作一个主要的神祇。如今这些无知的观念已经成为历史上的陈迹了。现在都清清楚楚地知道,太阳是一个气态的星体,它的直径比地球大109倍,体积比地球大130  相似文献   

8.
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星体,在这些星体中,有我们熟悉的绿色家园行星——地球,能量之母的恒星——太阳,以及拖着长长尾巴的彗星等等。但是在众多的星体中,有些星体并不为人们所熟悉,诸如白矮星、红巨星、超新星、脉冲星和黑洞等等,它们都有着不同寻常的地方。而在这众多不同寻常的星体中,有一种星体的发现不仅在宇宙学的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更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揭开宇宙秘密的金钥匙。这种星体就是有着美丽身姿的脉冲星,它的特征和性质是如此的不可思议,甚至让我们无法想象。  相似文献   

9.
<正>与传统的"天气"概念不同,空间天气则是将物理环境等参数更往外推,是一个近地空间环境变化的概念。它与行星大气层内的天气截然不同,涉及太阳表面、日冕、太阳风、地球磁层、电离层和热层在内这一复杂系统的状态和物理条件。它可影响天基和地基技术系统的运行和可靠性,危及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其一直通过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照射、紫外线以及高能粒子等不同辐射向地球输送能量,使得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得以  相似文献   

10.
天文学家可能已探测到超新星1987A的闪光核。让我们来设想一颗星体,它有太阳的1倍半那么大,但是被压缩成一个直径仅有10英里的球体。电子从普通物质中被抖落出来,它们又被紧紧地压入原来物质的原子核中,结果电子与质子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中子。确实,该星体类似于一个巨大的原子核,但它是依靠引力而不是强核力,互相保持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科技新时代》2008,(5):118-118
最初观测到“太阳海啸”的是1995年12月发射的SOHO卫星(太阳与日球层观测台)。天文学家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太阳海啸”与地球海啸存在相似之处——“太阳海啸”也是能量释放的结果。能量产生后会通过一些介质来释放压力波,在地球上,这个介质是海水,而在太阳上,这个介质则是炙热的太阳气体。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0,(21)
首次提出了宇宙中所有星体上所有物质实体的所有元素衰变为铁元素,是宇宙毁灭的观念。首次提出了宇宙中所有的星系、所有的星体都分布在一个平面上的观念。  相似文献   

13.
正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呢?月亮表面的环形山是如何形成的呢?太阳的表面温度有多高呢?在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中,同学们一定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而人类在认识宇宙的过程中却没有参考资料,这是一个漫长又曲折的过程,需要长期不断地观察、推算……浩瀚的宇宙中有许多天体,仰望苍穹的人类从未停止对它们的探寻和思索。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用于描述引力的理论——广义相对论。其中最重要的是引力场方程,通过这个方程,可以推导出很多未知的现象和天体。1916年,  相似文献   

14.
今日,科学家在海王星附近发现了一颗星体,直径约50千米到100千米。现在,这颗星体位于自己的近日点,正在折返回太阳系的边缘。它的公转周期为22500年,远日点在2100亿千米的宇宙深处,这个距离大约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600倍。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5):I0015-I0016
【导读】在内部从下向上观察到的太阳中微子天文台不锈钢球体。中微子探测,瞥见太阳的灵魂——太阳内核产生的PP中微子被直接探测到  相似文献   

16.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炽热球体,它不断地进行着核聚变反应,把巨大的能量辐射到宇宙空间。如果在地球赤道上空36000公里的同步轨道上建造太阳能电站卫星,可以不受近地空间自然条件的影响——太阳光线不会被大气阻拦减弱,没有雨、雪、霜、露、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所在的宇宙空间有物质,也有场。场有电磁场、引力场等。但是场由什么构成,至今仍然是困扰物理界的问题。霍金曾认为,引力是由物质间引力子交换产生的,引力场是负能量。以量子力学的方法来看待引力场,人们把两个物质粒子之间的引力描述成由称作引力子的自旋为2的粒子携带的;也有人认为场就是引力波。种种假设都试图以物质的形式来解释场,但都没能使人彻底接受。然而,场确确实实存在于宇宙中,  相似文献   

18.
天文学家Steve Kawaler与其研究小组可能在太空中发现了一颗与地球一样大的钻石!这颗邻近的星体名为BPM37093。 几天前,南半球最大的望远镜几乎都加入了哈伯望远镜的观测对这颗奇特的星体进行研究。Kawaler相信这整颗星被一层纯结晶碳(钻石)所包住。  相似文献   

19.
茫茫宇宙中银河系是一个完全独立的星系,仙女座星系M31是距离银河系最近的大星系,距银河系约250万光年。浩瀚宇宙依据星体质量排序称霸,太阳系主角是位居中心的太阳,拥有99.86%太阳系质量成为"太阳系主宰"。银河系侧看像一个中心略鼓的大圆盘,拥有1000~4000亿恒星,如同太阳系被超级放大。所有恒星长期的围绕一个中心质点运转,与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长期围绕太阳运转大体相同。经科学计算,银河系中心点的黑洞质量达到1000~1200亿太阳,此超级大质量黑洞的"视界线"达到2688~3226亿公里,约50倍太阳到冥王星距离。该超级大质量黑洞星体犹如我们太阳系中的太阳,统治着整个的银河系及空间范围,成为"银河系的主宰"。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宇航局拉马第高能太阳光谱成像探测器(以下简称RHESSI)帮助下,科学家对太阳的圆度进行了精确度空前的测量。测量结果显示太阳并不是一个完美球体。在活动较为剧烈的年份.太阳会形成一层薄薄的“香瓜皮”,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其外观的扁率,此时的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