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秀传统文化与古典文学教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传统文化中的黄炎观念有着强烈的民族凝聚力;传统文化中还有和谐的观念;传统文化中还表现出自强不息精神;传统文化也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古典文学的教学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语文教师渗透文化教育理念的根本策略,对提升学生的文化品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教材,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其对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兴趣,能够自觉自主地进行继承发扬,最终达到提高民族文化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古典文学的教学肩负着弘扬传统文化的神圣使命,大学阶段的古代文学教学应具有不同于小学和中学阶段的新的方法和内容,必须促使学生结合当下的生存境况,应用新的学习方法和批判武器,更好地继承古典文学的优秀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很多优秀的道德教育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成长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中职学生成长,本文在阐述弘扬爱国思想、提倡民族气节、崇尚仁爱思想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把中华民族优秀思想道德和各科教学紧密结合、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古典文学教学相结合等对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文学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宝典,是我们国家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为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凝集,对于传承中华文化,陶冶学生爱国情操,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学课本上所选文言文都是名篇,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季桂起 《德州学院学报》2011,27(3):69-73,81
"道统"、"文统"观是统治古典文学长达两千多年的一对文学观念。两者之间有着互为关联的思想纽带,这就是儒家思想。在它们笼罩下,古典文学形成了复古主义传统,缺乏创新的活力。明代中叶在文化变革的历史思潮影响下,文学观念产生了较为强烈的革新要求。这一时期文学观念的变革,突出表现为对儒家思想"独尊"地位的挑战和个性化意识的滋长,形成了人的感性生命的一次重要觉醒,具有重要的人性解放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古典文学,对于提升个人文学修养及综合素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现阶段的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更为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古典文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古典文学的学习,对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贾平凹是当代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乡土小说继承了鲁迅小说的传统,也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贾平凹具有强烈的世俗关怀精神,对中国古典文学具有很深的造诣.他的小说创作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学的精华,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担负着引导青少年从古典文学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古代文明、提高人文素养的重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  相似文献   

10.
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古诗词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气息,读起来让人感到有一种独特的美感,对中国的文学和文化发展影响极大了,近年来人们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对古典文学的研究热情高涨,因此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之前人们对古诗词并不太重视,导致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发展并不乐观,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问题做了研究与分析,并做了古诗词教学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经典作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积淀和传承,蕴含着中国人共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在语文学习中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自觉的文化意识以及文化自信。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作为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重要性不言而喻。海峡两岸人民同为炎黄子孙,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两岸的语文教材对于文言文选文的不同选择值得我们研究。通过比较海峡两岸两种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选文,为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开拓新思路,为进一步完善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借鉴,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文化是我国历经几千年发展传承而来的古典文学,在我国文化的发展过程当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国现阶段的高职语文教学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渗入,将语文教学更加立体化,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加了解,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将传统文化渗入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了解国外优秀文化的同时,还能充分体会传统文化蕴含的魅力,是进一步宣扬我国传统文化、促进高职学生优秀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古诗词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气息,读起来让人感到有一种独特的美感,对中国的文学和文化发展影响极大了,近年来人们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对古典文学的研究热情高涨,因此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之前人们对古诗词并不太重视,导致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发展并不乐观,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问题做了研究与分析,并做了古诗词教学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至今仍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一方面有助于使学生科学地看待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关系,提升自我认知,树立正确的“三观”;另一方面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树立文化自信。针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灌输式教学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偏重于对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知识背后的育人价值、传统课堂容量有限无法满足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需求等问题,提出三方面的途径:学科教学课堂——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学科活动课堂——发挥社团活动的作用;社会实践课堂——借助育人基地,开展研学旅行。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学中,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在歌曲演唱教学过程中,将优秀传统文化与音乐欣赏相融合,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在乐器学习过程中,将优秀传统文化与音乐表演相融合,将优秀传统文化与音乐教学全面融合.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祖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遗产。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与未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所赋予的历史责任。要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就要求系统设计,为大学生搭建起中国古代哲学、古典文学、传统艺术等成体系专业传统文化教育的知识结构。本文主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推出背景、教学基础、开设方法入手,分别从教学背景、教学意义和教学方法三个不同维度出发,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进行教学实践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1,(54):49-50
我国历史悠久,前人的思想与高风亮节为我们留下了很多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值得学生学习,因为它不但能对学生观念、思想等方面进行培育,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与认知等,因此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教学应用价值。但现实情况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应用价值发挥并不完全,本应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光发热的优秀传统文化,却因为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导致学生无法从语文教学中充分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文章针对让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渗透于高中语文教学而展开研究,阐述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渗透阻碍,最后提出相关渗透路径。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古典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璀璨的一部分。初中阶段如何把教材中的文言文教好,引导学生打开古典文学的大门,为他们在古典文学的知识宝库中撷取更多的营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此,本文进行了简要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依据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要求,教师可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涵养大学生精神。文章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指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优秀传统文化,应挖掘和开发教材资源,改善教师观念,还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多元变换教学方法。此外,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学无止境,适度拓展也至关重要。大学语文教师可以适当借鉴文中方法,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增强大学语文教学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言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篇。学生学习文言文,可以汲取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传统的感情,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最直接的传承。但是,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许多老师的难题,大多数学生的痛苦。一方面是由于历史的变迁使很多的文字变得晦涩难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