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五年制高等卫生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五年制高等卫生职业技术教育应以应用型高等卫生职业技术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卫生事业的需求和发展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在教育教学中,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围绕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设置相关课程: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应用性,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增加实训及实践教学的比例,强化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以人为本,突出因材施教,加强思想素质、人文科学素质的培养,使学生…  相似文献   

3.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共教育学实践教学除具有高等师范类院校共有的问题,还有其特殊问题。主要有:认识不足,观念滞后;教育学类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和师资队伍素质亟待提高。要完善和改进,必须提高认识,改进和更新观念;在教育学类课程设置上力求科学性、客观性和系统性,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4.
对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发展要求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课程的设置、师资队伍、技能培养、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分析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要不断地更新、跟进才能发展;教学方法上要有创新和变化,多种方法交错使用,这样对培养学生的技能才会有更好的收效。结优化课程设置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对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也为新时期的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机械制造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培养的学生更满足职业能力发展要求,让学生在实践课程的学习中提高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从课程的设置、构建以及课程的实施等方面对机械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机械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法与设想,就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实践的改革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护理教学模式各国不尽相同,但是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预防保健都是护理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护理人才非常重要的一环。文章就中德课程设置、中瑞(瑞典)实践教学、中美教学内容、中日课程结构与能力培养、中澳临床思维能力等进行比较,从而提出我国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以及各模式在不同时期的课堂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我国的护理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估手段方面提供了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高等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经济学课程是其专业基础课程。我国高等职业学院设置经济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引导高职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培养高职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经济问题、继之妥善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我国高等职业学院更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我国高等职业学院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合理设置课程,强化职业能力的综合性培养,有效地达成了上述教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通过探索CHER(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medical education,全球医学教育标准)在我国高等护士角色培养过程的实践和研究,推动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设计并实施调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实践检验了系列教学改革和实践活动,提高了未来护士的综合素质,为护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GMER对我国的高等护理教育,乃至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毕业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主力军,如何培养出满足临床、社区护理工作需求的合格的护士,一直是护理教育界探讨的焦点,许多院校通过对临床护理岗位需求的大量调研,以及针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各种人才培养新模式。本文从确定培养目标、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技能及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刘晓燕 《考试周刊》2014,(94):12-12
大工程观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它强调的是综合的知识背景、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本文分析了《电路》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课程中突出工程观点,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  相似文献   

11.
在工程图学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促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角度,借鉴美国工程教育创新体系培养的经验,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理工类院校在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加强工程图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对大学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一些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韩语视听说课程是培养学生韩语口语表达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课程,教学过程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韩语视听说课程中企业推介情境为例,从教学环节设置和教学方法选择的角度探讨以情境为载体的韩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民法学教学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法思维能力是法律职业能力结构中的决定性因素,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民法学教学创新的关键;民法学教学应当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实训课程设置应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为载体,明确实训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养成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实现从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转变。本文针对高职文秘专业实训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在楼宇智能化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职业行为为内容、职业活动进程为线索,展开教学活动。对课程的内容设置,教学思路、模式与方法,考核方式等做了全面分析,明确了课程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6.
西部基层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为实现该目标,应当从理念、知识、能力三个方面来拟定西部基层法律人才的培养标准。健全西部基层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应当改革大学本科教育课程设置,由高等法学院校自主设置课程;强化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实行专兼职结合的双导师制。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颖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35):60-61
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高职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充分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特点.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为:加强重点课程建设,组建优秀课程群;以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前提;构建合理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考试管理,改革考试形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情境教学在《机械设计》课程中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性、职业性,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各高等职业院校纷纷探索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创设学习情境,并通过情境教学的实施完成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机械设计》课程情境教学实践,介绍了学习情境的设置、情境教学的实施、情境教学的效果以及教学实践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面对未来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我们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不断在探寻中摸索,为培养新型人才研发新的教学方法。对所设置的专业合理定位;加强直观教学,重视教学实验;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岗位技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20.
关于提高建筑工程测量实践教学质量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静  林华 《教育与职业》2007,(21):156-157
实践教学是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实践教学的质量对提高建筑工程测量这门课的教学效果乃至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实训项目设置、教学方法、考核办法、职业素质的培养等方面,对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