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武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历史上巨大的文化财富之一,本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深入的了解和探讨了武术对社会中各个年龄段人的益处,以及武术是一项真正符合国务院提出的全民健身计划中集聚的全民参与性与竞技性要求的标准活动项目,在活动项目,内容都采用科学的创新,编排上以符合现代人身心健康的需要为主,真正的提高武术的全民推广性,把武术引导到科学的轨道上来,这本身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延续,为全面提高21世纪人类的健康水平和精神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全民健身、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是搞好经济建设的需要.全民健身计划被国务院称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它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全民健身计划的目的在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增强社会凝聚力,进一步开拓体育经济市场.本文从武术的特点和作用方面论述了武术在全民健身运动的地位和作用,以期充分发挥武术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应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1)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武术操练习对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健身功能,它对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有着深远影响。本文内容具体分析了武术操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荣从民 《科教文汇》2007,(9X):222-222,224
全民健身、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是搞好经济建设的需要。全民健身计划被国务院称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它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全民健身计划的目的在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增强社会凝聚力,进一步开拓体育经济市场。本文从武术的特点和作用方面论述了武术在全民健身运动的地位和作用,以期充分发挥武术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应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该论文收集综合了《中国武术史》、《中华武术》、《武林》等书刊上的材料,在深入分析中国武术取得成就和当前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近期中国武术所达到的现实水平,依据体育原理和武术基本知识,提出了增加套路演练技击性和改革散手手套的观点,并预测了中国武术今后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深入研究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国武术伦理道德的影响。然而纵观历史长览,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国武术伦理道德的影响在武术文化中占主导地位,中国武术伦理道德在汲取儒家伦理思想与自身的发展历程中,也形成了具有特色中国武术伦理道德体系。在当今社会中,武术仍充分发挥着的独特魅力,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7.
侯胜川 《内江科技》2010,31(8):160-16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国武术套路的缘起及套路内容的编排含义做了分析,文章认为中国武术套路具有艺术的写实和想象两种特质,继而认为传统武术是中国武术的写实,竞技武术是中国武术的想象,二者各具特色互为映照。  相似文献   

8.
刘静 《科教文汇》2010,(33):129-130
通过对中国武术博物馆的全面介绍,让中小学学生深刻了解武术,使中国武术博物馆成为学生暑假学习的场所,这对于宣传中国武术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体育是我国体育发展的基础萌芽时期,广大中小学生更是我国体育发展的新鲜血液,在这个时期选择什么样的体育项目可以积极的孕育和培养我们体育的"新鲜血液",并丰富我国体育项目的内容,展现体育魅力,对推动我国"全民健身"发展,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的代表当然成了不二的选择。中国武术是中国优秀文化的载体,其蕴含着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它集健身、修身和娱乐为一体,符合了大众体育的发展要求和全民健身的战略要求,再者它内容丰富、民族特色强,且受地域限制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将武术纳入中小学体育的课堂,既满足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要求又促进了我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0.
靳苏 《中国科技信息》2007,(20):168-168,17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已是人们的目标。全民健身计划是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促进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战略决策。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对于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艳 《内江科技》2011,32(1):25-26
文章运用现代管理学的SWOT分析方法对中国武术进行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主要从外部环境的机遇、外部环境的威胁、内部环境的优势以及内部环境的劣势采研究武术的现状。对中国武术的内外部发展环境状况、管理与运作状况进行梳理,探索武术发展的动力。从而实现武术资源市场化配置,优化运用、开拓创新,以提升武术在世界体育文化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陈宣赞 《内江科技》2009,30(5):156-156
中国武术在清朝末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传统武术有了本质性的改变: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的重视和各方面的投入促进了武术的竞技化发展。本文旨在通过武术在近代现代当代的发展,探索武术的竞技化发展的轨迹,为武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给中国武术的传播带来了一个绝好的机遇,经过各方努力武术虽未进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最终只是以独有的身份在奥运会这个大舞台上表演,但痛定思痛,借助08年奥运会巨大的市场背景和社会影响,奥运会的举办仍然会对中国武术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稚向世界产生巨大的文化推广效应。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有效利用奥运效应将中国武术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武术,传播积淀了具有五千年传统文明的中华民族精华的武术文化并使其成为世人共享的文化,仍是下中国武术文化发展中亟待完成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在常规少儿武术训练中加入身体素质练习一般正常的少儿武术训练,发现少儿的身体素质各项指标明显提高,在武术训练中加入身体素质练习不仅提高少儿武术训练的兴趣,而且获得了增进体质健康的效果,从而说明身体素质在少儿武术训练中的作用非常显著。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关键是孩子的体质不输在起跑线  相似文献   

15.
孟召峰 《内江科技》2009,30(3):22-22
21世纪的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趋向于世界性与民族性,奥林匹克文化是全球化的体育文化现象,武术文化则代表了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所以中国武术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化,将是未来武术文化发展的主流倾向。中国武术势必通过交流与融合在在广度和深度上将人类的体育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北京奥运会上,中国武术成果完成了与世界接轨的第一步。河南省作为武术的发源地,对于开发武术运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奥运会后的河南省武术市场的开发,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徐小丹 《内江科技》2009,30(5):155-155
在中国历史阶段中,我们将鸦片战争之前统称为古代.古代是中国武术的萌芽一成形一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朝代更替中,武术也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不断演变,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武术在古代的发展史来为武术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今天,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魂魄,与经济的关系极为密切。过去人们总是把武术认为是单纯消费的运动项目,较多地注意它的健身作用,很少留心论述它的经济效益。分析总结了武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开发武术产业的优越条件,探讨了中国武术产业今后的发展趋势,为开发武术产业化的有效途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近20年来国内与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素质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总结我国目前在领域研究中取得了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希望为我国以后学者从事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在全民健身中占重要地位,从两个方面着重分析研究:一是武术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优势;二是武术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