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PARS.3《体育活动等级量表》,测查315名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和体育锻炼情况。结果表明:高校教师的总体幸福感水平较高,女教师、已婚、教龄长的教师总体幸福感水平较高;运动量在正性情感上有显著的主效应,锻炼持续时间在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上均有显著的主效应,运动量和锻炼持续时间在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上交互效应显著,说明在体育锻炼与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锻炼持续时间是影响其效果的决定性因素。运动量与锻炼持续时间在生活满意感上主效应均不明显,且不存在交互效应,说明仅仅通过体育锻炼较难对其产生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PARS-3《体育活动等级量表》,测查315名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和体育锻炼情况。结果表明:高校教师的总体幸福感水平较高,女教师、已婚、教龄长的教师总体幸福感水平较高;运动量在正性情感上有显著的主效应,锻炼持续时间在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上均有显著的主效应,运动量和锻炼持续时间在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上交互效应显著,说明在体育锻炼与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锻炼持续时间是影响其效果的决定性因素。运动量与锻炼持续时间在生活满意感上主效应均不明显,且不存在交互效应,说明仅仅通过体育锻炼较难对其产生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韩晔 《体育学刊》2008,15(5):61-63
运用<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和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及自尊量表,对433名大学生进行了体质和心理机能的测试并作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体速度灵敏性与个人的自尊水平、身体柔韧和力量性与个人幸福感中的学业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能显著预测心理健康状况,通过有目的地引导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健康水平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4.
郭文秀 《湖北体育科技》2023,(3):205-209+255
从锻炼心理学研究视角出发,引入特质正念与身体自尊2个中介变量,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正念注意与觉知量表以及身体自尊量表对河北省65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深入探究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体育锻炼能够直接正向影响特质正念、身体自尊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同时特质正念与身体自尊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关系中具有链式中介作用,体育锻炼能够通过特质正念与身体自尊进一步作用于大学生活满意度。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活动,能够有效提高人体特质正念水平,促进运动者身体自尊发展,最终影响生活满意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采用青少年身体自我量表和体育锻炼习惯问卷,对908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和调查,结果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大学生其身体自我满意度明显高于没有锻炼的大学生,每周2次以上和每次30分钟以上,均可明显提高其身体自我满意度;经常锻炼的大学生不仅在运动方面的自我评价比较高,对自己外貌、身材和性方面的认识也更积极;体育锻炼对身体自我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对女生的提升作用比较明显,每周1次以上可明显改善其身体自我满意度;身体自我满意度越高,其在健康生活方式及运动感受方面的认识越积极。  相似文献   

6.
采用身体锻炼等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和身体自尊量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一般自我效能、身体自尊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锻炼量、体育锻炼史、一般自我效能、身体自尊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大学生身体锻炼量、体育锻炼史在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水平身体自尊在身体锻炼量和体育锻炼史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对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进行探讨有利于人们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采用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2个修订量表,对武陵山片区1 226名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成员进行调查,构建了体育锻炼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心理资本中介模型。结果显示: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成员的锻炼时长、锻炼频次和指导情况可分别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和心理资本;心理资本可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心理资本在锻炼时长对主观幸福感预测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在锻炼频次、指导情况对主观幸福感预测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体育锻炼对中老年人一般自尊、生活满意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主观身体健康、身体吸引力、身体价值感、一般自尊和一般生活满意感5个量表为研究工具,对246名中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锻炼水平在因变量身体价值、一般自尊和生活满意感的主效应非常显著;锻炼形式与每周锻炼次数对各因变量均不存在显著的主效应.在主观身体感受、一般自尊因变量上,锻炼水平与每次锻炼时间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不锻炼与每周锻炼3次以上者在所有测试变量的得分都具有显著性差异,体育锻炼对中老年人一般自尊和生活满意感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身体自尊、目标取向与主观锻炼体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47名大学生身体自尊、运动中目标取向及主观锻炼体验等指标进行测量,研究发现,身体自尊对积极幸福感、心理烦恼与疲劳的预测都达到了显著性,自我定向不能够预测积极幸福感,任务定向可以作为身体自尊对积极幸福感进行预测的调节变量.研究表明,良好的身体自尊可以使其获得更好的主观锻炼体验,具体表现为更好的积极情感、更少的负性情绪、较低的疲劳与烦恼.身体自尊对积极幸福感的正向预测以及对疲劳与心理烦恼的负向预测都说明,身体自尊就考察运动参与者的主观体验而言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指标选择.  相似文献   

10.
体育锻炼与老年人幸福感的关系:孤独感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体育锻炼与老年人孤独感和幸福感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孤独感在体育锻炼影响老年人幸福感中的中介作用,使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量表、感情-社会孤独问卷以及自编人口统计学问卷,对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的扬州市健身点150名5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居住方式和工作类型对老年人的孤独感和幸福水平有显著的主效应;2)在控制相关人口统计学变量影响后,体育锻炼参与水平对孤独感和幸福感的效应显著,多重比较发现,随体育锻炼参与水平增加孤独感水平降低,幸福感水平增加;3)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中介作用假设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发现,体育锻炼参与水平对幸福感直接作用不显著,而是通过降低孤独感间接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体育锻炼参与水平以孤独感为中介变量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通径系数为-0.348.提示: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孤独和幸福感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孤独感在体育锻炼改善老年人幸福感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trinsic motivation, physical self-concept, and satisfaction with life using cross-lagged panel models analysed vi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293 participants (148 men, 145 women) aged 18-70 years who performed diverse types of physical exercise. Three alternative models were tested. The data were better represented by a model in which physical self-concept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pecifically, the direct effects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on physical self-concept, and of physical self-concept on satisfaction with life were significant, with the amount of explained variance increasing over time. In conclusion, people who perform physical exercise regularly, and who have fun over time will tend to have a better physical self-perception and, consequently, mor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相似文献   

12.
为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人格素质,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探究体育锻炼与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人格特征水平高于不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大学生乐观开朗、坚毅顽强、勇敢果断、坚定自信、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体育锻炼是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运用心境状态量表(Profile of Mood States或POMS)对参加篮球、羽毛球、健美操、武术等专项课程的学生的心境状态变化以及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大学生通过身体活动促进自身心理健康提出科学的建议,同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利用运动处方改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本文研究表明:体育...  相似文献   

14.
探讨在普通高校健美操课中采用分组互助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两种不同教学手段进行对比,探索研究分组互助教学法在不同持续时间的锻炼过程中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干预效应。结果:1)在普通高校健美操课中采用分组互助教学法有利于激发锻炼者自主需要、关系需要,有利于内在动机的激发和满足学生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运动愉快感等积极的心理过程,从而能有效地提高正性情感,有助于提高学生主观幸福感。2)学生主观幸福感不同成分的变化对学习持续时间的要求不同,情感成分的变化比认知成分的变化时间更短。3)在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中采用分组互助教学法,学生分组是以班级或宿舍为单位,这样为学生能够在课程结束后还持续进行锻炼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满意感和学习满意感。  相似文献   

15.
《Sport Management Review》2020,23(4):704-718
Many sport programs aim to positively impact participants’ lives, but there is little understanding of how sport leads to those chang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an extraordinary experience and the participants’ interpretations of that experience as well as their feelings of personal transformation through the experience. In doing so, the authors developed an understanding of how sport can be used to create meaningful life changes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32 past participants of a long distance cycling ride that raised money and awareness for cancer research. Data analysis included three rounds of coding. Participants reported that the unusualness and sense of newness of the ride, the high levels of emotional intensity experienced, and the deep interpersonal connections developed led to a sense of empowerment and new meaning and purpose in lif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xtraordinary experiences contribute to lasting personal transformations, beyond intended behavior changes, within sport and out of spor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traordinary experiences that contribute to personal transformation are discussed, as are suggestions for sport managers to leverage extraordinary experiences to create positive personal transformations.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身体自我特点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908名大学生进行身体自我量表的测试和体育锻炼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比较满意;大学生身体自我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对自己身体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女生;大四学生的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各年级,到研究生阶段有所回落,大二学生的身体自我评价最低;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其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并进一步分析探讨了差异存在的具体指标。  相似文献   

17.
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锻炼态度及身体自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锻炼态度及身体自尊的影响。采用《锻炼态度量表》及《身体自尊量表》(PSPP)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参与者80人、非参与者80人进行测试研究。结果:(1)8周阳光体育运动对参与者锻炼态度总分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行为态度、主观标准影响非常显著(P<0.01),在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方面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情感体现、行为控制感方面有一定影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非参与者锻炼态度无明显变化。(2)8周阳光体育运动对参与者PSPP总分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影响显著(P<0.05),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影响非常显著(P<0.01);非参与者无明显变化。结论: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大学生身体自尊各方面均有上升趋势;有效改善大学生锻炼态度,增强其参与意识、影响其锻炼行为。  相似文献   

18.
以1200名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就主观锻炼体验(积极幸福感、心理烦恼、疲劳)与体质健康评价结果、体质健康评价指标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体质健康评价结果与积极幸福感呈正相关、与心理烦恼及疲劳呈负相关,且存在性别差异;积极幸福感与体质健康各评价指标呈正相关,心理烦恼和疲劳与体质健康各评价指标呈负相关.研究结果提示,关注学生锻炼过程中积极情感体验可能是提高体质健康状况的间接手段.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个人的体育需求如何抉择,要考虑需求的满足、合理性与需求的调节、压缩或凝聚。社会与个人对学校体育的需求大致规定着学校体育的功能范围,需求的实现则最终有赖于学校体育系统自身的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