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综合了经典的和最近的一些研究资料,根据植物光周期诱导与光敏色素的关系,光敏色素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植物体内和细胞中的分布和定位、光周期诱导过程中物质代谢的变化,建立了一种光敏色素控制植物开花的分子模型。此模型称为光敏色素-光感蛋白-cAMP环化酶或其它诱发产生第二信使的蛋白质的偶联模型。  相似文献   

2.
光敏素(Phytochrome)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可溶性色素蛋白。分子量约为124,000道尔顿。光敏素分子有二种主要的光转换类型:红光吸收型(Pr.λ最大值=660nm)与远红光吸收型(Pfr.λ最大值=730nm),二者可进行如下的光转换反应:  相似文献   

3.
视色素是动物界在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中,适应特定光环境而产生的一类视觉物质,其化学本质实为一种以生色团为辅基的色素蛋白。组成视色素的生色团和视蛋白随动物种类及视细胞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某些动物还会随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从而造成视色素在吸收光谱上的差异。1视色素结构的种属差异1.1两种生色团到目前为止,人们仅发现两种生色团,据此将视色素划分为A1和A2两种视色素系统。其生色团分别是视黄醛1和视黄醛2。视黄醛1是维生素A1(视黄醇)的醛型;视黄醛2则是维生素A2(去氢维生素A)的醛型。两者的化学…  相似文献   

4.
<正>植物光敏色素作为植物接收光信号的受体,广泛存在于各类植物的各种器官、组织的细胞中。据不完全统计,由光敏色素接收光信号触发的对植物的种子萌发、生长、发育、繁殖的生理过程的调控作用多达20多种。但对光敏色素的分子结构知之甚少,特别是它对光信号的传递和诱发生物学反应的机理尚一无所知。本文介绍了光敏色素的分子结构和植物光敏色素的作用表现以及它的作用机理的几个假说,提出了光敏色素作用的多途径多水平调控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光敏色素是植物感受外界环境变化的最重要光受体之一,对红光和远红光非常敏感。本文介绍了光敏色素的分子特性、光敏色素的反应类型和光敏色索的生理功能与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种子休眠与致休眠因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种子休眠是植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对其有益的生物学适应特性。种皮效应、光、光敏素、植物激素等内外因于均影响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7.
竹红菌甲素的溴化反应及产物的光物理与光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简称HA)是从生长在云南的竹上寄生真菌——竹红菌中分离得到的天然光敏色素,是我国首先发现和使用的一种新型光疗药物,配合可见光照射,可有效治疗多种顽固型皮肤病,最近还发现它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目前竹红菌素研究的前沿是通过结构修饰筛选具有较大吸收波长(以便配合激光治疗)、较好水溶性和光稳定性、较高吸光能力和光动力活性的竹红菌素衍生物.本文进行了竹红菌甲素的溴化反应,并研究了溴化产物的光物理与光化学性质,发现它们是吸光能力,光动力活性及光稳定性均比甲素更优越的光敏化剂.  相似文献   

8.
动物有鼻子和眼睛,但很少有人知道植物也有鼻子和眼睛。科学家们发现:植物,不管是鲜花还是小草,都有鼻子和眼睛。植物的鼻子就是气孔,遍及全身,包括叶、茎、花、果实和根部。它由两个香蕉形的细胞组成,用细胞的收缩与膨胀来调节中间气孔的开闭。晴天早晨开放,中午略闭,傍晚完全关闭,旱天开放的时间长,用以调解植物体内的新陈代谢。植物的眼睛是我们的肉眼看不见的,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才能发现。它们的细胞中含有一种专门色素———视觉色素,就是这些带染色体的蛋白质分子具有吸收光的能力。植物凭借这种眼睛,对光产生反应。像“…  相似文献   

9.
发光二极管(LEDs)植物生长灯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补光灯,植物灯的波长非常适合植物生长、开花、结果.光信号携带频率信息和能量信息,光信号与植物中光敏色素和隐花色素蛋白相互作用的结果对植物的生长起促进作用,蓝色光能促进绿叶生长;红色光有助于开花结果和延长花期.植物生长灯是国际领先采用半导体照明原理,专用于花卉和蔬菜生产的高精密技术产品,通过适合红蓝配光比的植物所需光谱的 LED 灯照射,不仅可以促进其生长,可以增加产量,而且还可以改变其营养结构,减少病虫害、降低农业化学产品的使用率,从而提高食品的安全性,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作物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竹红菌甲素是从生长在云南的竹红菌中分离得到的天然光敏色素(Hypocrellina,简称HA),是我国首先发现和应用的一种型光疗药物,配合可见照射可有效治疗多种顽固皮肤病[1]近年来又发现与竹红菌素骨架相同的不同成份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癌活性[2]。目前为止,对竹红菌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结构、光物理及光化学方面,然而从选择新型光敏化剂及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抗癌光疗药物的角度还有必要对竹红菌素进行结构修饰。本文研究了竹红菌甲素的氯代反应,得到了竹红菌甲素5,8两个位置被一氯代或者是二氯代的产物。氯代产物的吸收光谱表明,它们比竹红菌甲素具有更强的吸光能力,可以预期氯代产物。将是更优越的光敏化剂。 竹红菌乙素(HypocrellinB,简称HB)是后来从竹红菌中分离得到的另一光敏成份,也可以经由竹红菌甲素的七员环上脱水制得[3]。化合物C是由竹红菌甲素的七员环脱水及脱乙酰基制得[4]。本文把它们视为竹红菌甲素的衍生物,同时进行了氯代反应的研究,结果与甲素相似。  相似文献   

11.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着环境因素的调节和控制,其中,光的调控作用最广泛、最明显。暗处生长的幼苗,茎细长柔弱,茎端呈钩状,子叶不展开,叶片细小,黄白色,称为黄化苗.把黄化苗转移到光下生长,会引起形态发生深刻变化,茎的生长被抑制、子叶展开,叶片发达、叶绿体也生成。这种由光所调控的植物生长发育叫做光形态建成.植物种子的萌发、茎叶的生长、根的发育、芽的休眠、性别的分化、花的形成等都受到光的调节和控和那么,外界光信号是如村被植物感知从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呢,194,博仅威克(H.ABrthwick)等发现中断短日植物大豆…  相似文献   

12.
以高中化学新课标教材中有关氨基酸、蛋白质的知识为切入点,介绍绿色荧光蛋白的结构特点、生色团与发光特性、优点及应用,为一线教师提供前沿化学知识.  相似文献   

13.
光形态建成是描述有机体对于光信号反应的一个集合术语,这些光信号在宏观水平和细胞水平以及分子水平上调节着植物结构和形态的改变。一般地说,植物的光形态建成(Photo-morphogenesis)是一些受光诱导和调节的生长、发育和分化的过程。如:暗处生长的幼苗叶片小而坚实,而光照下生长的幼苗叶片则大得多,而且为了光合作用而有宽阔的表面以捕获最佳的光量;在某些菌类中,暗处生长的细胞几乎是无色的,而亮处生长的细胞有鲜明的颜色。就叶子的情况来说,细胞的增大和不断分裂改变了叶子的形态;而在菌类里,色素分子的合成大大地加速;这两者都是光形态建成的过程,本文拟就植物光形态建成的特征、类型及生理作用等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光是一种电磁波,其中对植物生命活动有影响是200—800nm的波段。从分子水平上看。这一波段电磁波所具有的能量足以引起植物体内色素与酶系统的光活化,这乃是光影响植物代谢与形态建成的基础。光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光强、光质与日照长度三个方面。一、光对代谢的影响 1.光与光合作用比较叶绿素的吸收光谱与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可知,红橙光是被叶绿素吸收最多的光线部份,同时也是光合活性最强的部份,其次是  相似文献   

15.
从光周期现象、光周期诱导和光敏色素对植物开花的影响几个方面深入分析,总结了植物成花原理,以期为中学生物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秧苗在冒出地面几分钟后便开始变绿 .但是光线究竟如何触发这种变化的 ,长久以来一直是一个谜 .如今 ,一个由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终于发现是由一个非常简单的生化途径启动了这一过程 .据报道 ,这种所谓的光形态发生作用的主要调节者是一种名为 COPI的蛋白质 ,它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的华人科学家邓兴旺 (音译 )研究小组于 10年前发现的 .当秧苗在黑暗中时 ,COPI努力保持光形态发生基因处于关闭状态 .当秧苗出土后受到阳光的照射 ,COPI的数量在细胞核中下降 ,这就使得转录遗传因子的数量上升 ,进而激活了光形态发生基因 ,使植物变绿 .但是 COPI是如何判断光线的存在与否呢 ?邓兴旺和他的同事们认为 ,在一种阿布属的植物 thaliana中 ,当隐生有色物同 COPI接触时即可使蓝光的光感受器蛋白质产生反应 .一系列的实验表明 ,两种蛋白质之间能够彼此直接产生影响 .例如 ,植物的抗体在抵抗COPI的同时也在从阿布属植物的身上寻找一种相同种类的隐生有色物 .由于不同的光感受器蛋白质以及COPI的缺乏导致的植物遗传表达轮廓之间的相似性支持了这一直接交互作用的发生 .该研究小组指出 ,蓝光改变了隐生有色物 ,并使...  相似文献   

17.
<正> 微量营养元素在植物体中含量虽极少,但却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不可缺少的。植物在生长发育中缺少任何一种微量元素,都会出现缺素症状。由于微量元素肥料施用年代不长,不少农户对缺乏某一元素的症状辨识不清,往往是缺甲补乙,缺乙施丙,病症非但未除反而加重。对此,现将一些主要植物微量元素缺乏症介绍如下,以便农户对症防治。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对现有五大类植物激素,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工作表明,mRNA的合成反应,因生长素的作用而加快;植物组织经赤霉素处理后,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量都增加,细胞激动素也能调节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脱落酸之所以能使种子保持休眠,就是因为它能抑制某一特殊的mRNA的合成;乙烯对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蛋白质合成是起着调节作用的。三十烷醇对植物的生理活性,是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S·K·Ries教授在1977年首先发  相似文献   

19.
对薯蓣科植物参薯的天然紫色素提取工艺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直接用水浸提效果良好。在酸、热、光、糖、 维生素C和金属离子等存在的条件下,参薯色素稳定性较好,因此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光敏素有红光吸收型和远红光吸收型两种状态,其可逆变化调节着植物开花、种子萌发及茎仲长等生理生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