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庭,更离不开学校。本文着重论述了学校与家庭合作的重要性,认为教师应关注孩子言行,及时与家长联系;信任、尊重家长;把握好家长沟通的有效途径。让老师与孩子在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教育下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家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庭变迁也给家长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为了应对家庭变迁给家长教育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家长教育需从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加强家庭自身认知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社会教育力量办学、帮助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3.
发挥“家长开放日”在家园共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惠珍 《甘肃教育》2001,(11):13-14
家园共育是现代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家庭与幼儿园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教师与家长形成共识,协同教育,实现科学育儿目标的教育过程,怎样搞好家园共育,也是幼教工作者关注和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家长开放日”,是幼儿园定期邀请家长来园观摩和参加的教育教学活动。一方面,家长可以通过直观的方式了解幼儿教育的内容、幼儿在园的活动表现以及教师工作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相互联系、教师与家长相互沟通、家园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共识。“家长开放日”既是连接幼儿园与家庭的桥梁,又是维系教师与家长的纽带。实…  相似文献   

4.
<正>一、与家长真诚沟通全面了解幼儿家庭教育状况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因为他们成才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家庭,因此及时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做好家园联系工作,是贯穿幼儿教育工作的纽带。幼儿来到班级,作为班主任首先要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状况,只有了解了每个家庭的状况,才能更好地开展家长工作,入园前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进行沟  相似文献   

5.
我们都知道现代社会分工细化,其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但是学校要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育功能必须靠社会与家庭的协同作用,其中家庭是与学校最直接的联系方。学校组建家长理事会也是在积极探索践行纲要中发挥家庭在教育中的应有作用之规定。根据我国的传统,家庭的代言人是在家庭中具有相对权力的家长,所以让家长以一定的途径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对于更好地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优化学校的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家长择校问题是在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趋于家庭化后出现的新问题。不同于以往研究对家庭经济因素的强调,研究的结果显示了家庭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是对农民工家长教育选择的重要性,从个体特征看,农民工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流人地居住时间是影响其选择学校的主要因素;从家庭影响因素看,家庭结构和教育期望是影响农民工家长择校的重要原因。择校信息的获取和判断的差异是农民工家长择校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甘肃省13所幼儿园1000位家长测查其幼儿家庭性教育实施现状.结果显示,81%的幼儿家长认为幼儿需要进行性教育;68%的家长已经了解到性教育的关键期是幼儿期;62%的家长认为家长应该是幼儿性教育的主要教育者;性别、年龄、学历和收入会影响幼儿家庭性教育的实施.得出结论:部分家长已经意识到在幼儿期进行性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客观因素影响着幼儿家庭性教育的实施.建议提升家长正确的幼儿家庭性教育观念、开发幼儿家庭全面性教育课程及建设普惠性的移动教育平台,帮助广大家长顺利实施幼儿家庭性教育.  相似文献   

8.
满足家庭子女健康成长与个体人生发展需求是构建家长教育素养的认识前提.同时,在新时代背景下,满足家庭子女社会化成长,使其适应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是构建家长教育素养的重要认识基础.因此,探索和思考家长教育素养的新时代建构问题,需要对家长教育素养进行逆向思考和设计,从新时代条件出发,立足家长教育素养的时代、社会、人生三...  相似文献   

9.
请家长的“四戒”78中姚佳宏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体系中,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是这个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而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是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直接体现。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往往是通过家访或请家长到校谈问题等方式进行的。据笔者所知,目前在请家长配合学校做...  相似文献   

10.
家庭道德教育在青年大学生政治品德、伦理道德和个性心理品质等道德素质的形成、提升及稳固等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为青年大学生的成才确立道德导向。但是由于家长对青年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存在认识和教育上的误区和局限,高校与家庭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平台以及青年大学生自身与家长缺乏沟通等原因,使家庭道德教育的实际效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为此,家长走出教育误区,重新为家庭德育定位、高校引发联动作用,增强家庭德育的实效、青年大学生积极回归家庭,提升家庭德育在自身成才中的功用,成为教育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
家庭道德教育在青年大学生政治品德、伦理道德和个性心理品质等道德素质的形成、提升及稳固等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为青年大学生的成才确立道德导向。但是由于家长对青年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存在认识和教育上的误区和局限,高校与家庭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平台以及青年大学生自身与家长缺乏沟通等原因,使家庭道德教育的实际效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为此,家长走出教育误区,重新为家庭德育定位、高校引发联动作用,增强家庭德育的实效、青年大学生积极回归家庭,提升家庭德育在自身成才中的功用,成为教育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作为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家庭具有的各种特征对教育设想的把握与实现也有着其特殊的功能。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家长与学校的合作与沟通也障碍重重。本文从影响家校有效沟通的家庭障碍性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对于可观性因素分别从家庭结构、家长的阶层差异、家长的文化教育背景三个方面做了细致分析。同时,对改进家庭参与家校有效沟通的对策从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增进家长参与沟通的责任意识;和谐家校关系,增进家长参与家校沟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构建学习型家庭,增进家长参与家校沟通的角色意识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作为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家庭具有的各种特征对教育设想的把握与实现有着其特殊的功能。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家长与学校的合作与沟通也障碍重重。从影响家校有效沟通的家庭障碍性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做了分析,对于可观性因素分别从家庭结构、家长的阶层差异、家长的文化教育背景三个方面做了细致分析。同时从三个方面对改进家庭参与家校有效沟通的对策进行了阐述,分别是: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增进家长参与沟通的责任意识;协调家校关系,增进家长参与家校沟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构建学习型家庭,增进家长参与家校沟通的角色意识。  相似文献   

14.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家长对学校、老师敬而远之,他们在家庭中支持、配合学校,搞好家庭教育,却不太关心、过问学校教育,很少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异议,大多数家长对学校教育有较高的“满意度”,对学校教育赞同多,批评少。新生入学时,家长一句“老师,孩子就交给您了”的重托,既反映了家长对学校、老师的信任与尊重,同时也反映了家庭与学校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一致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才竞争的加剧、家长素质的提高、家长对孩子期望值的增高、教育个性化需求的增长及“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长期以来的工作经验证明:幼儿园越是能够争取到家长的了解、支持和参与,并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获取教育的良好方法与经验,幼儿园工作就越能顺利开展。所以说,幼儿园与家庭的良好合作是幼儿园工作的奠基石。一、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方式一般来讲,幼儿园普遍采取家长会、家访、开办家长学校、家长信箱、家长开放日、亲子游园活动、创设家园联系、墙面、版块等方式与家长沟通,…  相似文献   

16.
作为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家庭具有的各种特征对教育设想的把握与实现也有着其特殊的功能。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家长与学校的合作与沟通也障碍重重。本文从影响家校有效沟通的家庭障碍性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做了分析,对于可观性因素分别从家庭结构、家长的阶层差异、家长的文化教育背景三个方面做了细致分析。同时从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增进家长参与沟通的责任意识;和谐家校关系,增进家长参与家校沟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构建学习型家庭,增进家长参与家校沟通的角色意识等三个方面对改进家庭参与家校有效沟通的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作为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家庭具有的各种特征对教育设想的把握与实现也有着其特殊的功能。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家长与学校的合作与沟通也障碍重重。本文从影响家校有效沟通的家庭障碍性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对于可观性因素分别从家庭结构、家长的阶层差异、家长的文化教育背景三个方面做了细致分析。同时,对改进家庭参与家校有效沟通的对策从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增进家长参与沟通的责任意识;和谐家校关系,增进家长参与家校沟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构建学习型家庭,增进家长参与家校沟通的角色意识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家访是班主任了解学生、转化学生、搞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是与学生、家长架起的联系与沟通的桥梁,也为家长与教师共同教育学生搭建了平台。做好家访工作可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是家庭和学校形成有效的教育机制,共同教育好学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家长教育胜任力是指家长在承担家庭责任过程中对子女实施教育、引导、影响的基本能力和潜在品质,具体表现为家庭教育活动的方式、方法及效果.本文在分析了家长教育胜任力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基础能力、教育资源、教育能力和子女社会化程度为主要指标的家长教育胜任力评估指标体系,探讨了家长教育胜任力的影响模式,并结合不同家庭中家长教育...  相似文献   

20.
<正>家庭教育指家长在家庭中对儿童青少年进行的教育,是个体接受最早、时间最长的教育。家庭教养方式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教育观点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我国大陆有学者把家庭教养方式归纳为溺爱娇纵型、家长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