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斯德哥尔摩的弥赛亚》是美国著名犹太女作家辛西娅.奥齐克的一部中篇力作。小说通过主人公寻父以重构自己历史而展开情节,作品中对于历史、宗教、文化的种种叙述都显露出解构的态度。拉尔斯痴狂的寻父之旅最终归于徒劳,随之建构的身份也崩溃瓦解,所有的追寻都归于飘渺,所有的确定都不确定。  相似文献   

2.
美国犹太文学的发展由来已久,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更是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犹太裔作家.他们以写实的笔法记述了犹太移民的生活际遇、文化人格,特别是作为美国亚文化体系的犹太文化与美国本土文化的冲突,塑造了各种各样极具"犹太性"和"异化感"的文学典型.  相似文献   

3.
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是"美国现实主义的主要发言人",本文主要通过对生活在美国两种文化夹缝中犹太作家的写作特点的分析,来揭示最具有"贝娄式风格"的作品《赫索格》所体现的现代美国社会对犹太知识分子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掘墓人的女儿》是乔伊斯·卡罗内·欧茨最新一部优秀作品,作者运用心理现实主义手法刻画了受纳粹迫害的德国犹太人的心路历程。其中丽贝卡是贯穿始终的核心人物,三代人的生存观念截然不同。父亲雅各布·施瓦特这一代自从来到美国心中就充满了"排他"意识,丽贝卡这一代在犹太身份与美国身份之间抉择,扎克这一代展现给读者的就是美国人的生存观,最终获得音乐家的成功身份。  相似文献   

5.
<美国牧歌>描述了一个普通美国犹太家族三代人美国梦的追寻及幻灭的故事.不同的历史背景赋予他们不同的美国梦内涵,同样又是历史毁灭了他们的梦想.因此,考察小说中利沃夫家族三代在不同的历史变迁中各自美国梦的演进、主题的变奏,以及在此基础上探究历史之于犹太族裔美国梦的内在悖论性,对考察小说悲剧的历史文化根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诺齐克以自己提出的获取正义原则为依据,断定资本主义制度是正当的社会制度,称之为诺齐克获取正义社会制度取向。柯亨把诺齐克获取正义社会制度取向理解为一个逻辑发展的过程,并将这个过程具体理解为三个步骤,批驳了诺齐克为资本主义制度提供的正当性证明。柯亨的批驳可从以下两点来分析:第一,通过考察共同所有以外的其他反事实的情形及其相应的社会制度,断定资本主义制度并不能保证人们的状况不会因为一部分人的私人占有而变坏;第二,从客观家长主义的角度批驳了诺齐克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诡辩,断定资本主义制度使得无产者在权利中立解释意义上的自由方面的状况变坏。柯亨得出结论认为,资本主义的初始获得使得他人的状况变坏,因而是不正当的。柯亨对诺齐克获取正义社会制度取向的剖驳固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也存在着严重缺陷。  相似文献   

7.
当代美国作家对身份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身份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已经成为透视人的分裂和异化的重要角度。美国犹太小说家菲利普.罗思的创作超越犹太文化,以其独特的视角审视了现代人的身份危机。他的长篇小说《人性的污秽》对主人公身份危机的探究揭露了社会现实,向我们展示了美国社会的真实场景。  相似文献   

8.
作为正义问题以及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争论的主角之一,诺齐克赞同正义的首要性,他主张正义在于权利,而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本文主要从权利的角度阐述了诺齐克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9.
伯纳德.马拉默德是当今世界文坛上最著名的犹太小说家之一,被称为20世纪真正的犹太作家、犹太味最浓的作家。其小说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描写社会底层犹太人物的苦难,以及赞颂他们伟大的精神。"受难"这一创作主题几乎贯穿所有他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犹太文学在当代的崛起与繁荣, 主要原因是: 犹太文化中心的出现; 空前的民族灾难对犹太作家创作动力和创作灵感的激发; 世界各族人民对犹太文学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但犹太文学发展前景黯淡。主要原因在于: 随着犹太民族文化生活的日益西方化, 其文学的民族个性更加弱化, 而西方化的品性更加强化, 导致其丧失了作为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南京2014年青奥会作为江苏省迄今为止承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赛事,也是"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对于南京城市发展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作为本届青奥会唯一新建的比赛场馆群———南京青奥体育公园,其选址综合考虑了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格局以及加快推进"跨江发展"的战略要求。旨在深入分析南京青奥体育公园建设对浦口新城发展的影响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为南京青奥体育公园做出明确功能定位的同时,提出发展对策及建议,为浦口新城的规划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音乐元素的不同排列组合是构成民族音乐的一大特性。乌克兰民歌、德国中世纪教堂合唱音乐以及阿拉伯音阶等特征的共享融合,构成了犹太音乐的独特性。从这个角度来说,犹太音乐有三大特征:一是采用了与犹太人和犹太文化相关的标题或内容;二是引用了世俗或宗教的犹太音调;三是被听者普遍接受为具有犹太音乐风格或表达了犹太人思想情感的音乐。  相似文献   

13.
犹太定居点问题是巴以冲突及中东和平进程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该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直接关系到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关系到中东和平进程的推进。本文试从早期犹太定居点政策、犹太定居点的建设与扩张、犹太定居点的出路三个方面对该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替罪羊意象历史渊源,寓意深刻,尤其在犹太民族的宗教、历史及民族意识里,有着深刻含义。美国犹太作家马拉默德的《装配工》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典型的替罪羊意象,深入分析研究这一意象含义,对理解整部作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等,以南京青奥会为契机,考察节俭办赛的思想由来,梳理节俭办赛的辩证认识,在此基础上,对南京青奥会节俭办赛提出理论性建构与实践性思路。结果表明:节俭办赛基于奥林匹克回归本源的理想愿景和奥林匹克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诉求,与"奥运瘦身"、"规模控制"本质相通;对奥运节俭理念应树立辩证性认识;"文化节俭"、"务实节俭"、"效益节俭"和"适度节俭"的四维节俭观是南京青奥会对节俭办赛理念的理论性贡献;提出四点筹办性的节俭思考。  相似文献   

16.
精神的皈依,道德的重生——评辛格的《傻瓜吉姆佩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文坛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犹太作家,他们以各种主题进行文学创作,“道德”主题就是其中之一。这一主题尤其在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的作品中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本文通过对《傻瓜吉姆佩尔》中的道德问题的讨论进一步分析其中蕴涵的文化及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武术在沉醉于成为神圣的现代奥林匹克殿堂里的一员而努力自我"蜕变",甚至为了所谓的"国际惯例"(完全按照西方体育文化制定的游戏规则)而进行着"竞技化"变革。然而,为实现武术"入奥"的梦想而不顾一切的努力,再一次化为泡影。痛定思痛,冷静思考,武术"入奥"再次失败是难能可贵的清醒。研究认为:具有典型东方的"文化符号"的武术,要求得更为长远的发展必须强化武术的"中国文化"元素。同时,应从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中寻求新的平衡点,散打项目无疑是当前武术"入奥"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围绕南京青奥会对青少年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南京青奥会对青少年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促进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培养青少年的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等方面。实现途径主要有:通过南京青奥会标志的载体作用、榜样教育等。研究还对"后青奥"时期推广南京青奥会的教育价值提出了建议,以期形成南京青奥会的教育遗产,为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推动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马拉默德在《店员》中用十分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美国犹太移民所经历的创伤。小说中每一位主要人物都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创伤,并成功的采用不同方法得以愈合。本文以创伤理论作为基础,紧密结合文本,对小说主人公莫里斯所经历的创伤和愈合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面对非犹太人的迫害与异质文化的强烈冲击,犹太人仍坚定固守着自己的民族信仰,表现出坚定的格托精神。正是由于格托精神的存在,犹太文化才并未被湮灭,反而得以传承与发扬。艾·巴·辛格是当代著名的美籍犹太作家,于1978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多取材于犹太人的日常生活,诠释了格托精神对犹太传统传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