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势政府、庞大公务员队伍,公务员对社会财富的强力支配权,以及已经习惯因循的生活作风和生活规矩,决定了其餐桌行为的社会影响力,如果前提条件与社会环境没有更多变化,那么后者的变化也是有限的。笔者认为,影响社会餐饮深刻变化的"新时期"尚未到来,有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伦理感的餐饮人应当自觉推进餐饮文明,树立明确坚定的大众餐桌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2.
十多年来,一种专门替家长临时照看、接送和辅导孩子的新行当"校外学生托管班""小餐桌"逐渐火了起来,并且发展十分迅速。社会和家长往往把焦点放在这些机构的饮食安全、人身安全方面,把"是否能让孩子吃好、睡好"作为选择的重点,却忽略了这些机构对孩子行为习惯的监管和培养,忽略了孩子在校外小餐桌等托管机构的行为表现。为了"解决学生校内校外两面人"的问题,"彻底铲除学生滋生坏习惯的空间",学校将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教育思想,着眼于注重学生校内、校外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发展,努力提升德育效果,积极构建"全员参与、全过程教育、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延伸教育触角,让校外托管机构实现无缝隙德育。  相似文献   

3.
张广奇  卫静 《海外英语》2013,(21):237-238
中西方迥然不同的文化发展使得双方的饮食文化走向相异。西方人重私利、讲平等的社会观念使得Dutch treat ment餐饮文化普遍流行,而中国人讲究人情、面子的习惯对AA制餐饮文化难以达到众人推崇。该文将依据有关事实来浅析Dutch treatment与AA制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和缘由。  相似文献   

4.
国民整体素养是诸多积极要素长久教化涵养、内蓄积淀的结晶,国民美好修养汇聚,则成自觉自然的群体性规范,一种显明易见的一国之俗,民族的风格与性格。餐桌斯文是历史上中国"礼仪之邦"的重要文明标志之一,饮誉中外。人类的各种文化都无一例外地重视餐桌文明公礼。当今中华餐桌仪礼正在继承与新进中重构,《中华餐桌礼仪规范》48字诀应是中华餐桌仪礼公众共建自觉行为所遵循的基准。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随着人们餐饮消费观念的成熟,大众消费将成为餐饮市场的消费主体,旅游饭店餐饮业为适应市场及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实施大众化经营成为必然趋势,只有制定适应旅游饭店餐饮业发展的大众化经营策略,才能使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6.
英国人对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孩子出生后,家长便把家庭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英国人对家教抓得很紧,可谓"无空不入",就连餐桌都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家庭课堂,而且形成了一种社会传统。"餐桌教育"内容主要分为三方面:一是进餐礼仪,二是进餐习惯,三是环保意识。在英国,孩子从与大人一起上餐桌进餐时起,家长就开始向  相似文献   

7.
陈杭 《教育》2012,(19):64
英国人对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孩子出生后,家长便把家庭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英国人的家庭教育,可谓"无空不入",就连餐桌都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家庭课堂,而且形成了一种社会传统。"餐桌教育"内容主要分为三方面:一是进餐礼仪,二是进餐习惯,三是环保意识。寻常的餐桌,成了英国人见缝插针的家教课堂。改变孩子任性、自私的习惯在英国,孩子从与大人一起上餐桌进餐时起,家长就开始向孩子传授进餐的礼仪,如何喝粥、如何吃西餐、如何与客人同桌进餐,先吃哪样菜、后吃哪道菜以及进餐时的穿着,如何与同桌客  相似文献   

8.
丁艳红 《林区教学》2014,(12):56-57
在分析中西餐饮文化各自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使用餐具、安排座次、营造就餐氛围、使用餐桌话语等中西餐桌礼仪四个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来观照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期阐明一个道理,即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做到既坚持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以客观、尊重、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异国的文化,从而能够得体恰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分析餐桌文化与学生品格培养的内在联系和农村寄宿生在就餐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可把餐桌当课堂,以学校优秀的餐桌文化提升农村寄宿生品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正逐步从生产型社会走向消费型社会,曾经不敢消费、耻于享受的大众开始敢于消费、乐于消费,逐渐陷入异化消费的"欲望陷阱"。大众消费的狂热"乱象"表现有:炫耀性的奢靡消费、享乐性的时尚消费、透支性的超前消费、一次性的快餐消费。异化消费的甚嚣尘上,给当代中国带来了"难以承受之殇",引发了生态危机、社会危机、精神危机。遏制异化消费行为,抵制消费主义文化,必须培育科学理性的、低碳生态的、新型健康的大众消费文化,重建风清气朗的大众消费文化新生态。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校餐饮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高校"小社会"中的重要一环,高校餐饮行业的发展与整个"大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密不可分,在经济、社会、技术、管理、文化等等维度上,都为实践育人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一、高校餐饮作为实践育人平台的价值(一)高校餐饮服务的经济维度与实践育人高校餐饮的生产活动,是整个市场经济运行的一部分。高校餐饮的生产要素——诸如劳务人员、原材料、设施设备等——来自市场,而市场  相似文献   

12.
餐桌礼仪是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的礼仪,因此不可忽视.餐桌礼仪教育应从小抓起.第一,幼儿礼仪教育始于餐桌;第二,幼儿期是进行餐桌礼仪教育的重要时期;第三,当前我国幼儿餐桌礼仪教育比较缺失;第四,不学礼,无以立.  相似文献   

13.
孟菲  陈晨 《大学生》2012,(10):78
本期关键词校园推广大学生这个巨大的消费群体,给学生创业者和众商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商业空间,校园推广活动此起彼伏异常热闹,本期一"争"一"夺"两篇文章,看推广商战在校园中如何上演。为争取本校餐桌广告投放权,马军成和他的团队一边与校方接洽沟通,一边不忘打听搜集竞争对手的资料。马军成了解到,在西安做校园餐桌广告的公司最初有"实效传媒"和"中天传媒"两家。作为交大本校学生他们创  相似文献   

14.
陈杭 《教育》2012,(7):64-64
英国人对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孩子出生后,家长便把家庭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英国人的家庭教育,可谓“无空不入”,就连餐桌都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家庭课堂,而且形成了一种社会传统。“餐桌教育”内容主要分为三方面:一是进餐礼仪,二是进餐习惯,三是环保意识。寻常的餐桌,成了英国人见缝插针的家教课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中国和平崛起并出现儒学复兴趋势的时代背景下,具体论述了儒学复兴的十大标志。进而评析了现当代儒学的几种理论形态,展望了当代儒学复兴的发展方向。作者认为,在新世纪儒学复兴运动中,新儒学的理论形态将不是一家独大,而是百花齐放、多元并存的。现代新儒家的新心学、新理学、新经学固然有其发展空间,但很难突破经院哲学的藩篱而为普罗大众所接受,世纪之交兴起的"新儒教"虽然将在民间聚集信徒,但不可能像倡导者期望的那样成为中国的"国教"。而面向生活实践的"生活儒学"与重视道德人文精神的"民主仁学"则提供了一个有可能深入社会生活与大众理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自2008年底开始,周立波凭借自己独创的"海派清口"<笑侃三十年>、<笑侃大上海>和<我为财狂>在上海迅速蹿红,成为2009年上海演出市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事件,他本人也成了2009年中国娱乐休闲文化的热点人物.从海派文化的消费传统看,周立波是在用"海派清口"这种既有传统风格又融入创新意识的表演形式,通过怀旧的言说方式勾起观众的大上海主义情结,赢得观众的认同,然后再用一种娱乐的方式与社会热点、当前时政进行对接,迎合了大众的消费口味,从而扩大了其在娱乐文化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大众点评网和清博大数据平台所收集到的数据,对湖南本土湘菜餐饮连锁企业微信公众号传播力展开探讨,发现排名前三的企业是蛙来哒、味上湘菜馆、文和友。通过分析这三个企业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提出湘菜餐饮连锁企业提升传播力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本土湘菜餐饮连锁企业提升微信公众号传播力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大众”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19世纪“大众社会”的兴起赋予该词政治、社会、心理三方面语义;20世纪的文化批判理论在整合原有三个语义场的同时,赋予该词一项新语义——文化精英关照自身的镜像;后现代消费社会中,精英和大众融为一体,“大众”又成为构建现实的拟像。  相似文献   

19.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饭。母亲是最后一个坐上桌的,她总是最后一个才上桌。做好了饭菜,又一碗碗端上桌,连筷子都摆好了,这才高声喊我们:"开饭了!"于是,一家人从各自的房间里走出来,围坐在餐桌旁,一边吃着热乎乎的饭菜,一边开始聊一些五花八门的话题。我们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好像与生俱来就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20.
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出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将在举办一届最出色的奥运会的历史进程中,得以全面贯彻和落实。随着"绿色奥运"理念的深入人心,全体社会成员的环境意识显著提升,公众将自觉选择绿色消费,并积极参加改善生态环境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