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坚持“三贴近”闯出报道新路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 年4月 ,李长春同志在中央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负责人会议上强调 :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 ,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 ,切实把“三贴近”要求贯穿到宣传思想工作的各个方面。在《求是》杂志上 ,李长春又发表了《从“三贴近”入手 ,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文章 ,着重从“三贴近”的内涵、重大意义和当前要着重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新闻媒体历来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门 ,是党的喉舌 ,也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在新闻报道中充分体现“三贴近”的要求是新闻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新闻规律的本质要求。新…  相似文献   

2.
坚持新闻改革是提高军报宣传质量的必由之路。近两年军报把新闻改革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举办征文,发动群众。1998年2月至7月,军报在《读者之友》专版举办了《我为军报新闻改革就一计》征文。读者关心军报改革,投稿踊跃,许多来稿很有见地,对军报的新闻改革起了重要作用。从新闻突破,开办专栏。从1998年5月起,军报在一版开辟《好新闻比赛》专栏,继而在二、三版开辟框新闻专栏,并配有“点评三两句”和“一句话点评”,其他专版副刊也实施改革,在贴近形势、贴近工作、贴近生活。贴近读者方面有了明…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政治局2003年3月28日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会议指出,新闻单位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多报道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为党和国家的大局服务。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4月3日在中央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负责人会议上强调,要从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入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切实把“三贴近”要求贯穿到宣传思想工作的各个方面,大力倡导“三贴近”、积极鼓励“三贴近”、努力实践“三贴近”,使“三贴近”在宣传思想战线蔚然成风。他又说,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就是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心声结合起来,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第一线,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多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身边的事例,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中央政治局就某个新闻报道问题专门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并且作出决定,这是很少有的,足见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中央政治局常委领导同志就宣传思想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也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4.
曹东 《记者摇篮》2004,(7):18-18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新闻工作者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那么,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怎样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三贴近”呢?我在实践中体会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向基层、深入基层,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党的意志和人民的愿  相似文献   

5.
汪超英 《新闻前哨》2003,(10):17-18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中央新一代领导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新闻改革的突破口。新形势下的电力媒体如何实践“三贴近”?结合湖北电力报近年来的运作实际,我想要在“三改进”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苏红 《新闻知识》2004,(9):27-27,39
时下,全国上下都在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把它贯彻落实到具体的实际的工作中去。那么,新闻战线的工作应该如何去落实呢?我认为应当不折不扣的落实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人民是新闻的主人,人民群众在新闻中应占主体地位,这是一小老问题,似乎是早已解决了的.近几年来,有些新闻单位提出群众参与新闻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感.党的十三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政治体制改革作了深刻全面的论述,特别强调了群众参与的问题.学习十三大报告,我深深感到这是新闻改革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一个核心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新闻工作中并没有真正解决,而又非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可. 人民是主人,人民创造历史,也创造新闻为什么必须确立人民在新闻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单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新闻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中央领导同志最近要求我们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面向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火热生活,紧紧贴近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反映强烈的问题,自觉贯彻“三贴近”,努力实践“三贴近”,以“三贴近”为突破口,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这为我们进一步改进创新新闻宣传工作指明了方向。《光明日报》以其面向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9.
在《大同日报·假日特刊》两年多的工作实践中,我最大的体会就是,要办出一份高品位的党报周末副刊,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新闻实践,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归结到一点,就是坚持政治家办报,努力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正确运用到每一期、每个版面、每一篇稿件的策划、编辑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张丹 《新闻窗》2008,(4):123-123
新闻宣传“三贴近”即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就是要遵循新闻规律、讲究宣传艺术、丰富报道形式,把正确导向体现在鲜活生动的新闻事实中,把需要群众认识的问题融入到与群众的平等交流之中,把思想教育的内容统一到为群众提供的信息服务和其他服务之中,它是指导新闻工作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
傅昌波同志自1993年8月进入人民日报群众工作部以来,先后发表了《名为颁奖实为骗钱》、《谁是真正的受害者?》、《岂能用权力压服诉讼对手》、《脑瘫患儿为何难讨公道?》、《如此拆房为谁谋利?》、《鞭炮声声呼唤公共管理新思路》等有影响的舆论监督作品。这几年,我由于主持教育部重大课题《中国新闻传媒舆论监督使命与操作机制研究》,同全国许多新闻传媒从事舆论监督工作的朋友接触,他们中间不少人都向我反映,傅昌波实施新闻批评有勇有谋,为探索党报的新闻舆论监督作出了贡献。翻阅傅昌波同志的这本书稿,使我想到全国正在深入开展的“三项…  相似文献   

12.
从今年4月11日至4月15日,《解放军报》先后刊登了我采写的《加强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新闻观察》一组5篇系列报道,受到广泛好评。在这里,我就谈一谈自己采写这组报道的一些做法和感想。深度报道的新闻契机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个很长的过程,也是我同步跟踪8年专题报道的一个部分;这又是一个大课题,它几乎覆盖了军队政治工作改革的各个层面。我们的新闻要关注这个领域的建设发展进程,非常需要深度报道,以探讨、回答部队在这一进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可这个课题走到今天要做深,从哪下手呢?如果没有新闻契机,洋洋洒洒写一篇或数篇稿件,深也…  相似文献   

13.
最近结合学习中央关于新闻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精神,集中阅读了6月份的《汴梁晚报》,并两次到开封对该报做了专题调查研究。我们觉得《汴梁晚报》在“三贴近”方面,特别是把笔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关注热点问题,反映群众呼声;推动实际工作,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成效是很明显的。一、从版面看“三贴近”《汴梁晚报》是开封日报社出版的,周六刊,星期日无报。4开,16版。6月共出报纸25期,400版。以本地新闻为主的《要闻》和《综合新闻》版101个,共刊发本市新闻574条,内有头题95个。其中报道基层、群众的431条,占75%;…  相似文献   

14.
新闻在改革中的进步勿庸置疑,有不少新闻重要、新鲜、活泼,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但是,也有许多新闻不那么贴近群众,和群众总隔着一层。“不爱看,无啥吸引力”,许多群众如是说。这恐怕是事实。许多新闻工作者也深感此缺憾。为什么呢?是写作技巧有问题吗?确有此因。但我认为,首要的、根本的还是一个思想感情问题。 穆青同志说:我干新闻工作50年,我总讲两条:一是不要脱离群众,要对群众有深厚的感情,衷心地爱  相似文献   

15.
中央《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出台以后,会议新闻和领导活动报道大大“缩水”,腾出的媒体空间报道什么?怎么报?这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其实,中央在《意见》中就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就意味着记者要眼睛向下,身子下移。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新阶段,地州党报该如何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使报纸内容更加关注群众、贴近群众,促进解决群众工作和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这一直是《吐鲁番日报》在新闻采编过程中需要思考而又不能回避的问题。近年来,《吐鲁番日报》在着力打造精品栏目,充分发挥报纸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等方面做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民生新闻的崛起,标志着新闻领域改革与创新迈出了一大步,也给电视人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民生新闻的出炉究竟给媒体和受众带来多大作用和影响?值得探究。简析民生新闻的几个特点1.具有贴近性。民生新闻体现了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弱势群体的三贴近本义,如《新闻夜航》节目,报道很多环境污染问题、学生教育问题、城市居民供水供热问题,房  相似文献   

18.
高校校报与“三贴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在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牢固占领舆论阵地之目的的不二法门。高校校报作为以反映和报道教育新闻、科技新闻为主的新闻媒体,在以“三贴近”原则反映高等学校教育、科研、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有着责无旁贷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中国记者》是新闻工作者交流思想,切磋工作,互通情况的阵地,是深受广大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爱好者欢迎的大型期刊。编辑部的同志嘱我为杂志提点希望。我欣然命笔,写下这个题目,与广大记者朋友共勉。 新闻战线是思想政治领域的一条重要战线,新闻工作者是我党宣传思想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历来受到我们党的高度重视和爱护。在几十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硝烟弥漫的战场和工农业生产第一线,辛勤笔耕,写下了大量的具有历史价值的稿件和文章,为夺取政权、巩固政权  相似文献   

20.
新闻报道贴近群众,是党的新闻工作性质所决定的。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而无产阶级的新闻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要贴近群众,报道群众中的新生事物,歌颂群众中的先进人物,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才能真正发挥新闻报道的作用。毛泽东同志在提到新闻工作的任务和作用时指出:“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新闻报道怎样才能贴近群众?现根据自己实践谈一些探讨性的看法。一、把群众利益作为报道的主题。把群众利益作为报道的立足点,就能取得最佳社会效应,受到群众的欢迎。八十年代初,我到萧县黄口采访,当地群众向我反映:黄口铁路立交桥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